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过去的50年中,人们一般把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发病机理归因于内毒素,即细胞壁的脂多糖类。近20年来,人们日益了解到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除了产生内毒素外,也产生各种外毒素。这些外毒素在致病机理上的作用因种属、宿主而异,在某些情况下其对同一宿主的不同部位的毒素也是不同的。本文所涉及的外毒素不包括细胞壁脂多糖类,其中大部分为蛋白质。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外毒素的事实未被认识的原因主要有三:(1)未能对存在于上清液中由一些肠杆菌(如沙门氏菌和埃希氏菌)所产生的有毒物质进行鉴定;(2)对产生外毒素所  相似文献   

2.
内毒素是鼠疫耶尔森菌的毒力因子之一,在鼠疫菌的致病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鼠疫菌内毒素与其他细菌内毒素之间的差异,导致了鼠疫菌的某些特性。目前对鼠疫菌内毒素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确定内毒素在蚤和哺乳动物中的精确结构对深入研究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副溶血性弧菌致病力及药敏等情况,以在副溶血性弧菌中毒机理及临床治疗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标准GB/T-4789-2008[1]操作规程进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因素检测。结果60株副溶血性弧菌(病人分离的菌株37株,外环境菌株23株),刚果红侵袭力试验均阴性;内毒素检测96.7%阳性;溶血毒素检测病人分离的菌株100%阳性,外环境分离的菌株均阴性。产毒荧光定量PCR体外检测副溶血弧菌,病人分离的菌株97.3%(36/37)阳性,外环境分离的菌株13.0%(3/23);对治疗由本菌引起中毒病人,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是首选药物。结论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与其产生的内毒素、毒力、溶血毒素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工作中,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它主要通过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种脂多糖成分)致病,通常当患者发生严重细菌感染、严重休克、脓毒血症、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时,血内毒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香丹注射液的临床用药安全,我们试图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LT)保证香丹注射液的质量. 方法采用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与鲎试剂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判断香丹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 结果鲎试剂浓度在0.25EU·ml-1时,香丹注射液经40倍稀释对细菌内毒素测定无干扰. 结论此方法用于香丹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具有灵敏度高、准确、经济、快捷等优点,对控制香丹注射液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膜外的一种成分,是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病理生理学上的一种重要介质。因为人对内毒素极其敏感,使血浆内毒素的准确测量较困难,所以临床上多用Limulus变形细胞溶解产物反应性分析法检测内毒素。为评价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病人发病初期的血浆内毒素与脂多糖(LBP)含量的相关性及内毒素、LBP水平和血液动力学、微生物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作者进行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各地在内毒素性休克的发病原理和防治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多的成果。国外对内毒素性休克的病因学和发病原理也作了些观察,对这些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能会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内毒素研究的进展一、内毒素的化学结构内毒素的化学名称叫脂多醣,是固紫阴性细菌细胞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固紫阴  相似文献   

8.
新工人棉尘暴露3年气道反应性的改变马庆晏李德鸿对棉尘病的临床描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但迄今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得到阐明。棉花纤维本身并不致病,真正的病原因子可能与棉花上污染的某种生物活性因子有关。有关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很多,较为流行的理...  相似文献   

9.
人细小病毒B_(19)感染与儿童关节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细小病毒 B19与儿童关节病有密切关系,是病毒感染相关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毒之一。临床上可表现为多关节炎或少关节炎,其致病机理涉及免疫介导反应、病毒直接侵袭及个体免疫状态。 I V I G 可用于 H P V B19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棉纺织厂车间粉尘浓度,细菌和内毒素浓度。同时检查工人机体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与细菌和内毒素有关。IgM、IgG、T-淋巴细胞酯酶、补体C_3显著增加,亦可能与内毒素相关。同时说明“棉尘症”发病机理不仅与内毒素有关,而且与存在于棉花植物的苞叶部分中的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怀疑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420例患者分别进行血浆内毒素和相应部位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浆内毒素阳性312例,细菌培养阳性296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毒素阳性B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1.89%,大于阳性A组。结论血浆内毒素监测可以作为临床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指标,为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指导价值,且随着内毒素水平的增高,细菌培养阳性率也增高。  相似文献   

