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一个人长得不漂亮,可能是上天的错误;如果身材再不好,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我是辽宁人,在北京开餐馆,没想到两年来体重凭空长了30斤。我吓坏了,真怕这样一直长下去,搞得现在所有的衣服都没办法穿了。自从认识了隔壁服装店的老板阿琪,我们两个胖子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半年前的一天,她神秘地对我说,她又要减肥了。我说:“别折腾了,又不是没减过,  相似文献   
62.
女性尖锐湿疣6例诊治体会山东省粮食局卫生所(250013)夏翠英柳萍我们收治6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年龄19~29岁,发病5~30天就诊。2例有冶游史。均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4例外阴发现硬结,2例性交疼痛。疣数目为1~4个,直径最大0.8cm,生...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的特点.方法 以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中慢性咳嗽诊断流程为指导,对98例咳嗽时间≥8周的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咳嗽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及Leicester咳嗽问卷调查.结果 98例患者中明确咳嗽病因诊断94例(95.92%),病因未明者4例(4.08%).94例患者中,单一病因82例(87.23%),双重病因12例(12.77%).咳嗽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CVA)44例(40.00%),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28例(25.45%),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21例(19.08%),变应性咳嗽5例(4.55%),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例(3.64%),感染后咳嗽3例(2.73%).治疗前后咳嗽积分、视觉模拟评分及Leicester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A、UACS和EB是上海地区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64.
患者女,1岁。偶然发现阴蒂旁一包块1个月。于2002年10月9日入院。体检:阴蒂与阴唇间可及一直径2cm肿块,皮肤表面微隆起。手术所见:阴蒂旁皮下脂肪中有一类圆形肿块,界限清楚,似有薄层包膜。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以芦可替尼为基础方案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应用芦可替尼治疗的13例PMF患者。13例患者中,2例为芦可替尼单药,11例为联合用药。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临床改善11例(84.6%),疾病稳定2例(15.4%)。所有患者治疗后脾脏均缩小,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总症状评分量表(MPN-10)评分下降。13例患者中,8例获得脾脏反应,9例获得症状反应。11例治疗前存在贫血患者中7例获得贫血反应。主要血液学不良反应为血细胞减少,均为Ⅰ~Ⅱ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发生感染2例,无患者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以芦可替尼为基础方案治疗PMF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可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48h内和出院前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自我效能感(GSE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并比较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GSES、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GSES、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SES、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伴破骨样巨细胞胰腺未分化癌(UCOGCP)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例UCOGCP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例,女4例;中位年龄为56岁,年龄范围为33~71岁。病人术前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胰头部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部肿瘤行胰体尾+脾切除术,均行标准范围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治疗方案依据多学科讨论结果个体化制订。观察指标:(1)术前检查结果与治疗情况。(2)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前检查结果与治疗情况:5例病人中,1例术前CA19-9升高为65.43 U/mL,4例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为正常值。5例病人术前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4例为囊实性肿瘤,1例实性肿瘤边缘延迟强化伴中心坏死。5例病人磁共振成像检查T1序列、T2序列及加权弥散序列均表现为低信号。5例病人影像学检查评估结果显示:3例为可切除肿瘤;1例为局部进展期肿瘤,侵犯结肠、胃及部分小肠且伴门静脉癌栓;1例为胰头肿瘤伴同时性肝左外叶长径为0.4 cm孤立转移灶。PET-CT检查结果示肝左外叶高代谢病灶,术前经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UCOGCP。5例病人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3例可切除肿瘤病人中,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1例局部进展期胰体尾部肿瘤病人行胰体尾+脾+横结肠+胃部分切除+门静脉瘤栓取出术;1例胰头部肿瘤伴肝转移病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肝左外叶切除术。5例病人中,2例术后行吉西他滨单药辅助化疗,1例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吉西他滨联合化疗,1例行替吉奥单药化疗,1例未行辅助化疗。(2)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5例病人中,4例大体标本呈囊实性,1例呈实性伴中心出血坏死。肿瘤长径为5.2 cm(2.0~14.0 cm)。5例病人手术切缘均为阴性。5例病人中,1例伴门静脉侵犯,2例伴脉管侵犯,3例伴神经侵犯,2例伴淋巴结转移(同一例病人可合并多处侵犯和转移)。5例病人中,4例可获取留存石蜡标本,重新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68及Vimentin均呈阳性,3例程序性死亡配体-1染色呈阳性,其中2例为5%阳性、1例为25%阳性。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大量梭形组织细胞样肉瘤细胞间可见破骨样巨细胞,散在多形癌巨细胞。4例病人肿瘤突变负荷为3.23 Muts/Mb(2.61~21.77 Muts/Mb)。4例病人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为状态稳定。4例病人行二代基因测序,均携带胰腺导管细胞癌常见的KRAS基因突变,其中合并TP53胚系突变,合并TP53体细胞突变,合并TP53、BLM、CDKN2A体细胞突变,合并ARID1A体细胞突变各1例。(3)随访情况: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1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6个月。随访期间,4例病人无病生存,1例病人术后第11个月肿瘤局部复发。结论UCOGCP临床罕见,影像学检查常表现为囊实性肿瘤,肿瘤组织程序性死亡配体-1常呈高表达。病人行根治性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即使肿瘤已侵犯邻近脏器或远处转移,病人仍可从扩大根治性手术中获益。  相似文献   
68.
病历摘要患者 ,女 ,2 4岁 ,主因咳嗽 3个月 ,咽痛 2 0d ,发热 10d ,经急诊于 2 0 0 1年 12月 2 9日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病房。患者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声音嘶哑 ,2 0余天前出现咽喉疼痛 ,外院予青霉素抗炎治疗无好转 ,近 10d出现发热 ,体温 38~ 39℃ ,4d前门诊行纤维喉镜检查示会厌苍白肿胀 ,黏膜不光滑 ,双勺状软骨、声带色苍白肿胀。于会厌部取活检病理示小血管增生 ,伴管壁增厚及少量炎细胞浸润 ,可见上皮样肉芽肿及小灶性坏死 (图 1) ,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 ,无腹痛及关节痛 ,大小便正常 ,体重减轻 4kg。…  相似文献   
69.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医院长期形成的蕴涵于其内在的、独具特色的、支撑医院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使其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  相似文献   
70.
医院文化推动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萍 《中国医药导报》2007,4(8X):130-13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已从传统的设备竞争、技术竞争上升为服务竞争和文化竞争,医院文化作为医院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视,并成为提升医院形象,形成内部凝聚力,推动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