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0~2岁儿童家庭养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国0~35月龄儿童的家长在养育观念、养育行为方面有无差别.方法 选取7个城市的7家妇幼保健机构,随机调查445个儿童的父母,被调查者要求回答最近2周内的育儿行为.结果 母乳喂养率在婴幼儿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为53.7%、15.7%;40.4%的家长知道开始辅食添加的最佳月龄为满6个月.当儿童拒绝进食时,63.7%的家长会用积极的话语鼓励孩子继续进食,76.5%的婴幼儿与家长同床睡.85.4%的父亲会参与照顾孩子.结论 婴幼儿的父母对育儿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和个体化的育儿项目来进一步提高父母的育儿水平.  相似文献   
42.
儿童由于年纪较小,在临床治疗期间容易发生各种风险状况,影响患者的治疗,本研究通过对儿科护理期间发生的风险状况进行总结,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其中主要风险因素就是患者在治疗中的意外伤害、病情延误及药物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临床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看护、诊治管理及护理人员对药物使用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提升,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范围,以增加护理的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来院就诊北京地区常住人口婴幼儿贫血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保健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12月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141 331例6月龄~3岁儿童末梢血或静脉血血常规五分类检测结果。按照血红蛋白低于110g/L为贫血筛查标准,MCV和MCHC水平差异为贫血类型筛选标准,6月龄组(6~12月龄)、1~岁组和 2~岁组共3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次回顾分析人群中,婴幼儿贫血总患病率为10.29%,6月龄~组贫血患病率为22.1%,1~岁组为8.52%,2~岁组为1.97%,χ2检验结果表明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血类型分析发现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为12.43%,大细胞性贫血为0.24%,正细胞性贫血为17.03%以及单纯小细胞性贫血为69.78%。贫血程度情况分析表明轻度贫血13 276例,患病率为9.39%;中度贫血1 247例,患病率为0.88%;重度贫血19例,患病率为0.013%。 【结论】 以婴幼儿6月龄组贫血患病率最高,轻度贫血患病率居首位,本次资料分析结果可作为现阶段门诊就诊儿童人群营养保健干预的实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八市15岁以下儿童2008年超声骨密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15岁以下儿童超声骨密度的现状和变化规律,为我国儿童保健、儿科临床、科研等工作提供正常人群的参考数据。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珠海、昆明、郴州、苏州、安庆、扬州、成都和沈阳城市中,共调查从满1月到不满15岁的健康儿童29 276人,按男、女分成12个年龄组, 填写调查表格,常规测量儿童的体重、身高,统一采用“宏扬BMD-1000C型超声骨质分析仪”,在左小腿胫骨中段前方内侧面部位测量儿童的超声骨声速值。 【结果】 调查儿童中,男15 411名,女13 865名。1)超声骨密度值在1月到不满6月年龄组时最低,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增加,到12~15岁组时骨密度达到最大值;2)骨密度在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t=0.824,P>0.05);3)骨密度值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渐增加。在16 kg以内随着体重的增加骨密度增加较快,16 kg以后,骨密度增加趋缓;4)随着身高的增加骨密度逐步增加。骨密度值的增长在75 cm之内增加稍慢,75到120 cm之间骨密度值快速增加,而后的增加则缓慢;5)各年龄组骨密度主成分预测模型:1)婴儿期的回归方程为:骨密度值=2 954.69×(月龄-4.91)×(体重+1.52)×身高;2)幼儿期的回归方程为:骨密度值=2 901.90×(年龄-20.86)×(体重+5.41)×身高;3)学龄前期的回归方程为:骨密度值=3 136.91×(年龄-7.69)×(体重+4.39)×身高;4)学龄期至青春期的回归方程为:骨密度值=3 480.06×(年龄-1.05)×(体重+0.61)×身高。 【结论】 本调查的0~15岁不同年龄组正常儿童的超声骨密度值,以及与年龄,体重和身高的相关关系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5.
