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302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506篇
预防医学   27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75篇
  6篇
中国医学   258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观察腰椎棘突问动态稳定装置(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第二代Wallis系统治疗34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中期疗效。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月和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计算JOA改善率评估手术疗效;通过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盘平均高度及腰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病变相邻节段椎体问活动范围的变化,评价腰椎稳定性的变化。结果31例患者经26~38个月随访,VAS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变(P〉0.05);JOA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有显著上升(P〈0.05),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变(P〉0.05)。DH值及ROM值末次随访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Wallis系统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能缓解症状、延缓置入节段高度丢失和维持椎间稳定。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骨水泥螺钉强化骨质疏松条件下椎体后,骨水泥不同分布形态对新型空心侧孔骨 水泥椎弓根螺钉(Fenestrated pedicle screw, FPS)的安全性以及螓钉生物力学影响。方法使用平均 年龄76岁的完整新鲜脊柱标本(T? ~L5)3具,选取18个椎体,平均骨密度为0.542 ±0. 13g/cra20随 机分为三组。侧孔间隔一个螺纹为A组(FPS-1)和侧孔间隔两个螺纹为B组(FPS-2),这两组均通过 加压灌注筒装置进行骨水泥钉道灌注1.5ml,C组为常规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 gr0Up)CPS组,不灌注骨水泥。24小时后行三维CT扫描,观察骨水泥椎体内的分布;随后进行生物力 学实验。结果三维重建显示:FPS-1组骨水泥均分布于椎体内,FPS-2组有部分骨水泥分布于椎弓 根内。最大轴向拔出力:A 组(573. 2 ± 136. 30)N,B 组(769. 2 ±92. 30)N,C 组(361. 8 ± 58.84)N。FPS-1组和FPS-2组的螺钉稳定性均显著强于CPS组(尸<0. 05),且FPS-2组优于FPS-1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远端三分之一为侧孔设计的安全区域;骨水泥在 椎体内的分布形态能够影响螺钉的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RANK(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ANKL和M-CSF诱导大鼠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破骨分化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0.25 mmol/L、0.5 mmol/L、1.0 mmol/L、1.5 mmol/L)和雌激素(雌二醇10-6 mmol/L)处理,而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he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特征,扫描电镜观察骨磨片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RT-PCR技术检测破骨细胞表面RANK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RANK蛋白的表达。结果阿司匹林和雌激素都可以使大鼠破骨细胞成熟分化程度和骨吸收活性降低,抑制破骨细胞RANK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且阿司匹林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阿司匹林对大鼠破骨细胞RANK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成熟分化及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华南地区正常成人的膝关节股骨远端髁扭转角具体数值,并分析其在性别和侧别间有无统计学差异。方法招募华南地区(往上数五代以内均生在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或者海南)正常成人志愿者71例(142膝),男38例(76膝),女33例(66膝),年龄20~45岁,平均30.56岁,体重40—80kg,平均59.90kg,身高151—185cm,平均167.80cm。通过螺旋CT扫描志愿者膝关节,所得原始数据(DICOM3)刻录为光盘,导入MIMICS10.01中,选择通过股骨内外上髁的层面进行测量股骨远端髁扭转角。结果所测得华南地区正常成人的股骨远端髁扭转角:男性为(6.20°±2.03°),女性为(7.19°±1.78°),均值为(6.66°±1.97°),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P〈0.01);左侧为(6.86°±1.92°),右侧为(6.45°±2.02°),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t=1.238,P〉0.05)。总体股骨远端髁扭转角为(2.39°~11.34°),均值(6.66°±1.97°)。结论对华南人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传统的外旋3。截骨可能会导致对线不佳,应该适当提高旋转对线的外旋度数。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低剂量CT平扫在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5.25岁;第一次头颅CT扫描采用常规剂量(120KV、260mAs),复查采用3次低剂量(120KV、140 mAs)、(120KV、100 mAs)、(120KV、80 mAs)。对图像质量及射线剂量进行评价。结果常规剂量260mAs与140mAs、100mAs、80mAs扫描对颅脑损伤患者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4.0%、92.0%、90.0%、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mAs图像噪声值为5.86±0.12,常规剂量噪声值为3.04±0.45,两种剂量噪声值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0 mAs、100mAs、80mAs射线剂量明显减低,分别为常规剂量的53.8%、38.4%、30.7%(P<0.05)。