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9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探讨7~13岁儿童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为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经济水平,分层随机选取江苏省4个县区的8所学校进行调查,调查资料包括儿童体检和家庭问卷调查,应用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儿童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结果对3693名7—13岁儿童的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值与血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BMI值与儿童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呈显著相关(均有P〈0.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2和0.217;不同体重组间比较发现,SBP和DBP的均数都是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分别比较SBP高、DBP高以及血压高和不高组的BMI值,分析发现SBP高、DBP高、血压高者的BMI值显著高于SBP不高、DBP不高、血压不高者,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超重、肥胖对儿童血压升高有影响,控制超重和肥胖是减少儿童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探讨体重控制情况与新发糖尿病(DM)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防治研究队列满足条件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比较随访体重控制在不同水平时DM的发病率,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体重控制情况与随访新发DM的关系.结果 3 168名研究对象中,有102例新发糖尿病患者;基线体重偏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DM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4%、4.1%、5.5%、5.7%;基线体重正常、超重但随访转为肥胖的人群DM发病率分别为15.4%、7.2%,而随访体重保持或控制为正常的人群DM发病率仅为4.9%;多因素凋整后,以体重保持正常的人群为对照组,基线体重正常但随访转肥胖的人群发生DM的RR为4.09,95%CI为1.75~9.54,基线体重肥胖随访仍为肥胖的人群发生DM的RR为2.89,95%CI为1.54~5.42.结论 若随访人群的体重能有效控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将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23.
苏州市成年人饮酒行为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每周饮酒行为状况与高血压患病关系.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项目”苏州市吴中区基线调查数据,描述当地居民饮酒情况和高血压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每周饮酒频率、饮酒量、开始饮酒年龄和饮酒相关不良状况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结果 男、女性每周饮酒率分别为40.7%和0.6%,男、女性每周酒精平均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250.8 g和47.2 g,每周饮酒率和饮酒量性别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9.7%和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后显示,男性每周饮酒频率≥3d,每周酒精摄入量≥100 g者患高血压风险较不饮酒者显著增加(P<0.01),开始每周饮酒年龄<20岁和饮酒相关不良状况出现2种及以上者患高血压风险分别是不饮酒者的1.50倍和3.27倍,但在女性中未发现此现象.结论 男、女性每周饮酒率、饮酒量不同,男性随每周饮酒频率增高,饮酒量增多,开始每周饮酒年龄提前以及饮酒相关不良状况出现种类增多,其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女性饮酒与高血压患病关系则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24.
南通市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及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通市海门和启东地区是我国肝癌高发区,恶性肿瘤已成为该市居民的首要死因。为了解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为制定和调整疾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中南通市海门、启东地区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5.
226.
江苏省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居民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江苏省21世纪初居民的死亡水平以及主要死亡原因。[方法]在江苏省15个抽样地区对2003~2005年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回顾调查,并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寿命损失年和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原因。[结果]江苏省2003~2005年居民年均死亡率为682.2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44.21/10万。死亡率较历史水平有所上升,但标化死亡率明显下降。死亡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苏北地区高于苏南和苏中地区。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损伤与中毒。其中慢性非传染病约占全部死亡构成的85%。[结论]人口老龄化和慢性非传染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积极开展人群健康教育,提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针对老年人及慢性病高危人群开展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应作为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日常死因监测工作及开展相关疾病信息的收集。  相似文献   
227.
赣榆县肺癌流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赣榆县肺癌有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对新发肺癌病例及其健康对照者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相关危险和保护因素。结果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住地有污染(OR=2.83),进食热烫食物(OR=1.56)、不按时吃饭(OR=1.18),粮食霉变(OR=1.61),吸烟部位深(OR=1.80)、家庭成员吸烟(OR=1.92)、工作场所被动吸烟(OR=1.41),饮烫茶(OR=1.71),性格抑郁(OR=1.72),常使用农药(OR=1.37);主要保护因素为经常生吃大蒜(OR=0.76),经常饮茶(OR=0.80),用冰箱保存食品(OR=0.53),粮食贮存一定的时间(OR=0.97)。结论本次研究所发现的有关结果可以为赣榆县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8.
通州市石港镇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通州石港地区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有效样本5 494人,采用人户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和血糖、血脂检测.结果 通州石港农村居民MS粗患病率为15.8%,男性为11.0%,女性为18.4%,女性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民MS的粗患病率为15.6%,男性为6.7%,女性为19.9%,女性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上学人群MS粗患病率为19.1%,男性为6.7%,女性为22.0%,女性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人群粗患病率为15.9%,男性为7.0%,女性为22.4%,女性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分中高甘油三酯+高血压患病率最高(4.7%).结论 通州石港地区农村居民MS患病率较高,应尽早开展MS的病因和农村人群MS综合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229.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与糖尿病(DM)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择江苏省35~74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人群,以DM患者作为应变量,将LP(a)四等分作为自变量代入Logistic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LP(a)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相关分析显示,LP(a)与甘油三酯(TG)的相关性最强,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最弱,且除了LDL-C外与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LP(a)与DM的单因素分析中,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年龄、吸烟、血压、TG、载脂蛋白(APO)A/B;代人多因索模型后,LP(a)等分后的第二、三、四组与第一组比较的OR值分别为2.4,2.0和3.7,P<0.001;采用多因素逐步调整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调整血脂指标后,OR值由6.6降为2.2,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P(a)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子,LP(a)与糖尿病(DM)及其微血管病变及心血管并发症有联系.  相似文献   
230.
[目的]对比分析楚州区和金湖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变化情况,发现有意义的线索,为恶性肿瘤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对1973~1975年、2004-2005年全国死因调查中楚州区和金湖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次调查中,恶性肿瘤均是两县(区)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恶性肿瘤死亡率,楚州区1973~1975年为179.34/10万.2004~2005年为168.14/10万;金湖县1973~1975年为133.33/10万,2004-2005年为214.15/10万。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1973~1975年楚州区为262.59/10万,金湖县为205.70/10万(P〈0.01);2004-2005年楚州区为162.63/10万,金湖县为180.02/10万(P〉0.05)。2004~2005年与1973~1975年比较,食管癌死亡所占比例楚州区由52.09%下降至42.61%,金湖县由36.62%下降至28.45%;肺癌死亡所占比例楚州区由2.10%上升至11.19%,金湖县由2.55%上升至12.50%。[结论]楚州区和金湖县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两阶段在恶性肿瘤死亡中所占比例,两区(县)食管癌均有所下降,肺癌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