母乳喂养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对于儿童的语言、心理、行为等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展有保护性作用;同时能够预防高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成人肥胖和超重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能够降低母亲产后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和冠心病的风险;对于社会,母乳喂养能够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鉴于母乳喂养的种种益处,各国均提出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并采取了行动.但母乳喂养率离预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母乳喂养指标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该文回顾了2006~2010年国内外对母乳喂养益处和现状的大量文献,并对搜索到的文献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0~6岁儿童铅中毒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于2008年2~5月在全国12个省会城市中抽取0~6岁学龄前儿童12 714名进行问卷调查及血铅测定,采用二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儿童铅中毒的影响因素.结果 儿童铅中毒的总体患病率为4.8%,男童(5.2%)与女童(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3,P=0.028<0.05).影响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因素为:性别、距交通干道距离、燃料类型、住房装修、常啃手指甲、服用奶类和食松花蛋.结论 儿童铅中毒与环境铅污染及儿童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改善居住环境及加强健康教育是防治儿童铅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为制定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健康教育方法、内容和教材提供科学依据,应用定性的专题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在汉、回、藏、壮、侗等不同的民族地区收集母亲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及体症的识别及当地术语,卫生资源的利用、就诊的行为和当地的文化习俗等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健康教育研究。结果,非提示时,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大,母亲对呼吸增快和呼吸困难的识别能力显著增强,宁夏回族母亲识别能力较好,汉族相对较差;患儿在就诊时,母亲主诉呼吸增快和/或呼吸困难占27%;汉族母亲对肺炎症状和体症的认识程度以湖北最好,少数民族以宁夏回族最好;当小儿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母亲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去村医生处就诊,其次是去医院;有过ARI病史的患儿的母亲叙述在发现孩子生病的当天就去看病,而在卫生机构访谈的母亲中,只有广西、湖南的汉族母亲和广西的壮族母亲是这样做的。提示给母亲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她们对肺炎症状的识别能力很重要。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中国贫困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养育者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具体的喂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专题小组讨论法,以云南会泽县、贵州盘县、陕西洛南县为研究地点,对3岁以下儿童母亲/孕妇、祖母、卫生工作者进行访谈.结果 336人参加了专题讨论,其中当地养育者对母乳喂养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早开奶与纯母乳喂养状况不理想.有95.0%的卫生工作者选择产后1小时开奶,母亲和祖母全部选择产后3天开奶;小儿口渴时仅有4.0%的母亲、0.9%的祖母、11.5%的卫生工作者选择喂母乳;辅食添加时间和方式不正确,与当地习俗及科学喂养知识掌握不充分有关.结论 养育者的喂养行为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增加养育者的科学喂养知识,纠正不适当的喂养行为,改善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的喂养状况.  相似文献   
49.
纯母乳喂养的最佳持续时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母乳是婴儿的天然最佳食物。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不仅可以满足婴儿6个月内的营养需求,还有认知发育、抗感染和免疫等方面的益处。目前研究发现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延长还与成人期代谢性疾病呈正相关。本综述回顾了2001~2007年关于母乳喂养最佳持续时间的研究,结果均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对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的推荐。  相似文献   
50.
�й���ͯǦ�ж���Ӱ������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3亿(~14岁)少年儿童,其中对铅毒性作用敏感的人群(~6岁儿童、孕产妇)约1·2亿。目前,铅中毒对我国儿童健康已产生不良影响。近几年来,我国发表的有关儿童铅中毒研究的文章中,一半以上的内容涉及到铅对我国儿童智能、心理行为、生长发育或其他器官发生的不良影响。我国儿童接触铅污染的机会日益增多。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使用含铅汽油,随着汽车交通业迅速膨胀,铅尘排放已成为持久的污染源。近年来工厂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大量兴起,通过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使铅污染由城市逐步向外扩展。通过室内装修、吸烟、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