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高发区,且HCV基因型、病毒感染量等与丙型肝炎(HC)治疗有关。为此,作者对杭州地区HCV感染病人的基因型作了初步调查,以便了解本地区HCV感染主要流行株,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与甲型肝炎在临床转归中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易致慢性化而成为HBsAg携带者.根据人群中HBsAg的携带率全世界可划分为高(HBsAg阳性8~20%)、中(2~7%)、低(0.1~0.5%)三个流行区,从而推算HBsAg携带者共约3亿人.我国属乙型肝炎高发区,人群中的HBsAg携带率在国内平均约为8.83%,在台湾省约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是乙肝重要传播途径,H 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出生6个月内24.3~45%发生HBsAg阳性,当母亲HBeAg阳性时,85~90%婴儿在6个月内发生乙肝病毒(HBV)感染,并容易演变为慢性HBsAg携带者(1~2)。乙肝疫苗或乙肝  相似文献   
14.
在麻疹封闭地区(年平均发病率为5.3/10万),158名易感儿童接种杭 M_(13)麻疹减毒活疫苗后观察其免疫持久性。免后一月 HAI 抗体 GMT 为251,阳转率为100%.免后三年内下降幅度较大,第四年起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上,但抗体阴转率逐年增加,至免后十三年抗体 GMT 为7.T,阴转率为10.7%。本研究提示:杭 M_(13)初免后的13年内有90%左右的接种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基本上能抵抗麻疹病毒的再感染,无需进行麻疹疫苗的再接种。关于麻疹疫苗初免后的再免疫问题,及麻疹 HLI、HAI 及中和抗体的意义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顽症。目前认为内毒素引起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是通过其诱导的一系列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所介导。新的研究表明,针对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拮抗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内毒素的毒性作用。这不仅对探讨内毒素的致病机理大有裨益,而且为临床上治疗内毒素有关疾患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着重介绍这些物质的生物活性以及与内毒素致病机理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50名 HBsAg 阳性母亲的婴儿,用国产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采用0、1、6三剂方案,每剂20μg/ml,肌肉注射。接种乙肝疫苗后1、3、6及12个月时,抗-HBs 阳性率分别为20%、44%、72%与82%;S/N 均值分别为4.98、20.85、60.79与86.72。6月龄时,16名 HBeAg 阴性母亲的婴儿,HBsAg 全部阴性;34名 HBeAg 阳性母亲的婴儿,6名 HBsAg 阳性,占17.6%(6/34),可降低婴儿 HBsAg携带率76.5%。根据血清学检测,婴儿对乙肝疫苗免疫反应有6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作者检测26例HBsAg携带孕妇血清,结果HBeAg阳性、HBeAg/抗-HBe均阴性、抗-HBe阳性的孕妇,HBV-DNA 检出率分别为100%、60%和11.1%,抗HBcIgM 分别为28.6%、30%和11.1%;26侧孕妇抗HBcIgM 的总检出率为23.1%。HBV-DNA 阳性者抗HBcIgM 检出率为42.8%。HBV-DNA阴性者抗HBcIgM 均呈阴性。表明孕妇血清HBV-DNA 阳性与否对判断HBsAg 携带孕妇传染性大小要比e 系统更为敏感、可靠。  相似文献   
18.
本市××幼儿园1964年9~10月发生一次由柯萨奇 B_s 型病毒引起的小型暴发,其中伴有头痛、呕吐的5例,曾初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后经病毒分离和双份血清抗体测定,证实系柯萨奇 B_3 型病毒所致的无菌性脑膜炎,现将其流行病学及有关临  相似文献   
19.
1964年9~10月杭州××幼儿园有32例儿童在临床上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上感及腹泻型和6例为健康接触者的38份粪便中分离出病毒14株,经鉴定为柯萨奇 B_3型病毒12株,脊髓灰质炎Ⅱ型病毒及未定型者各1株。另自1例无菌性脑膜炎的脑有液中亦分离到1株柯萨奇 B_3型病毒。在16例双份血清中,有12例血清对柯萨奇 B_3型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8例恢复期血清中,有4例血清抗体滴度高达≥1∶128。从而经病毒分离及双份血清抗体测定证实系柯萨奇 B_3型病毒感染引起的一次小型暴发。  相似文献   
20.
检测142对母、婴血清中的麻疹血凝抑制抗体(HI),结果有19对母、婴抗体均为阴性,7例低滴度(≤1∶4)抗体母亲的婴儿抗体也为阴性,麻疹抗体的阴性率母亲为13.4%,刚出生的婴儿为18.3%,抗体几何均值(GMT)分别为8.3和6.5.婴儿在3、5、7及8月龄时抗体累积阴性率分别为51.0%、78.1%、97.8%及100%.对母传麻疹抗体消失的14例3月龄、39例5月龄及21例7月龄婴儿进行沪_(191)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免疫1月后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57.2%、97.5%及100%.抗体GMT为12.34、18.89和22.23,在有麻疹患者的地区可考虑将免疫年龄提前到6月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