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术前血清醛固酮(aldosterone,ALDO)水平和术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至2007年10月连续收集117例STEMI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在术前股动脉穿刺后留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醛固酮含量.按ALDO水平分成三组,ALDO<100 pg/mL组37例,100 pg/mL≤ALDO≤200 pg/mL组43例,ALDO>200 pg/mL组37例.PCI术后通过评估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来判断无复流的发生.又将117例分为无复流(10例)和心肌充分复流(107例)两组,比较两组ALDO水平.结果 ALDO>200 pg/mL组的无复流发生率(21.62%)明显高于ALDO<100 pg/mL组(2.70%)和100 pg/mL≤ALDO≤200pg/mL组(2.33%),P=0.003 8.另外,无复流组ALDO水平为379.1±234.3 pg/mL,明显高于心肌充分复流组的164.5±100.6 pg/mL(P=0.001 0).STEMI发病早期PCI术前的ALDO水平与术后TIMI分级两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392 41,P<0.000 1).结论 随着血清醛固酮水平的升高,无复流的发生也相应增加.STEMI发病早期PCI术前的ALDO水平与术后TIMI分级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trl组)、肺动脉高压组(PAH组)和阿司匹林不同剂量治疗组(ASA 0.5组,ASA 1组,ASA 2组,ASA 4组)。PAH组、阿司匹林各剂量治疗组于第0天一次性腹腔注射MCT 50 mg/kg。从第l天开始,阿司匹林各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0.5、1.0、2.0 mg·kg~(-1)和4.0mg·kg~(-1)·d~(-1)灌胃,共30d。第31天,对各组大鼠进行以下检测:(1)统计大鼠的体质量和生存率;(2)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收缩压(sPAP);(3)心脏大体标本测定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4)肺组织染色切片,运用IPP 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肺小动脉增厚指数(PATI)。结果与PAH组比较,ASA 2组和ASA 4组体质最增加[(464.6±62.6)g和(473.2±77.2)g比(424.9±68.5)g,均为P<0.05];ASA各治疗组合计生存率较PAH组明显提高(83.75%比60.00%,P<0.05);与PAH组比较,ASA各治疗组sPAP明显下降(均为P<0.05),RVHI显著降低(均为P<0.05);除ASA 0.5组以外,其他阿同匹林治疗组的PATI较.PAH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阿司匹林1、2 mg·kg~(-1)·d~(-1)和4 mg·kg~(-1)·d~(-1)能有效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压力,减轻右心室肥厚和肺小动脉增生。  相似文献   
3.
张莉  何奔  卜军  丁嵩  幺天保  乔志卿 《心脏杂志》2010,22(2):193-19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出现QRS复合波终末变形(terminal QRS distortion,TQRSD)的意义及其与血浆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关系。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1月AMI患者100例,记录并分析患者的首份心电图,分为TQRSD(+)和TQRSD(-)两组,测定患者症状发作后(27±11)h血浆BNP水平。随访患者1、3和6月病死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继发心力衰竭和再入院的复合终点)发生率。结果: 血浆BNP水平在TQRSD(+)组显著高于TQRSD(-)组(P<0.01)。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示BNP独立于各因素可预测1、3和6月 MACE的发生率及1月病死率。TQRSD独立于各因素,预测1、3和6月MACE的发生率,但在预测1月病死率模型中无意义。将BNP及TQRSD和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前壁心梗、急诊行PCI、Killip分级≥II级、CPK酶峰、LVEF、E/A等因素放入同一模型预测AMI的1、3、6月MACE发生率。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QRSD在此模型中失去了预测效能,BNP独立于各因素可预测1、3、6月MACE发生率。结论: TQRSD(+)患者血浆BNP水平较高。TQRSD和BNP能预测短期MACE发生率,BNP能预测短期病死率。与TQRSD相比,BNP预测AMI患者近期的临床预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行急诊PCI能挽救缺血心肌,从而改善近期和远期的预后。然而,AMI急诊PCI使冠脉再通后,约10%~30%的患者可并发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不能实现心肌组织的有效再灌注,结果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冠状动脉内应用维拉帕米对冠状动脉灌注、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性临床研究。连续性入选99例STEMI拟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维拉帕米组与对照组。在支架释放后即刻,维拉帕米组在靶血管内注入维拉帕米200μg,对照组在靶血管内注入肝素生理盐水,比较两组PCI术前、术后和冠状动脉内注药后的冠状动脉灌注和心肌灌注的差别。冠状动脉灌注以心外膜TIMI血流(TFG)和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来评价。心肌灌注以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和心肌灌注显影(MBG)来评价。并比较两组在PCI术后1周心脏彩色超声结果、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上的差别。结果最终91例患者有完整资料,其中维拉帕米组47例,对照组44例,两组临床基本特征和造影特征相仿。