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了解3~12岁中国儿童使用含锌补充剂的基本情况,并探讨儿童使用含锌营养补充剂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抽取中国7城市2农村3~12岁儿童1 806名,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其0.5 a内含锌营养补充剂的使用情况及其个人一般情况、身体测量指标、智力水平、生活习惯、膳食频率、父母相关情况及家庭环境等资料。结果含锌营养补充剂总体使用率为13.7%;年龄越小(P〈0.01)、地区经济水平较高(P〈0.01)、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P〈0.01)、家长认为孩子较瘦(P=0.035)及外出就餐频率高(P〈0.01)的儿童更可能选择使用含锌补充剂;膳食中含锌食物频率较高的儿童,含锌补充剂使用率也较高(χ2趋=37.512,P〈0.05)。结论调查儿童含锌补充剂使用率不同,不同地区、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对孩子健康状况的认知等影响儿童及家长使用锌补充剂。  相似文献   
32.
健康影响评估(HIA)制度已经被列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但是HIA的技术体系还亟待建立和完善。本文对HIA中流行病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梳理,结合国际HIA完整案例,重点介绍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在HIA评估体系建立中的应用,并总结各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不...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真实世界中白内障手术前后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效果,进而观察DME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积极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疗效.方法 回顾性临床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二科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玻璃体内注射抗...  相似文献   
34.
维生素D2脂质体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扩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本文探讨了包封于脂质体中的维生素D2体外透皮扩散能力的变化。方法:将维生素D2包封于脂质体中。并进一步制备成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凝胶剂,与未包封于脂质体中的维生素D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剂比较,进行了大鼠离体皮肤的扩散实验,比较不同类型的脂质体对维生素D2透皮的影响。结果:维生素D2在游离状态下,不易进入皮肤层,维生素D2脂质体可使维生素D2在皮肤层中滞留,而且多室脂质体凝胶剂比单室脂质体凝胶剂在皮肤层中维生素D2的滞留量多。结论:脂质体作为维生素D2皮肤局部给药的载体。能够提高对皮肤的穿透力。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制氟康唑凝胶,并制定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氟康唑平均回收率为(101.7±0.65)%,RSD为0.7%.结论氟康唑凝胶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乌海市居民静坐行为和体力活动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对乌海市11 497名18~79 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信息、静坐行为和体力活动情况、健康状况、血脂指标及其他协变量信息,其中静坐行为和体力活动部分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长卷测量,在中国人群中信度和效度得到了检验,血脂异常的定义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结果:根据IPAQ工作组建议,剔除124名报告的每天体力活动时间超过960 min的研究对象.11 373名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中,静坐时间4 h/d以上占50.58%;体力活动水平低、中等和高的比例分别为23.43%、37.29%和39.28%;血脂异常新发和现患检出率分别为20.46%和16.13%.静坐行为增高女性血脂异常新发风险(OR=1.17, 95% CI:1.00~1.36),增高男女性血脂异常现患风险(OR男=1.21, 95% CI:1.02~1.44;OR女=1.24, 95% CI:1.04~1.48).体力活动与血脂异常关系的分析发现,男性高体力活动水平降低血脂异常现患风险(OR=0.78, 95% CI:0.62~0.98).结论:静坐行为增高血脂异常风险,体力活动降低血脂异常风险.  相似文献   
37.
38.
张华明  王培玉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1):4483-4485
儿童是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发展的希望之所在.鉴于儿童问题的重要性,联合国在2002年召开了儿童问题特别会议,亚太地区也于2003年召开了第六次儿童发展部长级磋商会议,中国政府遵循并恪守联合国和区域会议精神,于2001年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1],可见儿童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众多国家的政府和相关机构的重视.儿童的健康问题是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我国9地区3~12岁儿童外出就餐和食用西式快餐的相关因素及食用频次与儿童BMI的关系,为制定儿童体重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北京、苏州、广州、郑州、成都、兰州、沈阳7个城市和邢台平原、邢台山区两个农村共9个调查点抽取3~12岁的儿童1 792名进行膳食与健康问卷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外出就餐和食用快餐的相关因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童外出就餐和BMI之间的关系。结果:3~12岁儿童每周外出就餐0、1次和>1次的比例分别为33.1%、38.6%和28.3%,每周食用快餐0、1次和>1次的比例分别为62.4%、31.0%和6.5%;农村地区低于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之间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3~12岁儿童每周外出就餐频率与母亲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挑食和每周碳酸饮料摄入频率正相关;每周食用快餐频率仅与挑食和每周碳酸饮料摄入频率正相关。在控制了地区、母亲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挑食和每周碳酸饮料摄入频率后,每周外出就餐频率仍然与儿童BMI正相关。结论:儿童外出就餐和食用快餐与经济水平、母亲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和儿童BMI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
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其应用广泛,涉及面宽,因而几乎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各主要学科。健康管理也不例外,与流行病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的健康管理决策取决于管理师能否准确的收集资料,准确的进行健康风险评估,进而提出合理的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