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74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陈衍  杨岚  朱帮福  纪宗玲  陈苏民  任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6):3543-3545,T001
目的: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重组人血小板因子4基因(plateletfactor4,PF4)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人工合成PF4基因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PF4-cDNA,然后克隆至pUCl9克隆载体,经序列测定后重组入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将鉴定正确的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瞬式转染至COS7细胞中。结果:获得了PF4-cD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一致。重组质粒酶切鉴定表明,PF4基因已与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正确连接。荧光显微镜示,此载体成功转染至COS7细胞中。并获得有效表达。结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的构建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PF4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为下一步研究其在真核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单纯性左心舒张功能不全是指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但快速充盈减少和 /或充盈压增高 ,心搏量下降 ,从而引起的心功能不全。临床上易误诊、漏诊。现就本院 68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 68例 ,男 43例 ,女 2 5例 ,年龄均 >60岁。原发病 :高血压病 5 9例 ,冠心病 1 2例 ,肥胖8例 ,2型糖尿病 6例。所有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干咳 ,以夜间平卧位明显 ,坐起或直立位减轻 ,均有劳累后胸闷、气急。病程 5~ 5 7d。X线胸片 61例均提示肺透亮度减低及肺纹理增多 ,其中 2 9例可见叶间胸膜增厚 ,9例肋膈角变钝。左室肥厚 2 1例 ,心肌劳损 36…  相似文献   
63.
目的应用多模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分析急性脑梗死不同治疗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行多模磁共振检查,记录其影像学表现、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常规检查,并根据结果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分型及急性卒中治疗Org 10172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组(43例)、动脉取栓组(34例)及保守治疗组(33例),并对3组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动脉取栓组患者存在半暗带及血管高信号征的比率均高于静脉溶栓组及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713,P=0.001;F=8.108,P=0.017)。(2)在DWI分型构成比方面,静脉溶栓组以小穿支梗死及单侧前循环梗死所占比率较大(25.58%、23.26%),动脉取栓组和保守治疗组以单侧前循环及前-后循环所占比率较大(52.94%、21.43%;30.30%、30.30%)。(3)在TOAST分型构成比方面,静脉溶栓组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所占比率最高(39.53%),动脉取栓组以不明原因型(undetermined etiology,UND)所占比率最高(73.53%),保守治疗组以小动脉闭塞型(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所占比率最高(48.48%)。(4)在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影像学表现上,静脉溶栓组及保守治疗组MRA表现正常所占比率最高(72.09%、51.52%),而动脉取栓组MRA表现为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占比率最高(41.18%)。(5)3组间比较,动脉取栓组的出血转化率最高(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62,P=0.040)。(6)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高血脂症在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09,P=0.003;F=6.176,P=0.046)。(7)保守治疗组发病时间(6.55±4.70)长于静脉溶栓组(2.93±1.05)及动脉取栓组(3.07±2.5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46,P=0.000)。结论了解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可帮助临床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实现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64.
目的总结各种硬脑膜切开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7例颅内病变临床资料,采用不同的硬脑膜切开方法行开颅手术。幕上病变采用"U"形、"X"形、双"Y"形、双"T"形和半月形或弧形等切开方法;幕下病变采用"X"形、"Y"形、"H"形和半月形等切开方法。结果对于幕上病变,不同的硬脑膜切开方法均使脑皮质面积能满足手术需要,术后出现皮下积液113例,脑脊液漏12例,伤口感染27例,并发症与硬脑膜切开方法无关。对于幕下病变,硬脑膜不论采用何种切口,严密缝合较困难,大多需要修补,术后出现皮下积液7例,脑脊液漏4例,伤口感染5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方法切开硬脑膜,取决于病变位置、可操作性、硬脑膜缝合的严密性及术者的经验和手术习惯等。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头孢克肟血浓度的HPLC测定法,用于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双交叉实验设计,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00 mg,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头孢克肟浓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0~24分别为(27.96±7.34)mg·h·L-1、(28.44±9.24)mg·h·L-1;AUC0~∞分别为(28.95±7.50)mg·h·L-1、(29.36±9.47)mg·h·L-1;Cmax分别为(3.27±0.76)mg·L-1、(3.34±0.83)mg·L-1;lmax分别为(4.0±0.7)h、(4.2±0.7)h;t1/2分别为(4.06±1.01)h、(4.08±0.93)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0±11.60)%。两制剂的AUC0~∞,Cmax,tmax,t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6.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传统手术方法有以动力髋螺钉(DHS)为代表的钉板系统固定和以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为代表的髓内固定系统固定,但临床广泛应用后发现有较多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联合运用雷帕霉素及嘧啶亚硝脲(尼莫司汀)作用于人U87-MG胶质瘤细胞的效果及相互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雷帕霉素和尼莫司汀单药或联用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效果并用改良寇式法计算各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等辐射法评价两药联合作用的相互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吖啶橙及单丹(磺)酰戊二胺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自噬;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MTT检测显示单用或联合运用雷帕霉素及尼莫司汀均可抑制U87-MG胶质瘤细胞生长[雷帕霉素IC50为(0.726±0.063) μmol/L,尼莫司汀IC50为(26.900±2.300) μg/ml],等辐射法分析显示两药联合有协同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ACNU可诱导代表凋亡的亚G1峰出现(20.6%),而RAP可诱导细胞发生G1期阻滞(64.8%),但无明显的亚G1峰,两药联合作用后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76.0%),亚G1峰也略有增加(27.5%);吖啶橙及单丹(磺)酰戊二胺荧光染色结果表明RAP可诱导细胞发生自噬,ACNU则不明显,两药联用后自噬囊泡较单用RAP组明显增多;透射电镜可观察到两药联用后同一细胞内自噬体及凋亡同时出现.结论 雷帕霉素及尼莫司汀联合作用于人U87-MG胶质瘤细胞可起协同效应,抑制U87-MG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及增殖.  相似文献   
68.
张兰  任军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5):636-637
前列腺增生症是以排尿困难为主的老年男性常见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h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它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并发心肺疾患而不能耐受开放性手术者。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8年11月完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128例,取得满意效果,其中年龄最大者94岁,年龄最小56岁。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估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中下段胆管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中下段癌的CT增强表现。多层CT采用薄层双期(动脉和门脉)增强扫描,双期扫描均采用层厚和间隔均为3-5mm的薄层采集,10例行多平面重建观察。结果动脉和门脉期增强扫描,13例显示胆管管壁增厚,2例显示胆管腔内结节影,动脉期轻中度强化,门脉期中度以上强化。所有病例均可见梗阻段以上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MPR图像有助于显示病灶全貌。结论 MSCT双期增强扫描及MPR图像对中下段胆管癌定性诊断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70.
任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243-24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的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6月人本院治疗的1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正确的治疗和处理后,对临床表现、处理结果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所选患者16例经有效治疗后均获痊愈,其中,有9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即单纯行腹腔引流术,引流时间为18~45d,平均(30.5±2.5)d;有4例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引流时间为25~29d,平均28.5d;有3例患者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引流时间为28d,未发生切口感染。并对患者进行了平均10个月的随访,患者均未发生胆道狭窄、胆道结石及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早期预防胆漏的发生,如怀疑发生胆漏症状.应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确诊并及时做充分引流处理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