维拉帕米组和对照组在术前和支架释放后即刻冠状动脉灌注和心肌灌注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内注入维拉帕米后,维拉帕米组的CTFC、TFG、MBG、TMPG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分别为CTFC:27.1±14.2比39.0±23.8,P=0.011;TFG≥2级:100%比90.9%,P=0.035;MBG≥2级:91.5%%比75.5%,P=0.034;TMPG≥2级:89.4%比72.7%,P=0.042。维拉帕米组和对照组PCI术后1周时左室射血分数(63.4%±8.2%比63.5%±10.3%,P=0.578)、院内MACE发生率(4.3%比9.1%,P=0.613)和3个月MACE发生率(23.9%比22.7%,P=0.8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I患者急诊行PCI治疗时,冠状动脉内应用维拉帕米可显著改善冠状动脉灌注和心肌灌注水平,但未观察到其对急诊PCI术后心室重构和短期临床预后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梗)(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PCI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91例患者分为心肌灌注不良组(TMPG0~2级,n=30)和心肌灌注正常组(TMPG3级,n=61),比较2组基本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以及介入结果,并对各因素进行Logistio回归分析,总结急性心梗急诊PCI后心肌灌注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91例患者中男76例,女15例,年龄38~84(62.3±11.8)岁,心肌灌注不良组合并高血压病的比例更高(80.0%比54.1%,P=0.0163),心梗部位以非前壁心梗居多(70.0%比29.5%,P=0.002);造影结果中,心肌灌注不良组梗死相关血管以右冠状动脉(RCA)更多见(63.3%比18.0%,P  相似文献   
7.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的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志卿  何奔 《心脏杂志》2008,20(3):366-369
药物洗脱支架(DES)有效地降低了再狭窄(RS)发生率,扩大了冠脉介入治疗的领域,然而,随着介入治疗的病变越来越复杂,病例越来越多,其本身的再狭窄问题也变得令人瞩目,如何处理DES后的支架内再狭窄,已经成为心脏病学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就DES的RS类型特点、出现RS的原因及预测因素、RS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指南推荐的右心功能指标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存在和不存在肺动脉高压时的表现,探讨反映患者右心功能减退最敏感的指标,并分析其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SLE患者43例,按照肺动脉收缩压的高低分为二组:SLE无肺动脉高压组24例(肺动脉收缩压≤35 mm Hg);SLE合并肺动脉高压组19例(肺动脉收缩压>35mm Hg).正常对照组22例.三组患者间年龄及性别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对所有患者测定26项右心功能超声指标,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别,分析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对右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间比较有17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尖瓣收缩期位移和三尖瓣血流E/A比值在SLE无肺动脉高压组已经较正常组降低(P=0.04和0.03).有11项指标能反映SLE合并或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差别(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肺血管阻力升高者右心功能减退的可能性较肺血管阻力正常者高出6倍以上(odds ratio=6.18,P=0.02).结论 SLE患者右室功能受损的程度同肺血管阻力及肺动脉收缩压升高的程度相关.肺血管阻力升高是右心功能受损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性2007~2008年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出现无疑是心血管领域近年最重要的突破之一,DES在降低支架植入后支架内再狭窄和再次血管化治疗发生率[靶病变血运重建率(TLR)、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效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2006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提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在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右心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将43例SLE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肺动脉收缩压(PASP)检测结果分为两组:A组(无肺动脉高压组,PASP≤30 mmHg,n=23);B组(肺动脉高压组,PASP>30 mmHg,n=20)。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应实验室检查,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PVR及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ractional area change,FAC),并分析临床、实验室及心脏超声各项指标与右心功能减退的关系。结果:两组SLE患者中,12项超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FAC<35%作为应变量,经年龄和性别调整后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AC的降低仅与PVR相关[风险指数(odds ratio)=9.85,P=0.0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显示,PVR>1.45 wood单位预测FAC<35%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1(P<0.001),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68%。结论:PVR预测右心功能障碍的准确性及敏感性优于PASP,是评估SLE患者疗效和预后的新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