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6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社会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社会实践的教学已历时十余年 ,目前实习规模较以前扩大。对本校 1995、1996两学年 32 8名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社会实践的综合评价表明 :学生实习后能够加强预防医学基本观念 ,提高基本知识考试成绩 ,全面提高科研的基本技能及医德修养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较不同带教单位的教学效果发现 :临床医学院的教学效果与公共卫生学院无差别。  相似文献   
82.
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对自我效能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评价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 6个月之后在改变患者自我效能方面的效果。方法 按照社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 ,将 954名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关节炎、中风、哮喘、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等疾病自愿参加该项目的慢性病人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协方差的秩检验 ,比较了有基线和 6个月之后两次问卷调查数据的 4 30名干预组患者和 34 9名对照组患者在项目实施 6个月之后在自我效能评分方面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 6个月的增加值 ,分别比对照组高出 0 6 9分和 0 6 3分 (P值均 <0 0 1)。结论 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可提高参加者对疾病管理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83.
高血压自我管理项目对自我效能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评价上海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6个月后在改变患者自我效能方面的效果。方法按照社区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219名患有高血压并自愿参加该项目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项目实施6个月后自我效能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6个月后的增加值,分别比对照组高出0.26分和0.69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海高血压自我管理项目可提高参加者对疾病管理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84.
上海市主要慢性病患病调查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目的 了解上海市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6个街道(镇)18个里委(村)15岁及以上的居民7563人。采用人户问卷调查及自报方式确认慢性病。结果 慢性病总的标化患病率为30.52%。其中高血压为11.88%,心脏病为7.29%,慢性肺部疾病为5.39%,糖尿病为1.78%,恶性肿瘤为0.57%,脑卒中为0.3l%,其他类型的慢性病为17.74%。慢性病自报患病率存在城乡差异;医疗保障程度越高的人群,慢性病自报患病率越高。年龄、肥胖是慢性病可能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针对人群在地区、性别、年龄等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慢性病干预措施。城市慢性病预防的重点是心脑血管疾病,农村慢性病防治则应将重点放在高血压防治。  相似文献   
85.
上海市徐汇区一级医院医务人员吸烟及控烟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徐汇区一级医院医务人员的吸烟情况和控烟情况。方法 对上海市某区 8所一级医院的 784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男性 1 76名 ,女性 60 8名 ,年龄在 2 0~ 70岁。结果 吸烟率为 1 2 6% ,男性吸烟率为 5 1 7% ,女性吸烟率为 1 3 %。在吸烟原因中 ,排在首位的是社交需要 (有 5 8 6%的吸烟者选择 ) ,其次是缓解高度紧张 (3 7 4% )。绝大多数医务人员 (98 6% )支持无烟医院的创建。 76 4%的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帮助吸烟者戒烟的培训。仅有 1 2 4%的医务人员认为戒烟知识足以帮助患者戒烟。如果医院举办戒烟培训班 ,72 2 %的医务人员愿意参加。结论 徐汇区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低于 1 996年调查中的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 ,但仍高于发达国家同类人员水平。  相似文献   
86.
加拿大健康促进研究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7.
傅东波 《中国健康教育》1999,15(12):52-53,56
在加拿大籍华人创立的私人基金会-Hsu Fomdation的资助下,我有幸于1999年2月至5月间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健康促进研究所学习、工作了3个半月。期间主要跟随Dr.Patrick McGowan学习如何实施和评估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参加了他的部分研究工作及学术会议,了解了该研究所的主要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8.
关节炎疾病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方  傅东波  傅华 《上海预防医学》2001,13(10):486-488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期望寿命大幅提高 ,但同时也出现了慢性疾病和失能的增加。其结果是一方面“活得更长”和另一方面强调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之间的矛盾成为日益重要的卫生问题。疾病谱发生变化 ,出现所谓的“替代性发病和死亡” :疾病谱由急性、致死性疾病为主转变为非致死性、迟发性、退行性疾病为主。随着期望寿命增加 ,人口不断老龄化 ,由慢性疾病和失能所致的疾病负担也将持续增加[1] 。关节炎是一类慢性多发性疾病的总称 ,包括 130多种疾病和症状 ,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类风…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评价社区群组看病管理模式实施1年后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按照以社区为基础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223名自愿参加该研究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糖尿病群组看病管理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糖尿病三级管理模式.然后比较110名干预组和113名对照组患者在项目实施1年之后健康状况及血糖控制方面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基线水平相近(6.30±1.42 vs 6.37±1.41),随访1年后,干预组的HbAlc水平大致保持(6.85±1.34)%,而对照组则有明显上升(7.37±1.49)%,并且干预组相比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糖尿病知识、健康问题的辨别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干预组1年内在慢病自我管理多个方面的变化值(糖尿病自我管理信心、指标监测、应付症状等)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社区糖尿病群组看病管理模式较传统的糖尿病三级管理在改善健康状况、降低血糖、提高血糖控制率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0.
黄俊  孙彦文  刘奕男  赵琬  傅东波 《上海预防医学》2007,19(6):315-315,F0004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上海农村地区糖尿病死亡率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市区。农村社区因群众的文化程度低、参与意识不足、居住分散、社区志愿者缺乏等原因,在管理模式上应区别于城区居民的管理模式。根据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及服务对象特点,2005-2006年我区在以农业人口为主的马桥社区尝试采用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群组看病(group medical visits)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