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6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因"胸闷气促1周"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入院诊断为"心房颤动,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脑梗死史"。患者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入院查体:左侧上肢体感觉和肌力稍减退,余无特殊。生化指标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45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8 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9 mm,收缩活动弥漫性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45%,轻度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心房颤动卒中风险CHAD_2D_S2-VASc评分为5分,口服抗凝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为2分,有高危卒中风险,推荐口服抗凝药  相似文献   
272.
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性2007~2008年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出现无疑是心血管领域近年最重要的突破之一,DES在降低支架植入后支架内再狭窄和再次血管化治疗发生率[靶病变血运重建率(TLR)、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效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2006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提出  相似文献   
273.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最初被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临床多见,危害大,其住院患者发病率在国内为0.12%~0.41%[1,2],病死率为5%~37.9%[1,3,4]。国外发病率为2.38%~20%[5,6],病死率约为47.8%~56.4%[6,7],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病死率高达37%~  相似文献   
274.
目的:探讨16排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在评价胸痛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胸痛疑似冠心病患者人选,分别用16排CT造影方法(CTA)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CAG)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以CAG为标准计算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CTA能评价所有627个冠状动脉节段中的546个(87%)。在该546个冠状动脉节段中,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是94%、95%、82%和99%;CTA对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其近中段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均高于冠状动脉远段和分支血管。结论:CTA能较准确地评价胸痛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尤其是近、中段)的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275.
目的:研究抑郁焦虑对心血管症状和心脏室性期前收缩的影响。方法:选门诊行Holter检查的患者500例,测心理量表,据是否伴心悸等心血管症状分为心悸组和非心悸组。选心悸室性期前收缩伴焦虑抑郁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观察其对心悸和室性期前收缩的影响。结果:(1)心悸组与非心悸组室性期前收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悸组心理量表分值高于非心悸组(P〈0.01)。(2)治疗组抗焦虑抑郁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减少(P〈0.05),心理量表分值降低(P〈0.01)。结论:(1)心悸与室性期前收缩无相关性,与抑郁焦虑状态相关;(2)抗焦虑抑郁药物改善抑郁焦虑状态同时可减少室性期前收缩,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276.
康瑜  何奔  张彦周  毛定飚 《上海医学影像》2009,18(4):292-293,F0003
目的评价应用多层螺旋CT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观察肺静脉形态结构的可行性。方法对71例房颤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及肺静脉造影检查,并测量肺静脉数量、开口大小。结果CT共显示290根肺静脉,59例(83.1%)患者有典型的左上、下肺静脉和右上、下肺静脉4个心房开口。9例(12.9%)有单独心房开口的副肺静脉。3例(4%)为左肺静脉共干。肺静脉造影显示283根肺静脉。各肺静脉开口平均直径不同,CT及肺静脉造影测量肺静脉直径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可清晰显示肺静脉的形态结构,有助于提高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77.
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住院的AMI患者1252例,对其中118例院内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死亡原因,分析死亡高危因素.结果 AMI患者总病死率9.42%(118/1252).男性AMI病死率8.91%(84/943),女性AMI病死率11.00%(34/309),女性患者AMI病死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972,P=0.2739).随着年龄增长,AMI病死率增高,<40岁、40~54岁.55~64岁、≥65岁组的病死率分别为6.45%(2/31)、2.56%(6/234)、5.11%(16/313)、13.95%(94/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1871,P<0.0001).在118例AMI死亡病例中,泵衰竭77例(65.25%),心脏骤停21例(17.80%),心脏破裂13例(11.02%),心外原因(包括脑出血、消化道出血、肺炎等)7例(5.93%),死亡原因中泵衰竭比例最高.AMI介入患者与AMI非介入患者病死率分别为4.24%(39/920)、23.80%(79/332),心脏破裂发生率分别为0.33%(3/920)、3.01%(10/332)(X2分别为109.2943、20.0717,P均<0.0001).在AMI患者中心脏破裂的发生率为1.04%(13/1252),女性患者的心脏破裂发生率为2.91%(9/309),男性为0.42%(4/943)(X2=14.0254,P<0.0001).AMI死亡距发病时间<24 h者占23.72%(28/118),24 h~1周占55.93%(66/118),1~4周占20.34%(24/118).广泛前壁、前间壁、下壁、侧壁、后壁、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分别为12.47%(59/473)、9.23%(12/130)、6.73%(28/416)、8.70%(4/46)、5.97%(4/67)、9.17%(11/120)(X2=9.6675,P=0.0852).结论 高龄是AMI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死亡多发生于病程早期,泵衰竭是主要死亡原因,AMI介入患者病死率及心脏破裂发生率均较非介入患者明显降低,AMI中女性患者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性别、心肌梗死部位可能也是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更大样本量来验证.  相似文献   
278.
冠脉造影无明显狭窄患者斑块面积大小对血管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用血管内超声(IVUS)探讨冠脉造影无明显狭窄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面积大小对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临床拟诊冠心病(CAD)者,经冠脉造影(CAG)发现无明显狭窄(直径狭窄率〈50%)者22例行IVUS检查,根据CAG结果对罪犯血管行IVUS检查。分别分析血管面积与斑块面积之间、管腔面积与斑块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血管面积随斑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成线性相关;(2)当斑块面积〈50%时,管腔面积与斑块面积成线性正相关(r=0.47,P〈0.01)。当斑块面积1≥50%时,管腔面积与斑块大小不相关(r=0.43,P〈0.05)。结论 冠脉造影无明显狭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面积、管腔面积与斑块面积存在一定相关性。斑块面积大小对血管重构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9.
目的:通过对2010-2012年嘉兴市常规免疫年报中加强免疫接种数据的分析,明确加强免疫的薄弱针次,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和原因,提出对策措施,提升免疫规划工作整体水平。方法:利用嘉兴市常规免疫接种年报数据库,对其中的加强免疫接种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嘉兴市加强免疫接种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每年以百白破第4针为基准比较,发现4周岁的脊灰加强、6周岁的A+C流脑第2针和白破接种次数均明显减少,而且流动儿童比本地儿童下降更明显。结论:在做好基础免疫工作的同时,更要加强适龄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长效管理工作,重视加强免疫接种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280.
[目的]了解嘉兴市居民流感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嘉兴市302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感知识的知晓率为53.04%,流感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9.15%.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民之间的流感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地区、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对待流感的态度和流感知识综合得分的居民之间流感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职业与流感知识综合得分是否合格有关;对待流感的态度、流感知识综合得分、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素与流感行为综合得分是否合格有关.居民获取流感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为电视和广播(72.01%);78.74%的居民担心患流感;95.28%的居民希望了解流感相关知识.居民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是“如何防范流感(43.58%);对流感宣教工作表示满意者占60.79%. [结论]居民流感知识水平与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待提高,应结合流感知识、行为综合得分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以提高人群流感知信行水平和应对流感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