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准确、快速地鉴定布鲁氏菌菌种及生物分型的PCR-HRM(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方法。方法 根据目的基因序列,参考文献合成6对基因扩增引物(1对布鲁氏菌属特异引物,5对种间特异引物),应用PCR-HRM方法鉴定布鲁氏菌属6个种19个生物型的标准菌株,并初步应用到临床分离的35株布鲁氏菌中。结果 采用布鲁氏菌属特异引物(Bspp),6个种19个生物型的标准菌株均扩增出同样形状的溶解曲线,与其它对照菌株的曲线不同;采用5对种特异引物,6个种的标准菌株均有特征性PCR-HRM曲线;临床分离的35株布鲁氏菌的PCR-HRM曲线与羊种布鲁氏菌标准菌株的一致。结论 该研究采用的PCR-HRM分析方法,获得了布鲁氏菌属及6个种标准菌株的不同曲线图,可准确鉴定临床分离的羊种布鲁氏菌,可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疑似布鲁氏菌感染的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索Brucellacapt方法对于我国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来门诊就诊的120例就诊者,使用RBPT和SAT方法结合临床表现等诊断布鲁氏菌病病人75例,非布鲁氏菌病病人45例。对全部120份就诊者血清进行Brucellacapt和iELISA检测并比较分析其在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Brucellacapt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Kappa值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2.7%、88.9%、85.0%、0.69、0.86,而iELISA方法的结果分别为90.7%、64.4%、80.8%、0.57、0.78。结论 Brucellacapt检测方法的特异度、符合率、Kappa值和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iELISA检测方法,而iELIS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3.
布病是由布鲁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侵犯人类、家畜及其它多种动物,部分人或动物感染后并无明显临床表现,不能为临床布病确诊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准确、快速的检测诊断是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关键环节。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用于布病检测诊断的方法平板凝集试验(PAT)、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偏振试验(FPA) 、免疫胶体金技术(GICA)等特异性血清学检测技术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104.
2009年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2009年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特征,为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全国人间布病病例及布病国家级监测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年全国共报告人间布病35 816例,报告发病率为2.70/10万;内蒙古、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北、宁夏6个省(自治区)报告发病数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1.77%;监测点羊平均阳性率为1.49%,牛平均阳性率为1.36%;全国共分离到羊种3型布鲁氏菌68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94.7%。结论中国人间布病疫情仍主要分布于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北方地区,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发特征。布鲁氏菌流行优势菌株是羊种3型,部分地区畜间布病感染菌株来源复杂。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牧区应进一步加强人间及动物间布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目的调查北京市昌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情况。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抗体(IFA)试剂盒检测体检人群血清汉赛巴尔通体抗体情况。结果以IFA为参考标准,间接ELISA方法的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91.6%;阳性预测值为82.2%(60/73),阴性预测值为84.9%。ELISA共检测了357份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为34.5%,IFA共检测了239份体检血清,其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为35.6%。结论间接ELISA方法对于检测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昌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存在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8.
布鲁氏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同一体系中对布鲁氏菌6个种进行鉴定。方法 根据布鲁氏菌6个种的差异基因设计5对引物,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布鲁氏菌进行鉴定。先用标准菌株建立方法,优化实验条件,然后扩增地方株进行验证。结果 除绵羊附睾种外多重引物PCR方法能将其余5个布鲁氏菌种全部鉴定出来。结论 这种方法快速准确,且对实验操作人员安全,是布鲁氏菌鉴定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系统分析1950 — 2018年山西省布鲁氏菌病病原学特征,为深入分析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对全省69年间检出布鲁氏菌资料按照1950 — 1981、1982 — 1991和1992 — 2018年3个阶段特别对分离到布鲁氏菌按照时间、地区、宿主材料分离情况及优势菌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0 — 2018年山西省从5种宿主的不同材料中分离到牛、羊、猪种3种共417株布鲁氏菌,其中羊种布鲁氏菌331株、牛种1株、猪种1株、布鲁氏菌非典型菌株1株、未定种83株。结论山西省是羊种为主的羊、牛、猪种布鲁氏菌混合疫区,1950 — 1981、1982 — 1991年以羊1型、羊2型为优势菌种演变为当前以羊种3型为优势菌种,羊种布鲁氏菌可能有宿主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建立常用布鲁氏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的标准化方法及应用研究。 方法 选取16个位点,通过核酸提取、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等技术,结合BioNumerics(Version 5.0)软件,对16株布鲁氏菌标准菌株和不同地区分离的32株菌株进行分型。 结果 利用所建立的MLVA方法可以区分16株布鲁氏菌标准菌株,并可以将32株地方株区分为牛种和羊种两大类。 结论 初步建立了MLVA标准化方法,可以在种的水平鉴定布鲁氏菌,还可以追溯传染源,确定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