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72.
目的 :评价所属医学计量技术机构的高风险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能力,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方法 :组织参加比对的实验室,采取环形比对方式,集中进行通用电气安全、高频电刀、呼吸机和多参数监护仪等4个项目共12个参数的检测,并采用Z比分数稳健统计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包括主持实验室在内,共30家医学计量技术机构参加比对并按时提交了结果。通用电气安全、高频电刀、呼吸机和多参数监护仪检测结果均为满意值的实验室比例分别为66.7%(20/30)、71.4%(20/28)、64.3%(18/28)和76.7%(23/30),无离群值、但含可疑值的实验室比例分别为13.3%(4/30)、21.4%(6/28)、14.3%(4/28)和6.7%(2/30),有离群值的实验室比例分别为20.0%(6/30)、7.1%(2/28)、21.4%(6/28)、16.6%(5/30)。结论 :所属医学计量技术机构的高风险医疗设备检测能力总体较好,但部分机构的技术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3.
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诱导细胞凋亡等生物活性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本文对近年来白藜芦醇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白血病细胞、肝癌细胞和胃癌细胞等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重点探讨了白藜芦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总结了白藜芦醇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调节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和线粒体诱导细胞凋亡途径的研究现状,以及白藜芦醇作为肿瘤药物在临床研究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多中心合作开展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的可能性和提高ALL治愈率的新策略。方法协作组由广州市7家大型医院组成,各单位指定负责人1人,并设立专职资料管理员1人。协作组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为顾问单位。各单位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新诊断标准危险型(SR)和中度危险型(IR)ALL患儿均采用GZ-2002 ALL化疗方案,所有病例按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根据发病时的年龄、外周血白细胞、第8天的泼尼松反应、t(9:22)或t(4;11)、BCR/ABL和MLL/AF4融合基因,以及化疗第33天是否完全缓解确定临床类型。GZ-2002方案以BFM2002方案为基础,总疗程共104周,由诱导期、巩固期、再诱导期和维持期组成。结果 2002年10月~2009年6月,协作组共收治ALL患儿617例,随访至2009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44.5个月(范围:4~84个月)。按协作组诊断标准,把儿童ALL分为SR、IR和高危型(HR)。入组采用GZ-2002 ALL化疗方案的SR和IR患儿共446例,男227例,女169例;年龄1~14岁(中位年龄6岁)。诱导期的总完全缓解率为99.8%(445/446)。SR组3年和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90.5±5.0)%和(82.0±4.0)%。IR组3年和5年EFS分别为(88.0±6.0)%和(78.0±5.0)%,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至随访终止日,共随访到回复病例413例,占总例数的92.6%。可随访例数中无事件生存者339例(82.1%),其中停药无病生存者267例(78.8%),进入维持阶段72例(21.2%)。有"事件"者78例(18.9%),其中复发47例(11.4%),非复发死亡20例(4.8%)。远期毒副作用8例(1.9%),第2肿瘤3例(0.7%);复发者已死亡24例(含6例复发后放弃),带病存活23例。死亡的中位时间为治疗后7.9个月(1.5~23个月)。失访33例,其中停药后失访5例,维持期间因出国、搬家、原联络地址变更和回原籍(广东省以外)等共28例。结论 GZ-2002 ALL化疗方案的疗效满意,广州地区多中心协作的模式是成功的,这种协作模式对推动我国开展更大规模的协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5.
调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明 《新中医》1996,28(4):46-46
调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2例张玉明主题词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调肝解毒汤/治疗应用,清热解毒药/治疗应用,补益药〔剂〕/治疗应用,慢性病自1992年2月以来用自拟调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2例患者均...  相似文献   
76.
几种食管新生物X线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5例食管肿瘤的错诊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32岁。两年前发现颈部右侧有一核桃大肿物,不痛。体检:颈前右侧核桃大肿物。X线所见:①平片显示颈前软组织内,相当于C5至C7前方有7cm×4cm×4cm团块状软组织影,边缘光滑,其内见线状、环状钙化,压迫气管向前移位,以至气管狭窄。②食道钡餐造影显示钡剂通过颈段食管缓慢,食道入口正中可见7cm×4cm×4cm大小的肿物,钡剂通过分流,似套在颈部的一个项链,我们称作食道上端的“项链征”(图1)。造影诊断:食管上段巨大肿物,考虑平滑肌…  相似文献   
77.
内耳眩晕症,属中医眩晕范畴。本人用仲景小柴胡合泽泻汤加味治疗本病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兹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52岁。治疗期间均未用西药及其他疗法。二、治疗方药小柴胡合泽泻汤加味:柴胡、黄芩、半  相似文献   
78.
呼出气中1,2-二氯乙烷含量测定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二氯乙烷(以下简称DCE)为无色油状液体,具有芳香气味,工业上用作溶剂,熔点-36℃,易挥发。近年来屡见其中毒病例报告,患者呼出气有芳香气味。动物实验表明,吸入DCE蒸气后,可从呼出气中测出原形物质。最近我们对接触工人进行了呼出气中DCE含量测定,探讨该测定的意义。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公立医院承担社会责任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性原则抽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共计20所公立医院,通过医院的官网查询并下载2019年1月-12月期间登载的所有报道,筛选和剔除后1 992条有效数据纳入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报道归类,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结果:公立医院所承担的8类社会责任行为中,教育科研技术合作频率最高,价格优惠占比最小。三级与二级公立医院承担的社会责任行为存在较大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公立医院承担的社会责任行为亦存在差异。结论: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是一项最基本义务,公立医院应将其纳入医院的战略发展规划中,并根据自身情况,不断扩展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其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氯化钴(CoCl2)诱导的化学性低氧对经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 基因转染后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第3代BMSCs以及转染有HIF-1α全长基因的第 3 代BMSCs,根据低氧诱导方式不同分为4组。BMSCs组、BMSCs-HIF-1α组:BMSCs或经HIF-1α基因转染后的BMSCs在H-35低氧工作站诱导的物理性低氧环境下培养;BMSCs-CoCl2组、BMSCs-HIF-1α-CoCl2组:BMSCs或经HIF-1α基因转染后的BMSCs在CoCl2诱导的化学性低氧环境下培养。低氧培养8天后,Western blot 测定各组内HIF-1α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内G1/G2/S期细胞比例,统计增殖指数(PI)和凋亡率。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比较细胞数目。结果:与BMSCs-HIF-1α组和BMSCs-CoCl2组比较,BMSCs-HIF-1α-CoCl2组内HIF-1α蛋白表达上调(P<0.05),细胞周期内处于G2期和S期的细胞数目增多(P<0.05),PI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BMSCs-HIF-1α-CoCl2组细胞在培养的3~8天内,细胞数目均多于其他三组细胞(P<0.05)。结论:CoCl2诱导的化学性低氧上调了经基因转染后BMSCs内HIF-1α的蛋白表达,提高了细胞增殖能力,降低了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