结论双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损伤患者复查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改良透明质酸(HA)水凝胶控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rFNSCs)生长、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以大鼠胚胎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rFNSCs与聚乳酸乙醇酸(PLGA)和HA共培养]、条件对照组(rFNSCs与BDNF-PLGA和HA共培养)、实验组(rFNSCs与BDNF-PLGA和改良HA水凝胶即Dex-HA共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控释支架中BDNF的释放曲线;Live/Dead实验检测各组中的rFNSCs凋亡情况;CCK-8法检测rFNSCs与水凝胶共培养后的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组中rFNSCs的分化情况。结果 ELISA法结果显示水凝胶对BDNF的控释可以持续14 d。Live/Dead实验显示实验组中rFNSCs凋亡数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条件对照组。CCK-8实验表明,三组中实验组rFNSCs细胞增殖活性最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和条件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水凝胶在体外能促进rFNSCs向神经元分化,减少向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差异...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对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ESCC)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基因芯片筛选,进一步了解ESCC发生、发展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对5对新疆哈萨克族ESCC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组织>5 cm)中mRNA进行筛选;利用R软件及R软件包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metascape对差异基因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STRING及Cytoscape软件寻找核心基因;搜集23例新疆哈萨克族ESCC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对核心基因PLAUR进行免疫组化验证。结果 最终筛选出哈萨克族ESCC差异表达的mRNA 1 764个(差异倍数≥2且P<0.01);差异表达的mRNA中上调的基因378个,下调的基因1 368个,这些差异表达的mRNA涉及了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及通路;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核心基因PLAUR在哈萨克族ESCC中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论 该研究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新疆哈萨克族ESCC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RNA,找出了其中的核心基因,完善了新疆哈萨克族ESCC基因谱,为ESCC诊断、预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小儿全麻后术后疼痛及围术期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为小儿行针药复合麻醉的频率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6例病情Ⅰ~Ⅱ级耳鼻喉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 A 组(对照组)18例,B 组18例,C 组20例。各组均常规麻醉诱导,全麻诱导前30 min,B 组、C 组予电针刺激双侧合谷、内关穴,B 组予持续波2 Hz,C 组予疏密波2/100 Hz,穴位刺激维持至手术结束。术后8 h 和24 h 进行术后疼痛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酶标法检测患儿术前、术毕、术后24 h 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含量。结果 B 组、C 组术后8 h 疼痛评分较 A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 h 疼痛评分 C 组较 A 组、B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 A 组、B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C 组术毕及术后24 h 较 A 组 IL-1β含量低,C 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C 组术毕及术后24 h 较 A 组 IL-6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与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减轻小儿全麻术后疼痛,2/100 Hz镇痛作用更持久,2 Hz 和2/100 Hz 电刺激均能降低围术期 IL-1β、IL-6水平,其中2/100 Hz 较2 Hz 对 IL-1β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评估中药封包联合臭氧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12例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在中药封包外敷腰背部痛区的基础上,观察组予局部臭氧注射,对照组予局部神经阻滞,连续治疗3周。观察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并评估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3周后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中药封包联合臭氧局部注射可有效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且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制备载阿霉素碳量子点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水热合成法一步合成羧基化碳量子\r\n点(CDs-COOH),阿霉素(DOX)的氨基通过酰胺反应与CDs-COOH 的羧基共价连接,合成CDs-DOX 载药碳量子点纳米\r\n粒。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透射电镜对CDs-COOH 进行了研究;利用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r\n光度计、粒度仪对CDs-DOX 进行了表征;采用MTT 法检测CDs-DOX 对人肺癌细胞A549 的毒性。结果 通过透射电镜\r\n观察CDs-COOH 呈球形,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5 nm 左右,荧光分光光度计结果进一步验证其尺寸均匀这一性质,通过紫\r\n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等确证CDs-COOH 和CDs-DOX 制备成功。MTT 实验表明,CDs-DOX 对人肺癌细胞A549 具\r\n有较强的细胞毒性。结论 载阿霉素碳量子点纳米粒CDs-DOX 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并具有开发成抗肿瘤递药系\r\n统的重要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