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对学龄前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其父母用药知识认知情况开展调查,旨在规范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避免细菌耐药及不良反应发生。方法 2019年8—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亭镇公办性质托幼机构儿童及民办性质托幼机构共5所,对抽中的托幼机构的所有入托儿童的父亲或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情况、填写人基本情况、儿童自出生以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知识认知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抗菌药物知识认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1 046份,儿童年龄3~6岁,平均(4.51±0.89)岁,男童541人,女童505人,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07∶1。670名儿童使用过最少1次抗菌药物,其中有50名儿童使用过2次及以上抗菌药物。儿童父母对儿童抗菌药物使用认知得分为(36.61±4.33)分,高中/中专(β’=0.123)、大专及以上(β’=0.457)、家庭月收入≥7 000元(β’=0.304)、日均照顾孩子时间≥12 h(β’=0.318)的托幼学龄前儿童父母对儿童抗菌药物知识认知得分较高。结论 安亭镇托幼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4.05%,儿童父母对抗菌药物使用知识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父母认知与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日均照顾孩子时间有关,需针对上述因素进行个性化干预,以强化其认知,规范学龄前儿童抗菌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22.
军队基层卫生士官是军队卫生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基层部队健康教育等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卫生士官提高组织管理部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介绍开展院校层次《军队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做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MMP-2和PTEN的表达及两者与肝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肝癌组织和17例正常肝组织中MMP-2和PTEN蛋白质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HCC中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弱于正常肝组织,而MMP-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且两者呈负相关;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HCC组织分化程度、侵袭性有关(P<0.05),而与性别、术前AFP水平无关(P>0.05);MMP-2阳性表达率与HCC组织侵袭性有关(P>0.05),而与HCC组织分化程度、性别、术前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 PTEN、MMP-2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HCC侵袭性强弱;PTEN缺失可引起MMP-2表达增加,在HCC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内毒素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和呼吸氧爆发的影响.方法 腹腔内注射内毒素(10 mg/kg)复制脓毒症模型.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内毒素刺激组;内毒素刺激 氯胺酮(5 mg·kg-1·h-1)治疗组;内毒素刺激 氯胺酮(25 mg·kg-1·h-1)治疗组;内毒素刺激 氯胺酮(50 mg·kg-1·h-1)治疗组.在1、4、6 h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11b和呼吸氧爆发.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内毒素刺激后中性粒细胞的CD11b的表达和呼吸氧爆发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内毒素刺激组相比,使用氯胺酮治疗组CD11b表达和呼吸氧爆发明显减少(P<0.01).结论 氯胺酮抑制内毒素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的CD11b表达和呼吸氧爆发.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比较相对浅的全麻与扩容对预防局部浸润肾上腺素所致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9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后,Ⅰ组靶控输注(TCI)丙泊酚2μg/ml 雷米芬太尼2 ng/ml维持麻醉,Ⅱ组(对照组)和Ⅲ组靶控输注异丙酚4 μg/ml 雷米芬太尼4 ng/ml维持麻醉;Ⅰ组和Ⅱ组20 min内输注羟乙基淀粉5 ml/kg扩容,Ⅲ组输注羟乙基淀粉10 ml/kg扩容.所有患者均接受鼻黏膜局部浸润注射含肾上腺素(5 μg/ml)的利多卡因(1%,4 m1).注射开始后5 min内每隔30秒记录一次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同时记录该时段MAP的最低值和最高值,计算MAP最大降低百分比和最大升高百分比.结果 各组均出现了明显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特别是在1.5 min时,MAP明显降低并伴随HR明显增快(P<0.05).MAP最大降低百分比:Ⅰ组(14%)<Ⅲ组(24%)<Ⅱ组(26%),Ⅰ组与Ⅱ组、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最大升高百分比:Ⅰ组(9%)>>Ⅱ组(6%)>Ⅲ组(2%),Ⅰ组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浅的全麻比扩容能更好地预防鼻内窥镜手术中局部浸润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所致的低血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索国产瑞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的较低的有效剂量。方法:选择68例首次接受择期心脏直视手术患者,ASA≤Ⅲ级,根据4个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0.1,0.2,0.3或0.4μg/(kg.min),随机分为四组(即R1,R2,R3或R4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指导和调控依托咪酯的恒速输注,分别复合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持续泵注的全凭静脉麻醉,研究心脏手术转流前各种伤害性刺激(气管插管、切皮、锯胸骨3个事件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分别记录各事件点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加速度指数(ACI)以及BIS值。MAP、HR或二者同时增加超过基础值的20%,视为有临床意义,表明这些患者对伤害性刺激有反应。结果:四组间及各事件点前后的CI、SI、SVRI、ACI和BIS值无统计学意义。R3和R4组的剂量能较好地预防MAP和HR的增加(P(0.05)。结论:瑞芬太尼0.3或0.4μg/(kg.min)复合依托咪酯恒速输注在体外循环转流前可以减轻应激刺激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并可等同于来自相关文献的更高剂量瑞芬太尼而不影响心脏泵的功能。  相似文献   
27.
我院1986年1月-2006年6月采用离体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择期行自体颅骨缺损原位修补术150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椎体肿瘤的临床经验,评估其治疗疗效。方法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下俯卧位经皮椎弓根椎体穿刺42例(63个椎体,骨质疏松症26例,椎体肿瘤12例,骨髓瘤4例),一般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骨水泥量为3~8ml。结果42例治疗都获得成功,33例患者术后3个月疼痛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2例有所缓解。42例疼痛评分和自理生活能力评分术后均显著下降(P〈0101)。术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迹象。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肿瘤、椎体血管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和子宫腺肌病(AMS)患者异位及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在血管生成调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16例异位内膜组织、10例腺肌瘤组织、20例在位内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并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VEGF在异位内膜组织(EMT,E)中阳性表达率为93.75%(15/16),强阳性表达8例;在腺肌瘤组织(AMS,A)中阳性表达率为80.00%(8/10),强阳性表达4例;于在位内膜组织(eutopic,e)中阳性表达率为55.00%(11/20),强阳性表达3例;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control,C)中阳性表达率为20.00%(4/20),无强阳性表达.E A与e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E A与C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e与C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 A与e强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 A与C强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EMT、AMS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高表达VEGF可能与EMT和AMS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急性门静脉系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诊断和治疗急性门静脉系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78年 8月至 1999年 8月收治的 19例急性门静脉系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1995年 8月前诊治的 12例中有 5例死亡 ,1995年后行不同长度肠切除术 外周抗凝治疗及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持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 ,7例病人均存活。结论 :急性门静脉系静脉血栓形成应尽早诊治 ,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持续给予溶栓治疗是一具有诊断与治疗双重作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