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01.
目的探讨抵钉座体外置入法在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近期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肛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手术(NOSES组),26例行传统腹壁小切口取标本手术(LAP组)。并对其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共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环周切缘情况、术后随访情况及术后肛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AP组相比,NOSES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后疼痛评分、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更低,住院费用更少,患者对术后腹壁外观满意程度更高(均P<005)。 结论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满意,且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腹壁外观更加美观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02.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愈发频繁,输入性传染病不可避免,中医药如何应对输入性传染病面临新的挑战。笔者收集2016年北京地区4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中医分析,提出寨卡病毒属于中医温病范畴,疾病性质属温热夹风、夹湿,轻症病位在上焦,在卫分、气分,主要病机是温热疫毒侵袭人体,导致风热犯肺、夹风上扰、夹湿下注,重症可伤及营血分,导致耗血动血、热入血室,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类中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0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自2019年底出现以来在全球迅速蔓延, 人群普遍易感, 导致数亿人感染并出现数百万的死亡病例, 截止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仍继续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确保COVID-19重症患者能够被"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 降低COVID-19重症转化率和病死率, 以及进一步规范化COVID-19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2023年1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本文对《专家共识》的主要观点进行解读, 主要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的流行现状与病原学特点、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分型、重点介绍了新冠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居家治疗用药指导以及出院后管理指导等内容。该共识是首部从多学科角度系统复习、归纳和分析COVID-19抗病毒药物应用的重要文献, 可为各级医疗机构在COVID-19救治中抗病毒药物选择方面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04.
2019年12月以来,随着国内各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已陆续出现多例儿童病例[1]。为进一步指导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救治工作,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和儿科相关病毒感染诊疗策略,特制订《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一版)》,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05.
1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观察甲型H1N1流感的中西医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1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进行了动态观察,并给予中医个体化辨证治疗和达菲抗病毒治疗.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2例发生肺部感染,9例发热患者平均发热持续1~4天,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不重,不伴消化道症状;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较青年患者为轻;中医证候多属于毒袭肺卫证、风热上扰证候.中医药可迅速退热,改善咳嗽、咽痛、头痛等临床症状.结论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毒力较弱,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季节性流感为轻.毒袭肺卫为中医常见证候,桑菊饮、麻杏石甘汤、柴葛解肌汤为主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06.
外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NOSES理论框架也日趋完善,随着NOSES的开展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技术操作不成熟,手术团队成员不固定,手术适应证把握不准确等,只有对现有的技术理念不断的进行总结完善,才能实现NOSES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将NOSES手术中可能遇到的...  相似文献   
307.
目的:探讨续骨丹外敷疗法对胫骨骨不连大鼠CD34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影响,探讨续骨丹修复胫骨骨不连潜在的效应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续骨丹低、中、高剂量组(25、75,150 mg/kg),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组和中剂量+TENS组,每组10只。采用胫骨截骨法制备大鼠胫骨骨不连模型。分别在造模8周后,干预第4、8周后通过X射线、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骨组织形态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损伤区CD34和VEGF分布、定位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和中剂量+TENS组断骨两端骨痂大部分桥接,皮质间隙消失,断骨被新生骨小梁覆盖,骨折损伤区纤维组织明显减少。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续骨丹高、中、低剂量组、TENS、中剂量+TENS组中CD34和VEGF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中剂量+TENS组的CD34和VEGF表达水平与续骨丹高剂量组相似,续骨丹低剂量组中CD34和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续骨丹中剂量组和TENS组。结论:续骨丹外敷疗法可通过调节CD34和VEGF的表达,改善局部血流供应,促进骨重建和骨不连愈合。  相似文献   
308.
患儿,男,12岁,体重23 kg,因腹痛并发热2 d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拟行急诊手术.患儿有先心病史,发育较差,杵状指,口唇发绀,日常活动受限,行走十余米就必须下蹲.HR110次/分,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粗糙杂音,双肺呼吸音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