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B型利钠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严重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心内科门诊及病房的患者,使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量的E/e’比值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FP)水平,E/A比值和DT进行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程度分级,分析Hs-CRP和B型利钠肽(BNP)与E/e’比值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分析评价指标评价左室充盈压升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Hs-CRP和BNP与E/e'比值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假性正常充盈功能和检测LVFP升高(E/e’比值>15)方面,Hs-CRP与BNP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结论:结合Hs-CRP和BNP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对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对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和规范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2012年对庐城城乡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全面排查、规范诊断评估,按照《重性精神病治疗管理规范》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登记造册、规范诊断、社区管理随访、治疗干预等。结果规范治疗率由2011年的21.8%上升为2012年的57.8%;不规范治疗率由2011年的78.2%下降为2012年的42.2%。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等级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28,P<0.001)。2011年度与2012年度家庭功能评估比较,好的由15.3%上升为35.8%;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好的由11.6%上升为35.6%。2011年度与2012年度家庭功能等级和生活质量等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1.65、116.36,P<0.005)。结论规范重性精神病管理对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率、家庭功能、生活质量改善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3.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QT间期离散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QT间期离散度 ( QTd)影响。方法对 5 6例住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在治疗前、治疗后 1周和 2周分别行同步 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 ,测定其 QTd。结果治疗组 1周后 QTd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 P<0 .0 5 ) ;治疗组 2周后 QTd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 P<0 .0 1)。结论曲美他嗪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QTd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对苯二甲酸(TPA),乙二醇(EG),联苯-联苯醚(DOW)联合作用对大鼠肾脏的损伤及其损伤机制。方法 采用亚急性动物实验,利用三因素两水平析因设计方法,研究了反映大鼠肾脏损伤的酶学,生化和形态学指标变化。结果 TPA,EG,DOW各联合染毒组大鼠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及尿中β2-微球蛋白的含量,血细胞阳性检出率与单剂量染毒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析因分析结果表明,TPA,EG,DOW对肾脏的损伤均有一定影响,其联合作用特征表现为相加(TPA+EG)相加(EG+DOW),协同(TPA+DOW)和协同作用(TPA+EG+DOW)。形态学观察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推论,明确了毒作用的部位.结论 TPA,EG,DOW对大鼠的肾脏损伤可能存在联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除与肾脏是其毒作用的靶器官有关外,还与其促进了毒性代和的的转化与(或)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5.
1982年5, 6月,吉林省和龙县长红林场,在修筑森林采伐路的施工队中,爆发一起HFRS。为查明这次发病的传染源,在驻地帐蓬内外,共捕获鼠类95只,其中大林姬鼠78只,黑线姬鼠1只,褐家鼠5只,棕背6只,东方田鼠3只,花鼠2只。用IFAT检查各种鼠类的肺,结果在41只大林姬鼠肺内有12只査出HF RS病毒抗原,其带毒率为29.3%。通过双份血清检查和IF阻断试验进一步证实,此抗原是HFRS病原体。  相似文献   
36.
流行性出血热病原体在A-549细胞中的繁殖及其特性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黑线姬鼠肺分离并传至第8代的EHF相关抗原A9和A10,能在A-549细胞中繁殖、传代。用A-549细胞抗原检查160份血清,76份EHF恢复期血清中72份免疫荧光反应阳性,57份正常人和非EHF病人血清56份阴性,27例EHF病人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均有4倍以上升高;KHF病毒抗血清显若阻断EHF相关抗原同EHF病人血清的阳性反应,呼肠孤病毒多价抗血清和类似环状病毒抗血清均无此阻断作用;编码血清双盲法检查获得可重复的预期结果。结果表明,EHF的A-549细胞抗原和鼠肺抗原血清学特性一致,同为EHF病毒,并与KHF病毒相近或相同。汉坦病毒在形态学上与我们分离的类似环状病毒相似,但后者与EHF病人血清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10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40 mg组和10mg组,测定治疗前和1周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选择健康的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S患者由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40 mg组和10 mg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后各项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40 mg组治疗1周后FMD明显改善(P<0.01),阿托伐他汀10 mg组治疗1周后FMD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直接改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阿托伐他汀改善FMD的作用独立于其调血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38.
利用黑线姬鼠分离和传至第8代的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因子感染A-549人肺癌传代细胞,证明该因子能在A-549细胞中繁殖和传代(已传至第16代)。经鉴定证明,A-549细胞抗原与亲代鼠肺抗原具有相同的特异性,二种抗原同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很容易查到细胞内出血热病毒抗原。用A-549细胞抗原检查27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双份血清,结果  相似文献   
39.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名  李泽林  陈清 《广西医学》2003,25(9):1628-1630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 (CR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浊度法对住院的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96例、5 0例非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 ,并随访观察一年。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CRP为 (1 4 85± 7 2 4 )mg L ,明显高于对照组 (4 75± 1 70 )mg L(P <0 0 1 ) ,大、中梗死组及中、重型组CRP明显高于小梗死组、轻型组CRP(P<0 0 1 ) ;而复发脑卒中及死亡者的CRP均明显高于预后好的患者 (P <0 0 1 )。结论 :CRP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16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小剂量(10mg/d,56例)、中剂量(40mg/d,55例)和大剂量(80mg/d,57例)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和血脂水平。并随访(平均7.6±3.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血清sCD40L水平在阿托伐他汀小剂量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而大、中剂量组治疗后分别降低52.4%和52.2%(P均<0.05);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大、中剂量组比小剂量组分别减少29.1%和30.1%(P均<0.05),但大、中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托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通过抗炎作用稳定冠脉斑块,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效应以中剂量(40mg/d)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