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2 毫秒
31.
目的探讨 TTV与病原不明肝炎的关系及 TTV能否在肝组织中复制。方法用巢式 PCR法对31例某职校流行的病原不明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3.2kbTTV DNA扩增, 30例同地区志愿献血员为对照组,结合肝炎患者的病理改变进行分析;同时用核酸酶保护法对其中7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做TTV正链的检测。结果在病原不明肝炎患者中,TTV的检出率为96.9%,在志愿献血员中检出率为60%,两组间TTV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在TTV DNA阳性的30例肝炎患者中,尽管大多数肝脏损害轻微,但仍有6.6%有慢性肝炎改变。在7例病原不明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用核酸酶保护法均检出TTV DNA的正链。结论 TTV感染可能与该病原不明肝炎的流行有关,TTV可以在人肝组织中复制,TTV可能导致的肝脏损害轻微,但仍有少数有慢性肝炎发生。  相似文献   
32.
乙型肝炎病毒前C/C区及其调控基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HBVpreC/C基因及其调控序列的变异和特点。方法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扩增的HBVDNA各3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结果42例病人,HBVC基因调控序列发生T1762A1764双突变者20例,其中HBeAg阳性者7例,HBeAg阴性者13例(P<005);22例发生T1673G1799双突变。前C变异中,18例发生A1896变异,其中HBeAg阳性者6例,HBeAg阴性者12例(P<0.05)。C区变异中,AA5、AA38、AA60、AA87、AA97、AA130、AA135都是变异的热点。前C/C区还存在有插入、缺失等不同变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HBVC基因及其调控序列变异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与体内的免疫清除与病毒逃避免疫攻击相关,从而容易导致疾病的慢性化。  相似文献   
33.
梁蔚芳  何海棠  刘志华  骆抗先 《医学争鸣》2007,28(15):1405-1407
目的:通过对慢性HBV患者中HBV preC/C基因及其调控序列的变异热点的分析,研究各区段变异热点与疾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2例慢性HBV患者中扩增的HBV DNA各3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结果:42例不同病变程度的慢性HBV中,T1762/A1764双突变在轻度慢性肝炎中发生变异5例(38.5%),中度慢性肝炎发生变异4例(30.8%),重度慢性肝炎发生变异11例(68.7%),T1762/A1764双变异在三组患者中的分布无差异(P>0.05).前C A1896变异在轻度慢性肝炎中发生率为30.8%,在中度慢性肝炎中发生率为46.2%,在重度慢性肝炎中的发生率为50.0%,A1896变异在三组患者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C区的变异热点中,轻度慢性肝炎患者中发生氨基酸替代合计23个,中度慢性肝炎患者中发生氨基酸替代合计33个,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中发生氨基酸替代合计40个.在三组患者中C区氨基酸替代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替代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慢性HBV患者的HBV C基因及其调控序列变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与体内的免疫清除和病毒逃避免疫攻击相关,从而容易导致疾病的慢性化.  相似文献   
34.
建立用于研究工作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按GenBank的Fas和FasL序列设计引物,以相应质粒作阳性材料,建立各自的RT-PCR。结果27例慢性乙型肝炎血清检出sFasL-mRNA13例,sFas-mRNA21例,结论目前尚无检测血清抗原的试剂,相关研究工作可应用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Fas-FasL系统在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38例急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Fas和FasL表达的检出率分别为55.3%和66.5%;Fas和FasL的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血清A、A/G和PTA无关,而与血清ALT和TBIL水平有关.较重型(伴桥样坏死)的急性乙型肝炎其Fas和FasL表达比轻型急性乙型肝炎要强.结论:由CTL-Fas-FasL系统介导的肝细胞凋亡在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中起了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为探讨CTL-Fas-FasL系统在急慢性惭型肝病中的作用,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10急慢性乙型肝病组织中的Fas抗原和FasL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Fas和FasL的表达率急性乙肝分别为55.3%和60.5%,慢性乙肝87.0%和84.8%、肝硬化80.0%和70.0%、慢重乙肝100%和100%;慢性乙肝其肝组织Fas和FasL的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血清ALT水平无关。而与血清A、A/  相似文献   
37.
单一TTV急性感染患者肝组织学特点及Fas/FasL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单一TTV急性感染患者肝组织病理损害特点及与Fas/FasL表达的关系。对某职业学校TTV感染流行期间18例住院确诊患者肝活检组织,采用HE、浸银Gomori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观察。18例肝穿刺标本中出现汇管区炎14例(77.8%),胆小管损害6例(33.4%),肝小叶内灶状坏死7例(38.9%),小泡性脂肪变(微脂滴)3例(16.7%),汇管区纤维化2例(11.1%)。免疫组化检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可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乙肝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进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采用斑点杂交法。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可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在慢性乙肝患者明显升高,而在重型肝炎则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急性肝炎则无。可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在丙氨酸转氨酶(ALT)下降期明显高于上升期,但与肝内炎症分级并无明显相关性。乙肝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比例与血清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1)可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乙肝的慢性化;(2)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与血清HBV D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9.
汉藏傣瑶维蒙黎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可代表我国主要语系的七个民族的人进行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经人口数据标准化后,HBsAg检率汉15.3%;而藏26.2%,瑶24.0%,显著较高;黎7.0%、维5.3%,显著较低。HBsAg检出率汉15.3%;显著较低。HBsAg检出的人群年龄高峰、科学交早降落;在其育龄妇女未检出HBeAg,或可部分解释其人群较低感染的原因。抗HBs/HBsAg比率一般在1.61-2.06;而藏仅0.8  相似文献   
40.
对HBsAg(一)、IgM抗HAV(一)临床诊断为急性非甲非乙肝炎63例,进行了病原学鉴定。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HCV RNA,并检测了IgM抗HBc和抗HCV血清抗体。诊断为急性丙型肝炎15例(23.8%),急性乙型肝炎20例(31.7%),慢性HBV携带者急性活动19例(30.2%),乙、丙型混合肝炎2例(3.2%),病原不明7例(11.1%)。结果表明在临床所谓的急性非甲非乙肝炎中,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仍占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