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肾功能衰竭时,可伴有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为主要表现,严重时不仅妨碍病人饮食、呼吸、睡眠,甚至影响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本文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功能衰竭伴呃逆的经验。临床资料患者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少尿期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7例,其中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兰州市4家医院协作,包括甘肃省肿瘤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对初次住院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淋巴瘤患者病理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月2日至2011年6月30日,在兰州市4家医院初次住院治疗的淋巴瘤患者,均进行了病理和免疫组化的确诊,包括淋巴结、淋巴组织器官或骨髓等,对其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330例患者,男189例,女141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分布,41~70岁是个发病高峰。根据2008年WHO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分类,33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中,霍奇金淋巴瘤54例,占16.4%;非霍奇金淋巴瘤276例,占83.6%,其中B细胞肿瘤201例,占72.8%;T细胞肿瘤75例,占27.2%。201例B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20例,占59.7%;其次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25例,占12.4%;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20例,占10.0%;滤泡淋巴瘤11例,占5.4%;其他类型均≤4%。75例T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是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26例,占34.7%;其次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16例,占21.3%;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6例,占21.3%;其他类型均≤5%。霍奇金淋巴瘤54例中,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淋巴瘤2例,占3.7%;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13例,占24.0%;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15例,占27.8%;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23例,占42.6%;淋巴细胞消减型1例,占1.9%。结论:兰州地区的恶性淋巴瘤在其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方面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3.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VEGF与CD106在26例紫外线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20例正常人作对照,探讨它们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NB-UVB治疗前患者皮损中VEGF与CD106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治疗后组,(均P<0.01).治疗前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两者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患者皮损VEGF和CD10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5).VEGF和CD106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过表达,在促进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血管生成中发挥作用并互相影响.紫外线照射治疗银屑病有效,可能是通过降低角质形成细胞促血管生成新生因子的表达而间接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菝葜颗粒中落新妇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C18(150×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3%冰醋酸(32∶68),流速为1.0m L/min;检测波长为291nm。结果:落新妇苷的线性范围为0.12~1.2μg,平均回收率为98.19%,RSD为0.82%。结论:所建立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菝葜颗粒中落新妇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中药脑复聪(NFC)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激活后的小鼠神经小胶质细胞BV-2的形态、BV-2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以及BV-2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分泌量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小鼠神经小胶质细胞BV-2分成:正常对照组、LPS组、NFC血清组(高、中、低剂量)培养24h,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蛋白印迹方法检测BV-2中COX-2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BV-2上清液中PGE2蛋白的浓度.结果 (1)NFC各组对LPS所致的BV-2细胞形态变化均有一定的恢复作用.(2)LPS组BV-2中COX-2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与LPS组相比,NFC含药血清各剂量组COX-2蛋白含量均下降.(3)BV-2上清液中PGE2蛋白的浓度LPS组较正常对照组含量升高;与LPS组相比,NFC各剂量组PGE2含量均下降.结论 NFC含药血清可以显著下调LPS激活后BV-2中COX-2蛋白的表达量并显著减少BV-2上清液中PGE2的分泌量,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106.
刘玉琴  盛晴  王冬梅  陆黎娜 《传染病信息》2019,32(6):533-535.,538
目的 探讨合并HBV感染孕妇口服替诺福韦对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合并HBV感染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口服替诺福韦至分娩,对照组给予口服替比夫定至分娩。2组新生儿出生后均给予标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100 IU+乙型肝炎疫苗),对比2组孕妇血清HBV DNA、ALT及CRE水平,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分娩前,观察组HBV DNA及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7±0.37)×106 IU/ml vs.(4.27±0.51)×106 IU/ml、(27.03±3.41)U/L vs.(45.21±5.18)U/L],同时CR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66.38±31.34)mg/L vs.(183.93±22.45)mg/L](P均<0.05);观察组母婴阻断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 vs. 87.5%)(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421.42±49.28)ml vs.(493.17±51.04)ml],同时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口服替诺福韦对合并HBV感染的孕妇可有效降低血清HBV DNA、ALT水平,提高CRE水平,母婴阻断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 探讨宫颈注射安列克能否提高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效率.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间140例单发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安列克组和对照组.安列克组HIFU术前宫颈注射安列克250μ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达到治疗标准后,比较两组患者HIFU治疗的辐照时间、治疗时间、团状强回声的出现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安列克组的肌瘤平均体积(71.46±72.43)cm3,在显著大于对照组(35.84±39.27)cm3的情况下,两组的平均辐照时间分别为(715.4±478.1)s和(745.0±544.8)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安列克组的患者在HIFU治疗中的团状强回声的出现率(70.37%)显著高于对照组(54.10%),得出安列克组消融单位体积肌瘤所用的平均时间(19.15±23.31)s/cm3,显著低于对照组(40.22±38.27)s/cm3,提高了治疗效率;而除了仅有暂时性的安列克药物不良反应外,两组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结论 安列克增加了子宫肌瘤HIFU术中团状强回声的出现率,能安全有效地提高HIFU治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9.
血清铜蓝蛋白的测定在职业病、白血病早期诊断上的应用日益引起注目,由于目前血清铜蓝蛋白测定方法较多,本文采用了血清铜蓝蛋白催化活性测定方法,就影响测定的某些因素进行了实验。 1 方法与内容 1.1 原理 铜蓝蛋白在有氧条件下,可氧化底物对苯二胺盐酸盐(PPD·2HCL)使之转化成紫色产物-班氏基因(Baudrouski)或  相似文献   
110.
探讨一种小鼠肿瘤相关膜蛋白在DCS细胞表达的意义。方法用该蛋白抗处理DCS细胞,观察其对细胞生长速度,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粘附性,细胞运动能力,水解酶活性,侵袭性,体内转移率等生物学行为方面的影响。结论该细胞膜蛋白可能调控小鼠肿瘤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