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51.
目的 分析北京市3~6岁幼儿国民体质评价与儿童协调障碍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托幼机构进一步开展发育性协调障碍筛查工作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3-4月选取北京市3所幼儿园3~6岁共计253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运动协调能力评估量表第二版》对幼儿发育性协调障碍(以下简称DCD)患病情况进行评估;以《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为标准,对幼儿身体素质进行评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儿童的身体素质与发育性协调障碍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 3~6岁幼儿身体素质评价中的部分指标与发育性协调障碍的患病率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P<0.05)。DCD患儿身体素质总分低于非DCD患儿。对于3~6岁儿童,身体素质指标中双脚持续跳跃和网球掷远项目评分越高,DCD的发生风险越低(OR=0.501, 0.507, P<0.05)。结论 3~6岁儿童的身体素质成绩与协调性发育障碍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身体素质测试对发育性协调障碍儿童的筛查可能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后续还需继续增加样本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2~3岁农村幼儿气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提高教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5个区县随机整群抽取身体健康,并且丹佛发育筛选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筛查正常的2~3岁农村儿童779名(男童406人,女童373人;2岁组376人,3岁组403人),采用幼儿气质评估表(Toddler Temperament Scale,TTS)和3~7岁儿童气质问卷(Behavioral Style Question-naire,BSQ)评估儿童气质类型及各维度得分,用儿童抚养行为Q分类卡片(Child-rearing Practice Report QSort,CRPR)来了解养育方式。结果:父母对男童的惩罚得分低于对女童[(21.2±2.7)vs.(21.6±2.8),P0.05],对2岁组的保护担忧得分低于对3岁组[(19.9±4.4)vs.(20.8±4.6),P0.01];不同气质类型养育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启动缓慢型儿童(n=64)父母的接受性[(17.4±3.4)vs.(15.1±3.8),(15.2±4.1),P0.01]、鼓励独立[(11.9±3.1)vs.(10.4±2.9),(11.0±3.3),P0.01]、保护担忧[(21.7±4.2)vs.(20.4±4.6),(19.6±4.3),P0.05]得分高于易养型(n=607)和难养型(n=108),易养型儿童父母的拒绝[(23.2±3.7)vs.(21.1±2.3),(21.9±3.8),P0.01]得分高于其他两类;儿童消极的气质特点(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与父母的拒绝(β=0.653,0.722)和较少鼓励独立有关(β=-1.099,-0.863)。结论:北京农村父母对消极气质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拒绝和较少鼓励独立,应指导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儿童家长接受儿童,适当予以鼓励。  相似文献   
53.
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1994年1月~11月本院所属地段产后1月内的哺乳期妇女,共61人,年龄在24岁~35岁。产妇于孕期及分娩前后身体均健康,无慢性病史。1·2 调查方法 采用询问法,即第1次新生儿访视时要求产妇回忆前1天(24小时内)所食食物的种类和数量。1·3 评估方法 供给量标准以我国营养学会1981年修订的《每日膳食中营养供给量标准》为依据,把获得的资料用计算机处理,作为实际供给量,实际供给量与标准量之比为评价  相似文献   
54.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评价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与头孢拉定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4 2例患者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73例 ,用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 0 .375~ 0 .75g ,po ,tid ;对照组 6 9例 ,用头孢拉定 0 .5~ 1.0 g ,po ,tid ;疗程均为 7~14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91.8%和 91.3%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9.8%和 88.6 %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 4 .1%和 4 .3% ;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疗效满意 ,安全方便 ,无显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早期干预对儿童家庭环境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北京5个区县抽取10个保健科(5个试验组,5个对照组),试验组按综合干预模式给予父母和家庭干预1年,两组研究对象满12月龄时用HOME量表进行家庭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试验组HOME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儿童家庭开展适当的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儿童的家庭培养环境质量,并进一步促进儿童身心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6.
心脏远程监护仪的用户特征及费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心脏远程监护仪用户的基本特征和检查费用进行了科学分析。从来源看,以住院和门诊患者为主(占97.52%);从性别看,男性(占55.97%)多于女性(占44.03%);从职业看,以干部最多(占57.09%);从年龄分布看,以40~89岁居多(占77.14%);从地区分布看,以本市居多(占75.32%);从戴机天数看,以1天为主(占92.52%);从医疗保障情况看,以自费为主(占95.95%)。从检查费用看,心脏远程监护仪低于动态心电图;随戴机天数的增加,其费用降低愈加明显。心脏远程监护仪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可节约医疗资源,减少卫生投入。  相似文献   
57.
目的:考察聚丙烯塑料输液瓶及一次性输液器对加替沙星的吸附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加替沙星在2种不同材质输液容器中及流经一次性输液器前后浓度变化。结果:12h内聚丙烯塑料瓶与玻璃瓶中加替沙星的浓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120min内流经输液器浓度变化小于4%。结论:聚丙烯塑料瓶及一次性输液器对加替沙星均无吸附现象,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北京市社区0~12月龄儿童发展综合干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社区0~12月龄儿童发展干预模式,促进早期儿童发展。方法2005-06—2006-08在北京市城镇12个保健科采取病例对照、纵向追踪、随机整群抽样的研究方法,共收集数据210份,试验组66例、对照1组74例、对照2组70例。按各组的工作流程追访1年(6个月以内1个月1次,6~12个月每2个月1次)。采用Gesell发育诊断法、HOME量表、依恋问卷评估干预模式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安全依恋行为(F=4.35,P<0.05)、父母提供适宜玩具(F=5.37,P<0.01)、丰富环境刺激(F=5.87,P<0.01)与对照1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在家居组织环境(均数差=0.49,P<0.01)方面好于对照1组,在语言发育(均数差=5.12,P<0.05)、个人-社会能力发展(均数差=7.57,P<0.05)方面好于对照2组;试验组及对照1组的保健费用低而保健模式满意率高于对照2组。结论综合干预模式能够通过改善父母的养育知识及行为,促进早期儿童发育及社会性的发展;具有发育监测作用,适宜在社区儿童保健中使用。  相似文献   
59.
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展以来,随着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和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到2002年年底,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共有358个城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占城市总数的54%[1]。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也给予了肯定。对部分城市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87·3%的社区居民知道社区卫生服务;82·3%的社区居民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其中84·3%的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感到满意[2]。但是,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步伐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存与发展还存在许多困…  相似文献   
60.
对全科医师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索对全科医师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对370名全科医师按照统一的教材和标准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及模拟抢救演示训练,将培训前、后的考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训后全科医师整体对急救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整体技术操作水平及模拟抢救演示考核合格率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将全科医师急救技能培训纳入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形成定期的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全科医师的急救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