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观察人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对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分析。方法使用产妇分娩后的脐带血,经一系列处理后得到脐血干细胞并于24 h之内经股动脉由肝固有动脉输注入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组织内。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精神、腹水、食欲等相关临床症状及黄疸、腹水等体征均有所改善,肝功能检查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氨指标均已达到正常标准,与术前相比可见明显好转(P〈0.05)。结论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相关生化指标有明显好转趋势,说明本治疗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检出130株表皮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研究其耐药性和mecA/icaA/icaD基因的携带等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30株表皮葡萄球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和配套的药物敏感复合板,血培养系统采用美国BD公司的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PCR方法检测mecA/icaA/icaD基因.结果 本年度,共检出130株表皮葡萄球菌,主要来自于外科32株(24.61%),ICU科23株(17.69%),儿科18株(13.85%)和感染科16株(12.31%);以血液,脑脊液,骨髓来源为主(113株,86.92%).检出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 110株,84.62%),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MSSE),其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对MRSE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主要为:利奈唑胺(100%),万古霉素(100%),呋喃妥因(98.18%),利福平(77.27%),莫西沙星(72.73%)和庆大霉素(70.00%)等.mecA/icaA/icaD基因在血培养来源(20株),分别与非血培养来源(10株)和环境皮肤来源(9株)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我院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以MRSE为主,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mecA阳性率极高,icaA和icaD基因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安徽省35所医院2005年随机月份临床分离402株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揭示其相关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三维试验筛选产AmpC酶株;多重PCR检测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对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用PCR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1类整合子基因盒插入序列和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基因。结果检出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28株(7.0%),其中2株经测序证实为新的质粒ampC基因型(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054895,EF417572)。产酶菌株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外,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株。28株产酶菌株中有23株表现为多重耐药,20株检测出各型ESBLs基因,21株扩增出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插入序列,20株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基因阳性。结论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其中以产生灭活酶和Ⅰ类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机制为主。对产酶株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及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潘继华  程君  殷俊  孙震  高伟  李家斌 《安徽医学》2008,29(5):514-516
目的了解2007年安徽省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平皿琼脂对倍稀释法,对2007年9月份从安徽33家医院临床分离的354株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测定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07年版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中介率和耐药率。结果354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于痰和呼吸道分泌物,药敏结果显示该细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率明显高于其他头孢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最强。结论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分析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菌(E1)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AmpC,ESBLs)及Ⅰ类整合子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E1菌的耐药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法分析其AmpC,ESBLs和整合子的基因类型,并进行质粒接合转移实验.结果 E1仅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敏感,同时携带CTX-M-13、SHV-1、TEM-1和ACT-2型β-内酰胺酶基因,Ⅰ类整合子基因呈阳性.结论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复杂,可同时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并已成功地将AmpC 和ESBL 接合在一起,对此类产酶菌应首选碳青酶烯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应高度重视整合子对多重耐药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照观察磷霉素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中的协同作用。结论:磷霉素可减少联用药物剂量,安全性高,在协同治疗方面有良好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合肥市产CTX—M型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方法将我省细菌耐药性监控中心保留的54株产CTX-M型ESBLs的临床分离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与受体菌E.coli C600进行转移接合试验后,按照2004年NCCLS推荐标准,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野生株和转移接合子对14种不同抗菌药物的MIC,比较并分析两者的不同。结果24株大肠埃希菌和30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有22株和30株接合成功,野生株的MIC结果显示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钠的耐药率最高,达到100%,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转移接合子的耐药性较野生株有所下降,对氟喹诺酮类的敏感性明显增加。结论合肥市这些菌株所产生的CTX—M型ESBLs对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噻肟钠具有超强水解能力,经转移接合试验后,接合子的水解能力有所下降,提示本地区产CTX—M型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存在着多种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20.
外源性microRNA介导的RNA干扰抑制HBV复制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设计并构建靶向HBV的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HBV表达和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HBV P基因和X基因为靶基因,根据pcDNA6.2-G/W-miR载体要求,设计靶向HBV的microRNA序列,进行直接合成获得目的 片段并克隆到载体中,测序正确的载体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HepG2.2.15细胞,RT-PCR、乙肝五项定量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HBV mRNA和HBV DNA的抑制作用.结果 质粒的转染效率为50%~60%,在这种状态下,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在HBV mRNA和HBsAg、HBeAg和HBV DNA水平上均能显著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和表达(P<0.05).结论 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抑制HBV靶基因的表达,为其在慢性HBV感染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