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5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可降解支架在组织工程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综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聚羟基丁酸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I和Elsevier数据库中1998-01/2006-03关于聚羟基丁酸酯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的文章。检索词“tissueengineering,scaffold,Polyhydroxybutyrate”并限定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6-03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组织工程支架,聚羟基丁酸酯”。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关于组织工程支架的特点及聚羟基丁酸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62篇,排除39篇重复性研究。23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4篇关于组织工程支架及聚羟基丁酸酯的特性,19篇关于聚羟基丁酸酯支架在具体组织的应用研究。资料综合:聚羟基丁酸酯作为天然的热塑性高聚物,其本身具有组织工程用支架材料的优良性质。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聚羟基丁酸酯支架在软骨、骨、皮肤、血管、神经等组织的修复中,细胞在其支架上有着良好的生长,缺损的组织可以达到预期修复的效果。结论:聚羟基丁酸酯支架在组织工程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2.
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复杂肾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6月~2007年12月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68例复杂肾结石,对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例侧结石,Ⅰ期取石64例(88.9%),Ⅱ期取石8例(11.1%).平均手术时间82min;平均碎石、取石时问50min,Ⅰ期取净结石者术后住院6~10 d,平均7.4 d;60例侧结石取净,总结石取净率83.3%;术后发热、感染6例;1例术中出血较多,术后输血400 mL;无其他严重并发症.4例肾盏内残留结石于术后1个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1、2次,均顺利排出体外.结论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将经皮肾镜的微创与高效率的碎石清石联为一体,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可重复取石,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53.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5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均为Ⅰ期取石,结石清除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40min,术后住院时间为5~12 d,平均7 d,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尤其是巨大、肉芽包裹性结石具有快速、安全的结石清除效果,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4.
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临床的应用为广泛开展遗传病的基因检测、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基因检测报告缺乏统一或基本的标准。首届“临床基因检测标准与规范专题研讨会”于2017年10月28日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138家机构的250多位遗传学专家、临床专家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代表共同探讨了遗传病基因检测报告的标准和规范问题。本文根据此次研讨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就遗传病基因检测报告的原则、规范以及基因检测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并发布了临床基因检测报告规范共识,以促进检测报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推进我国基因检测行业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55.
背景:有证据表明羊膜上皮细胞能够表达神经系统细胞的几乎全部特异性抗原,且可以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及递质。若羊膜上皮细胞能够代替神经细胞,其神经营养作用必将为治疗神经推行性病变带来广阔前景。目的:检测神经组织细胞特异性抗原在大鼠羊膜上皮细胞中是否表达?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位: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与胚胎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4-10/2005-10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与胚胎学教研室完成。选取清洁级孕12~14d的Wistar大鼠1只,将分离出的羊膜上皮细胞用于实验。小鼠抗大鼠神经元特异性抗原微管相关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乙酰胆碱转移酶单克隆抗体、兔抗大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NT-3多克隆抗体(武汉博士德公司);大鼠抗大鼠Musashi抗体(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岗野荣之教授惠赠)。方法:取孕12~14d的Wistar大鼠胎盘,剥离羊膜获得上皮细胞,在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环境下,胰蛋白酶消化5min,加入DMEM/F12培养液,以5×109L-1的浓度接种于培养瓶中。培养3d后,细胞以1×108L-1的浓度接种于预先涂有多聚赖氨酸的直径35mm平皿中,用质量浓度为40g/L的多聚甲醛固定20min。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对神经元特异性抗原微管相关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乙酰胆碱转移酶在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大鼠羊膜上皮细胞不同培养时间的形态观察。②神经组织细胞特异性抗原在大鼠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大鼠羊膜上皮细胞不同培养时间的形态观察:羊膜上皮细胞培养24h后,细胞扁平呈成纤维细胞样。3~5d后,胞体饱满,核大而圆,核仁清晰,突起发达,并互相连成网状。②神经组织细胞特异性抗原在大鼠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培养4d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可见,羊膜上皮细胞表达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乙酰胆碱转移酶以及Musashi、神经元特异性抗原微管相关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结论:羊膜上皮细胞与神经组织细胞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可望作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新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56.
自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的方法,治疗75岁以上高龄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插管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5例确诊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在微导丝导引下行静脉内插管溶栓和机械性碎栓,术后予以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分析疗效,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 治疗后静脉窦完全或部分再通,脑循环时间接近正常,颅内压转为正常,不遗留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术后随访3个月、半年、1年,复查MRI、MRV显示静脉窦通畅,通畅率达100%,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 介入方法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效果显著,与文献报道结论一致,是一种较安全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8.
王大伟  甘新莲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23-1725
目的探讨肺泡微石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特征。方法报道肺泡微石症4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3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平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高密度结节影,呈暴风沙样,病变由上而下逐渐增浓,下肺野多于上肺野,内带多于外带,形成心缘消失征及面纱征。MSCT图像上为双肺多发对称或非对称性分布的沙砾样钙化结节,以中下肺野最为密集,在后胸膜、纵隔心缘旁形成特征性白线征或虚线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及肺间质纤维化。结论 PAM是一种罕见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X线平片是发现本病的基本手段;CT尤其是MS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我院在基础麻醉下经无痛热极治疗胃肠息肉30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的天然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是否存在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方法使用小鼠调节性T细胞试剂盒分离小鼠脾脏CD4^+CD25^+Treg,流式细胞术鉴定CD4^+CD25^+Treg的纯度。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Western印迹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reg表面α7nAchR蛋白/基凶表达:结果α-银环蛇毒素-FITC染色、流式检测显示Treg细胞表面结合α-银环蛇毒素-FITC;共聚焦显微镜成像观察到Treg细胞表面结合大量α-银环蛇毒索;Western印迹检测证实Treg细胞样本中检测到了清楚的α7nAchR条带,分子量大小约为55kD;RT-PCR分析发现Treg细胞样本中检测到了199bp大小的特异性α7nAchR目的基因条带。结论小鼠天然CD4^+CD25^+Treg细胞表达α7nACh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