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6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RVOT)室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50例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室间隔起搏术(主动电极组),50例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术(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固定次数、曝光时间无差异(1.7±1.3次vs1.3±0.5次,7.9±5.2minvs5.4±4.4min,P均>0.05)。主动电极置入后即刻可达到理想阈值,比被动电极高(0.6±0.27Vvs0.5±0.25V,P<0.05),被动电极阻抗比主动电极高(911±225.31Ωvs668±168.03Ω,P<0.05),两组的感知阈值无差异。术后随访1个月时,两组的起搏阈值无差异。主动电极组2例,被动电极组1例出现导线脱位。结论使用主动电极行RVOT室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2.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超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斑块形态学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和IVUS检查的冠心病患者57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1例,UAP 36例,根据斑块回声的强度,将斑块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和斑块破裂等,分析比较UAP和SAP患者的斑块的形态学特点。结果:IVUS发现软斑块的比例在SAP和UAP患者中分别为47.6%和75.0%,纤维斑块的比例分别为52.4%和25.0%,斑块破裂分别为0和30.6%,钙化斑块分别为52.4%和19.4%(均P<0.05)。结论:IVUS显示UAP的斑块形态学特点主要表现为软斑块和斑块破裂。  相似文献   
243.
目的探讨10 ̄14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室早复极的心电图特征和意义。方法选取10 ̄14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139例,以心电图下壁(Ⅱ、Ⅲ、aVF)和侧壁(Ⅰ、aVL、V4、V5、V6)导联中至少连续两个导联的J点抬高作为早复极的指标,将运动员分为J点无抬高、J点抬高<0.1mV和J点抬高≥0.1mV三组。以运动员为试验组,同龄普通青少年为对照组,比较其J点抬高的发生概率和程度,以及心室率、QTc和RV5+SV1振幅的差异性。并分别比较三组运动员心室律、QTc和RV5+SV1的差异性。结果①与同龄青少年相比,青少年游泳运动员J点抬高以及抬高≥0.1mV的比例升高(p<0.01),但均未超过0.2mV;②与同龄青少年相比,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率较慢,QTc较长(p<0.01);③与同龄青少年相比,青少年游泳运动员RV5+SV1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三组运动员组间比较,随着J点的抬高,心率有轻微下降的趋势,QTc有轻微延长的趋势,但RV5+S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在10 ̄14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中,J点抬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一般不超过0.2mV。如果J点抬高≥0.2mV,则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可能会增加,因此有必要给予密切监控和进一步检查;②随着J点的抬高,心室率轻微减慢和QTc轻微延长的趋势,可能意味着J点抬高的程度与心输出量的增加和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有一定的关联;③本研究没有发现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早复极与左室高电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44.
说起冠心病和糖尿病,很多人会想到一个词——狼狈为奸。一项研究称,对14万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心病中最凶险、死亡率最高的一类)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一半患者伴有高血糖,只要并发高血糖,其死亡率明显增高。更让人惊讶的是,此前没诊断或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人,其死亡率比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还要高。  相似文献   
245.
目的前瞻性研究尿液白介素18(IL-18)在早期预测和诊断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急性肾损伤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5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的资料。造影剂肾病(CIN)以传统方法定义。用酶法测术前及术后24 h、48~72 h Scr值。留取患者术前、术后24 h尿液,用ELISA法检测发生CIN患者尿液IL-18、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水平,并与未发生CIN的患者比较。结果150例患者中13例发生了CIN,发生率为8.7%。使用造影剂后24 h,患者尿液IL-18(ng/L)和NAG(U/L)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5.06(12.21,21.31)比11.62(9.37,13.86);13.88(7.09,33.23)比10.09 (5.96,16.62),P均〈0.05];而尿RBP和Scr无显著变化。与非CIN组比较,CIN组术后尿IL-18 (ng/L)显著升高[18.97(13.64,48.57)比14.01(11.91,17.77),P〈0.05]。相关分析显示,CIN组尿液IL-18与Scr呈正相关(r=0.664,P:0.013),而尿NAG和RBP与Scr无相关。ROC分析证实,尿液IL-18在CIN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749,P=0.012;当以15.8 ng/L作为诊断截点时,其在CIN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2%和74.1%。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尿IL-18明显升高患者CIN发病的危险度最高,RR达3.125;而且在CIN患者中,尿IL-18明显上升的构成比最高(P〈0.05)。结论尿IL-18可较Scr更早提示造影剂肾脏损伤的发生,可能为较好的CIN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246.
247.
脐血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成内皮细胞的体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脐血、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分离、纯化、诱导扩增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并对两者分化成内皮细胞的能力进行比较。方法:新鲜脐血和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方法(MACS)分离脐血CD34 单个核细胞(MNCCD34 )。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MNCCD34 在M-199培养基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EPCs增殖和分化。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比较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区别,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来源的EPCs分化后CD31阳性细胞率。结果:MNCCD34 培养3 d后,细胞克隆形成率为(24.25±6.5)/(3×107)细胞;CBMC贴壁细胞培养3 d后,为(103.00±10.10)/(3×107)细胞;PBMC贴壁细胞培养3 d后,为(74.25±5.44)/(3×107)细胞。CBMC分化形成的贴壁细胞和细胞簇数目多于PBMC(P<0.05),但单个核细胞分化形成的克隆率均明显高于MNCCD34 细胞(均P<0.05)。细胞培养10 d后CD31阳性率为:CBMC为(76.24±16.54)%,PBMC为(82.2±9.0)%,MNCCD34 为(70.03±10.27)%,MNCCD34-仅为(36.5±11.78)%。结论:相似数目的细胞,CD34 细胞单独培养形成的贴壁细胞和细胞簇数目明显少于CBMC和PB-MC(均P<0.05)。培养10 d后CD31阳性细胞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来源的EPCs分化率无显著区别,主要来自CD34 细胞群。  相似文献   
248.
目的:分析嘉兴市2005-2010年乙肝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嘉兴市15岁以上人群乙肝资料分析。结果:6年共报告乙肝11 099例,年均发病率36.26/10万,其中15岁以上人群乙肝报告10 880例,占乙肝报告总数的98.03%,年发病率为41.35/10万。男女性别比为1.15∶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20~29岁发病最高,占27.82%。职业分布中以农民、民工和工人为主,分别占40.07%、23.59%和17.48%。结论:应加强重点人群乙肝防治,建议对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和15岁以上人群普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249.
动脉粥样硬化是弥漫性多血管疾病,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事件引起的死亡率约占发达国家总死亡率的一半,是名副其实的罪魁祸首[1]。动脉硬化病变涉及的血管系统越多,其引发缺血症状和并发症的风险也越高。脑血管系统受累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卒中、死亡和再入院的风险是单纯冠心病患者的2倍,也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或术后死亡和卒中的重要原因[2]。尽管脑动脉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十分相似的病理基础和形态,但对心、脑血管同时存在严重病变的患者如何采取合理的再血管化策略仍存在广泛的争论。本文就目前该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上合并脑动脉硬化的冠心病患者如何对选择优化的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0.
患者男、75岁,胸痛3天加重半天入院。患者因病窦综合征安装了DDD起搏器4年,起搏器感知与起搏功能正常。入院后即刻查心电图如图1所示:QRS波可分3种形态:第1种QRS波时限<0.12s,其前0.16s处可见P波或心房起搏脉冲;其中部分QRS波前或中可见心室起搏脉冲,考虑为假性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