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20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463篇
预防医学   16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61篇
  3篇
中国医学   177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5 毫秒
31.
目的从基因水平调查了中国华南、华北地区人群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并研究比较两地区人群HLA-DQB1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深圳益生堂生物企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HLA-DQB1低分辨率分型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芯片检测技术,对700名南方地区的中国人和320名北方地区的中国人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鉴定了10个HLA-DQB1等位基因,获得了一组准确、科学的统计数据。结论得到了中国华南、华北地区人群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的数据,证明中国人群HLA-DQB1*02,05,0601,0602,0603的分布南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疾病相关性研究、人文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遗传学数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冻结肩)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人肩关节囊内CGRP和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存在的情况。结果人肩关节囊的纤维层内有CGRP和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存在,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数量较多,独立直行或网状交织。结论CGRP和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了人肩关节囊的伤害性感觉信息的传递。当人肩关节囊发生炎症时,CGRP和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可能是引起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时肩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研究在N,N-二甲基鞘氨醇(DMS)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EA.hy926细胞株(EA株)表达粘附分子CD54(ICAM-1)和CD62p(PS)的变化,探讨第二信使1-磷酸鞘氨醇(SPP)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粘附过程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群作用衡量EA细胞株和单核细胞之间的粘附率,用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DMS作用于EA株后引起的粘附分子的表达。结果:随着DMS作用剂量或作用时间的增加,CD54与CD62p的表达均减少,同时粘附率也相应地下降。结论:AS早期的粘附过程可能是通过SPP来转导信息,以促进粘附分子表达。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 及体内外实验探讨六味地黄汤(LWDHD)干预肾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1)通过TCMSP平台检索筛选LWDHD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检索肾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利用R语言VennDiagram包对LWDHD活性成分靶点和肾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交集)靶点,即为LWDHD治疗肾纤维化的关键靶点;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LWDHD治疗肾纤维化的“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分析核心活性成分;通过STRING平台构建共同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分别通过DAVID数据库、R语言软件的Pathview包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2)体内实验: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LWDHD组(6.75 g·kg-1)及依那普利组(10 mg·kg-1),每组6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各组以相应药物灌胃给...  相似文献   
35.
王晖  孙臣毅 《黑龙江医学》2001,25(6):478-478
CT检查于骨边缘处可出现条纹状伪影 ,严重影响后颅凹的检查质量和对病变的诊断〔1〕。核磁共振 (MRI)无上述缺点 ,对后颅窝结构显示十分清晰。又由于MRI显示脑梗死早于CT〔2 ,3〕,所以MRI在小脑梗死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我们总结 1998- 0 1至今经MRI诊断的小脑梗死 37例 ,分析其MRI表现。1 材料和方法37例小脑梗死中 ,男 2 7例 ,女 10例。年龄 41~ 74岁 ,平均 6 0 8岁。 14例先经CT检查 ,未见小脑异常 5例 ,其中有 4例是由骨伪影所致病变区显示不清。 37例中 ,行MRI增强扫描 4例 ,2例行枕骨下颅骨切除术减压。主要…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总结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自身增强聚丙交脂(SR-PLLA)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采用波兰进口SR-PLLA螺钉、棒、线治疗四肢松质骨骨折22例,随访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检查关节活动功能。结果 术后有两侧出现并发症,一例局部少量积液,经2次穿刺抽液加压包扎痊愈;一例患者过早去除石膏功能锻炼,螺钉松动滑出,经手术复位石膏外固定治愈,无感染或过敏等情况发生。结论 掌握可吸收材料的生物力学特点,并选择适当的病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优势。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期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妊娠 15~ 2 7周要求引产的孕妇 7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 ( 3 7例 )与对照组 ( 3 7例 )。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 2d ,第 3天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单纯行利凡诺引产。观察两组在注药后至胎儿娩出时间及宫颈裂伤的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注药后至胎儿娩出时间分别为 ( 3 7.75± 9.3 5 )h与 ( 44 .91± 11.87)h ,宫颈裂伤分别为 0例与 8例。两组此两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较优 ,方法简单安全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了更年安胶囊中大黄素含量测定方法.控制更年安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BDS C18柱以乙腈-水-冰醋酸(60:40:1)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437nm.外标法定量。结果:发现大黄素浓度在2、876~28.7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9%(n=6).RSD为1.22%。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更年安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9.
王晖  马艳 《陕西中医》2003,24(2):F003-F003
1 高热护理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 ,小儿高热易出现惊风及其他疾患 ,因此 ,做好护理非常关键 ,其病因复杂 ,但以外感发热最为多见。外感发热的患儿烦躁 ,易哭闹 ,因此 ,病室要求安静 ,空气新鲜 ,光线柔和 ,温度、湿度适宜。以室温为 1 8°~ 2 0°C为宜 ,湿温为 5 5~ 65  相似文献   
40.
皮肤和粘膜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非口服给药方法发展迅速。通过皮肤、粘膜给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但这些给药途径在实际应用中常遇到药物难以吸收或吸收缓慢的问题,故其多借助于吸收促进剂以增加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本文综述了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常用的皮肤、粘膜吸收促进剂,描述了促进剂促吸收的效果,综合比较了促进剂的特征和优缺点,归纳了不同类型促进剂的促吸收机制,分析了目前促进剂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方法,并对皮肤、粘膜吸收促进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