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34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10篇
  4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分析非卒中型烟雾病(MMD)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方法对12例颅脑 CT 平扫未发现病变,经 DSA 证实的 MMD 患者(病例组)和1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行多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CTPI),计算出2组样本相对应脑解剖部位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所得数值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病例组不同部位脑组织各血流灌注参数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0);对照组不同部位脑组织各血流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额叶、颞叶、顶叶及基底节区脑血容量(rCBV)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病例组额叶脑血流量(rCBF)低于对照组(P <0.05);病例组额叶、颞叶、顶叶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额叶对比剂峰值时间(TTP)较对照组延长(P <0.05)。结论CTPI 可以定量地反映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评价尚未出现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的 MMD 患者脑循环障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非病毒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观察其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的影响,探索移植转基因修饰的hMSCs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可行性。方法:构建高效非病毒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获得高表达2种神经营养因子的hMSCs。建立大鼠MCAO模型,建模后24 h经股静脉进行转基因hMSCs移植,并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和hMSCs为对照。用脑梗死体积计算、体重变化、行为学评测等指标对大鼠脑损伤程度进行评估,通过大鼠脑组织观察和病理切片对脑组织损伤以及细胞的迁移分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股静脉转基因hMSCs移植能够提高大鼠MCAO后的感觉运动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与PBS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与hMSCs治疗组相比,治疗效果较好且稳定。移植的细胞在脑损伤区域有少数存活但未见分化现象。结论:经静脉移植脂质体介导、GDNF和BDNF基因修饰的hMSCs,可促进缺血脑组织的损伤修复,效果较好,为非病毒载体在干细胞相关转基因治疗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表明,MSCs的作用不依赖干细胞的分化和神经元的替换,而可能与其分泌细胞因子对抗脑损伤并促进神经修复有关,在MSCs中转入特定的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加强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以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份收治的46例糖尿病酮症酸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实施临床急救以及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结果 46例患儿经过治疗,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儿家属满意度为100%。无并发症患儿。结论糖尿病酮症酸患儿在临床上需要实施临床急救,同时辅助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儿血糖水平,减少患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措施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6月于该院儿科住院并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儿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总结近年来我院儿科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措施及护理策略。结果所有患儿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为(25.87±3.47)mmol/L,经过综合抢救措施及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所有患儿病情趋于平稳,血糖水平下降,降至(9.16±2.24)mmol/L,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经过综合抢救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病情明显好转,血糖水平下降,有效地降低了患儿的死亡率,促进了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35.
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儿童糖尿病多发病急,进展快,容易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危重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此外,饮食控制、心理辅导、出院指导等均对患儿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就糖尿病患儿在住院期间的相关护理工作体会进行简要报道,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缓糖尿病进展,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6.
37.
38.
陈敏  刘海霞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1):1200-1202
牙颌畸形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口腔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成人也开始寻求正畸治疗。在传统的错畸形的矫治方法中,牙齿移动的速度一般为1mm/月,治疗时间一般为2年左右。如何提高正畸牙齿移动的速度、缩短疗程,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9.
石波  杨蓉  田维珍  刘海霞  孔德祥  刘长金 《山东医药》2012,52(20):32-35,103
目的 探讨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DA能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恢复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SD大鼠100只,将6-羟基多巴胺注入中脑右侧黑质制备单侧黑质损毁的PD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0Hz组和120 Hz电针组、120 Hz+锌组和锌组,另设有假手术组,共6组.治疗或观察6个星期,观察治疗前后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形态、数量以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锌组、120 Hz组以及120 Hz+锌组大鼠行为学明显改善(P<0.05或0.01),大鼠损毁侧TH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加,DA能神经元凋亡数显著减少(P<0.05或0.01).与120 Hz组比较,120 Hz+锌组大鼠损毁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的增加及凋亡细胞百分比的减少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治疗PD模型大鼠在使DA能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恢复方面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