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65篇
预防医学   78篇
药学   98篇
中国医学   212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21.
目的:观察腹水超滤回输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水的疗效。方法统计2005年以来,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合并腹水治疗的患者共27例,分成试验组(腹水超滤回输组15例)和对照组(留置腹腔引流管组12例),试验组借助血透设备将腹水超滤后回输体内。对照组采用留置腹腔引流管定期放腹水。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干体重、腹围、血肌酐、尿素氮、B型钠尿肽水平。结果腹水超滤后回输法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干体重等方面优于留置腹腔引流管法( P <0?.05),无明显感染、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结论腹水超滤回输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腹水的治疗有明显疗效,且安全、经济、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2.
重症胸外伤极易合并出现多器官的衰竭,尤其是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的发生率较高,病死率高[1]。人工机械通气是重要的支持治疗方法。对于机械通气治疗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征的多有报道,而对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吗啡治疗胸外伤后呼吸衰竭的报道笔者所见较少,本研究在综合基础治疗上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吗啡治疗胸外伤后呼吸衰竭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疼痛和呼吸困难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症状,发生率可达50%~80%[1],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在我国使用吗啡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疼痛已被广泛接受,但使用吗啡治疗呼吸困难仍有一些顾忌。国外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已经证实,以吗啡为首的阿片类药物能够明显减轻病人呼吸困难,并且不影响病人的生存期[1]。本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肿瘤科死亡的终末期恶性肿瘤病人,临终前使用吗啡注射液治疗疼痛和呼吸困难的病人44例,分析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汇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1例88岁老年女性患者,因胆管结石伴胆管炎,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g溶于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12h 1次抗感染治疗。静脉滴注约30min时,突发全身皮肤瘙痒、皮疹、胸闷、晕厥、乏力、大汗等不适,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停止抗菌药物输注,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及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静推,多巴胺注射液200mg+0.9%氯化钠注射液50mL微量泵泵入,每小时4mL,1h后症状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价术前减黄对中度梗阻性黄疸(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71 ~ 342 mmol/L)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收治的27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度梗阻性黄疸105例患者,分为减黄组和未减黄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入组患者105例,包括术前减黄组58例,未减黄组47例;减黄组术前总胆红素水平为(264±76) mmol/L,减黄后总胆红素下降为(183±44) mmol/L,减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减黄组与未减黄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黄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减黄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两组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减黄组并发症共发生16例(27.59%),与未减黄组14例(29.79%)相比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1).分层分析显示,减黄组和未减黄组在单一并发症(伤口感染、出血、胰瘘、胆瘘、胃排空障碍、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心血管并发症等)的发生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减黄对于中度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价值有限,患者术前可不行减黄治疗,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究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并分析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上报的80例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类型、给药途径、药品剂量、不良反应分类以及临床中的不良反应表现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探究导致临床应用中药制剂时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试图探究出相应对策.结果:从不良反应易发人群来看,老年人与儿童较中青年患者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女性产生不良反应可能性大于男性(P<0.05),从用药方式来看,多为静脉滴注方式,从临床表现来看,多为皮肤与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中医制剂时,要对不同体质的病例制定不同的中药制剂治疗方案,合理判断药品剂量,选择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从而减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更加安全地施用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尿蛋白转阴时间及水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g A、Ig G水平和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EG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辅助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激素不良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患儿的VEGF水平。  相似文献   
29.
张建伟 《安徽医药》2014,(7):1345-134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近期以及远期疗效。方法 74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达英-35口服,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性激素、糖代谢相关指标、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无明显变化,黄体生成激素(LH)和睾酮(T)水平显著降低,LH/FSH比值也显著降低,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显著增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糖代谢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补充乳清蛋白对超重和肥胖成人体重、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检索2013年9月前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计算加权均数差(WMD)及95%可信区间(95%CI)作为合并效应值,并作分层分析和灵敏度分析。结果12篇纳入的文献中,观察补充乳清蛋白后体重、瘦体组织、脂肪质量的文献分别为9、10、10篇。与对照组相比,补充乳清蛋白后体重、瘦体组织和脂肪质量的合并效应值分别为-1.30 kg(95%CI:-3.53~0.93),1.35 kg(95%CI:0.20~2.51)和-1.24 kg(95%CI:-2.02~-0.47)。分层分析发现研究对象为男性、干预剂量≥52 g,同时伴有运动训练、保持能量摄取不变的情况下效果更加明显。结论超重和肥胖者补充乳清蛋白显著增加瘦体组织和减少脂肪质量,在使用乳清蛋白改善体成分时,要考虑充足的剂量并建议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