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9 毫秒
41.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附15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方法。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胃镜检查4例,B超检查15例,CT检查14例,小肠造影3例。结呆:15例GIST中良性间质瘤4例,恶性间质瘤11例。术中均未发现肿大淋巴结,病理检查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GIST术前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降低漏诊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了解新疆和布克赛尔县人群和羊群肝包虫病感染情况,以评价包虫病防控措施。方法在和布克赛尔县采用现患筛查的抽查方法,以肝包虫病超声声像图特征作为诊断标准,现场筛查人群和羊群肝包虫病,并比较分析不同筛查点患病情况。结果超声声像图显示,人群肝包虫病检出率为4.4%(23/521),囊性包虫病检出率为4.0%(21/521),泡性包虫病检出率为o.8%(4/521),羊群感染率为3.8%(7/180)。5个筛查点中查干库勒乡人群和羊群感染率最高,人群检出率与其他各筛查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羊群检出率与巴音傲瓦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8259,P=0.0280),作为包虫病中间宿主绵羊的感染率高于人群。结论和布克赛尔县人群和羊群肝包虫病仍呈高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44.
背景:脂肪干细胞可以向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分化。脂肪源性干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不但具有非常近似的生物学性质,而且在细胞表面标志谱的表达方面也十分接近。目的:探索脂肪源性干细胞表面白细胞抗原Ⅱ类分子的表达以及其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具体机制是通过什么途径诱导的。方法:分离培养脂肪源性干细胞,并用γ型干扰素刺激,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免疫分子白细胞抗原Ⅱ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olt分别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脂肪源性干细胞单向刺激淋巴细胞,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淋巴细胞用植物血凝素刺激后,加入1×102-1×105脂肪源性干细胞,观察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同时,1×102-1×105脂肪源性干细胞作为“第三者”细胞加入混合双向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同样观察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低表达白细胞抗原Ⅱ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但在γ型干扰素刺激后,白细胞抗原Ⅱ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表达均明显上调。脂肪源性干细胞不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但能抑制植物血凝素或异体淋巴细胞导致的淋巴细胞增殖,且脂肪源性干细胞与混合淋巴细胞共培养的上清中检测到大量γ型干扰素的表达。提示脂肪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同时可在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添加外源性γ型干扰素有助于脂肪源性干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泼尼松、胱抑素C与肌酐浓度监测在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及酶比色法对泼尼松、胱抑素C及肌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除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外,健康对照组和肾病综合征组胱抑素C与肌酐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泼尼松保持稳态血药浓度时,胱抑素C浓度降低(P<0.05)且相对稳定,而肌酐浓度变异较胱抑素C大,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是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更敏感的指标,泼尼松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6.
医学生除了学习医学理论以外,需要进行相关临床见习及示教课程的学习.由于目前医学院校扩招导致师资力量及疾病资源的相对缺乏,加之患者自我意识提高等原因,致使越来越少的患者愿意参与临床教学,给开展临床见习及示教课程带来一定困难.鉴于此,我们提出通过规范和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对参与教学的患者给予适当奖...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方法 2019~2020年早期肺癌病人65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肺段组32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楔形组33例,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总引流量、术后携带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小时及...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行食管下段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10例食管下段癌患者施行了电视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胸内吻合手术.经3个戳卡孔,及胸部1个8~10 cm小切口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游离胸段食管,打开膈肌游离胃,切除食管,用管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左胸内吻合,并用缝合切割器制作管状胃.结果 全组患者无中转手术,术后1例患者出现乳糜胸,保守治疗后痊愈.余患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8~15 d出院.随访1~44个月,患者全部生存,肿瘤无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行食管下段癌根治术具可行性,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2年2月至2008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第四附属医院对75例GIST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中年,以胃多发,其预后在年龄、性别、族别、术前不适期、术前症状和术前贫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手术方式、术中浸润转移、分期、分级、复发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术中浸润转移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术中浸润转移是影响GIST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肿瘤的部位、手术方式、分期、分级、复发转移也是评价预后的指标。手术完整切除依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比胃癌患者手术前后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筛选出诊断胃癌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和CM10蛋白质芯片,对22例胃癌患者和18名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胃癌术前血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分析,发现由5个蛋白质峰组成的生物标记物可将胃癌术前患者与正常人准确分组。结论建立胃癌的血清蛋白质谱,为胃癌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建立了以8961.2404M/Z、3947.264M/Z、5919.7541M/Z、4103.348M/Z、8711.0363M/Z5个蛋白质峰组成的生物标记物检测胃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