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对 1999年某地出现的一批先有腹泻病症状后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衰 )的患者进行血清学调查和诊断。方法 使用基因克隆表达纯化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 -溶血素(Hly)和EHECO15 7脂多糖 (LPS)为抗原 ,对采集自 4 2例肾衰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蛋白印记试验。结果 EHEC Hly的检测发现 ,IgG抗体阳性 2 1份 ,阳性率5 0 .0 % ;IgM抗体阳性 16份 ,阳性率38.1% ;在 11份标本中同时检测到IgG和IgM抗体 ,阳性率2 6 .2 % ;检测到IgG或IgM抗体阳性的标本 2 6份 ,阳性率 6 1.9%。EHECO15 7LPS的检测发现 ,2 4份标本分别检测到IgG和IgM抗体 ,阳性率各为 5 7.1% ;在 2 9份标本中检测到IgG或IgM抗体 ,阳性率6 9.0 % ;在 2 0份标本中检测到IgG和IgM抗体 ,阳性率4 7.6 %。在 4 2份血清标本中同时检测到EHEC Hly和O15 7LPS的特异性抗体的标本 2 2份 ,阳性率 5 2 .4 % ;检测到EHEC Hly或O15 7LPS的特异性抗体的标本 34份 ,阳性率81.0 %。结论 结合细菌学和血清学诊断结果、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分析 ,可以认为这些患者感染了EHECO15 7∶H7。在分离不到病原菌的情况下 ,检测患者血清标本的EHEC Hly和 /或EHECO15 7LPS的特异性抗体 ,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本地区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流行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鉴定。结果:总检出率为14.26%(95/666);水产品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25.96%(活鲜冻类28.57%,生食/半生食类23.64%),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22.12%);其次是肉及肉制品为21.28%(生肉31.91%;熟肉10.64%),主要是单增李斯特菌(12.23%);餐饮食品为13.24%,速冻米面食品为13.04%;生食/半生食蔬菜检出率最低(2.27%);生禽肉中沙门菌和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菌量高。结论:肉和水产品,食品安全高风险;餐饮食品、速冻米面食品污染较严重;焙烤食品、豆制品等有一定的污染。  相似文献   
43.
嗜酸乳杆菌控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使用嗜酸乳杆菌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coli O15 7:H 7)感染性腹泻病人进行治疗和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控制爆发疫情并评价效果。方法 :采用 ICT技术快速检测患者粪便标本 ,阳性用免疫磁珠集菌后常规培养鉴定菌株 ,确认 E.coli O15 7:H 7感染者。肾功能指标检测血清β2 -微球蛋白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结果 :2 0 0 0年腹泻病流行期感染性腹泻病例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7.74% (P<0 .0 5 ) ,出血性肠炎 (HC)病例约减少 16 83例 ,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H US)病例减少 5 9.14% ,HC病人血清β2 - MG全部异常 ,嗜酸乳杆菌治疗后逐步恢复至正常值范围 ,对腹泻病人的治愈率可达94.4%。结论 :口服嗜酸乳杆菌具有较好控制 E.coli O15 7:H7感染性腹泻疫情作用  相似文献   
44.
徐州市蟑螂体表带菌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徐州市不同生境室内蟑螂体表带菌状况,提高对蟑螂危害防范意识,控制疾病传播。方法将诱捕到的蟑螂,根据不同生境进行分组,分别检测蟑螂带菌总数及其携带致病菌情况。结果不同生境蟑螂带菌率为100%,大肠杆菌、霉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携带率分别为60%、100%、40%、20%、20%,溶血性链球菌和志贺氏菌均未检出。结论徐州市蟑螂带菌率较高,应加强对蟑螂的防治。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徐州地区分离的17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Y.e)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方法通过血清学分型,生物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分析不同时代分离株的致病性。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Y.e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不同时代分离株的优势型别始终为O:3血清型。非致病菌型是近年分离的Y.e菌株的优势菌型。O:3血清型菌株其狗源株和人源株的PFGE带型完全相同。结论不同时代分离菌株的毒力分布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迁,O:3血清型菌株流行比较稳定,菌株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46.
<正> 自1948年从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中百次分离出 Coxsackie 病毒以来,Cox 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在后来的研究中逐渐有了认识。聊在知道 Cox 病毒对人可导致多种临床类型的疾病,如无菌性脑膜炎,类脊髓灰质炎的麻痹型疾病,新生儿心肌炎,流行性胸痛,  相似文献   
47.
目的系统观察宿主动物携带大肠杆菌O157:H7水平及菌株毒力变化,为制订O157:H7感染性疾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徐州市疫情暴发点和监测点宿主动物粪便标本分离菌株。应用PCR技术检测stx1和stx2毒力基因。采用R×C列表χ2检验、确切概率法对宿主动物粪便带菌情况和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监测宿主动物粪便3608份,带菌145份,带菌率为4.02%。随着年份的不同宿主动物带菌率有明显的差异(χ2=337.00,P<0.05)。不同的宿主动物带菌率不相同。牛、羊1999年带菌率与其他年份差异明显(χ2=4.98,P<0.05)。不同年份O157:H7毒力基因发生了变化。结论徐州市1999—2006年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菌株带毒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牛、羊是主要的宿主动物,猪、鸡是否为宿主动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
中国部分地区大肠埃希菌O157的分子分型及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的分子流行特征和遗传变异关系并完善EHECO157:H7感染性腹泻监测制度。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1988-2005年部分地区分离到的249株EHECO157:H7(其中产志贺毒素的245株,不产志贺毒素的4株)和51株O157非H7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stx2基因在我国的EHECO157:H7菌株中有着很高的分布率,部分菌株携带stx2基因变种。300株O157共分为161种带型,其中51株O157非H7菌株共有42种带型,4株O157:H7非产毒株分别为4种带型,245株EHECO157:H7共有115种带型。结论EHECO157间的基因变异较大;产stx2原毒素的菌株和5衄2毒素发生变异的菌株带型相差较大。部分菌株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说明虽然这两大类菌株有其特有的流行克隆系,但是它们的克隆系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对中国致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方法 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ulseNet实验方法对中国6省165株致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按照PulseNet命名原则对带型进行命名。结果 将114株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成25个带型;K6GNllC30012(50株)、K6GNllC30015(19株)及K6GNllC30016(10株)是其主要带型,三个主要带型之间聚类相似性很高。将51株O:9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为14个带型;其中K6GNllC90004(22株)与K6GNllC90010(13株)是其主要带型,K6GNllC90004与K6GNllC90010带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O:3与O:9血清型的主要带型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O:3血清型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可能起源于一个克隆系,且在不同地区和年代变异很小;O:9血清型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可能起源于两个不同的克隆系,且各自有一定的变异。O:3与O:9血清型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50.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初筛实验大多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但普遍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现象.我们采用微孔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以蛋白印迹法(WB)作对照,检测抗-HIV1+2初筛实验阳性标本.结果显示采用微孔板核酸杂交-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确认实验结果符合率为100%.对HIV感染者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