12.
赵莉 《中国保健》2006,14(12):75-76
目的研究尼可刹米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结果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附录Ⅺ E检查,每1mg含细菌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08EU.结论本方法快速、简易、经济且灵敏性高,可用于尼可刹米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13.
肝病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防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患肝病时增加 ,内毒素血症引起细胞因子反应 ,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后者又反过来使肝病加重。本文对内毒素导致肝损伤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各种肝病类型中 ,慢性重型肝炎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率高达 84 %。此外 ,患乙型肝炎的孕妇有 5 7%可以检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对妊娠可造成不良影响 ,甚至可引起流产或早产。益生菌制剂和肠道选择性去污染 ,有助于防止肝病患者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近年来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intestinaloriginat edendotoxemia ,IETM )与肝病…  相似文献   

14.
肝星形细胞CD14表达变化在内毒素肝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肝星形细胞(枯否细胞,KC)CD14表达有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动态变化,进而探讨内毒素肝损伤的机理。方法 经尾静脉内注射不同剂量(1mg/kg、10mg/kg)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PS),复制内毒素肝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肝脏CD14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肝组织TNFα、IL-6的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学变化。结果 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KC表面CD14表达呈进行性上调,且与内毒素呈明显的量效关系;CD14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OD值)与肝组织INFα、IL-6及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随着CD14表达上调,内毒素对库普弗细胞的激活作用则相应增强,释放促炎因子TNFα、IL-6等进一步增加,加重肝组织的损伤;肝星形细胞CD14表达上调可能是内毒素肝损伤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1 存在问题 1.1 热源检测与细菌内毒素检测概念混淆热源检测与细菌内毒素检测是两种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1)热源检查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情况,以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源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2)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采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其对热源物质(主要是细菌内毒素)的控制要求提高了很多.两种检测方法虽然在目的有相同之外,但是检测方法有所不同,目前,很多药物和注射器的标准已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测代替热源检测,一是快速、简便、灵敏,二是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6.
郑依诚 《医疗装备》2009,22(7):72-73
高速涡轮手机和超生洁牙机是口腔临床最常使用又最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医用设备,他们直接触及口中血液、唾液及分泌物,而这些物质含有多种致病微生物,设备便成为这些致病微生物直接传播的介质,造成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为了彻底消除这种潜在的威胁,选择与使用具有良好抗介导交叉感染特性的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急性广泛性肝细胞坏死是暴发性肝炎(暴肝)主要的肝组织学变化。造成肝细胞急性坏死的因素很多,有病毒、药物、化学制品、细菌内毒素和肝脏急性缺血等因素,其中肝炎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因子,临床上大多数暴肝是由它们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作为暴发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把各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 ,人群感染率估计在 5 0 %左右。Hp感染相关胃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腺癌和胃黏膜伴有淋巴样组织淋巴瘤。Hp的致病力取决于细菌和宿主因素。本文讨论细菌和宿主免疫因子在胃和十二指肠疾病发病机理上的重要性。1 细菌因子在发病机理上的作用Hp菌株的不同可伴有不同的疾病表现 ,致病因子包括尿素酶、鞭毛和粘连素 ,细菌因子包括CagA、VacA和iceA基因 ,这些因子可影响炎症的程度和炎症疾病表现。1 1 CagA基因 CagA基因…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肝病患者常有很高的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大量研究显示内毒素水平与一氧化氮(NO)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因而有力支持肝病时内毒素血症可以直接或间接刺激NO合成。NO作为一种活性极强的小分子物质,对肝脏有着复杂的作用,在临床上对慢性肝病的发展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抗内毒素措施应用于中暑防治的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暑是环境高温和 /或剧烈体力活动时 ,因热的作用而引起的一组急性热致疾病 ,其中最严重的一种是热射病 (hentstroke,HS)。近期研究表明 ,内毒素 (endotoxin ,ET)在中暑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机体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 ,肠粘膜对ET的通透性增大 ,肠道ET大量进入血液循环 ,刺激人单核巨嗜细胞 ,释放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等细胞因子 ,这些细胞因子与ET共同作用 ,引起机体体温调节障碍 ,心血管功能紊乱 ,呼吸衰竭 ,直至死亡〔1~ 3〕。这些构成了中暑发病机理内毒素学说的基本骨架。本室罗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