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多中心产后门诊妇女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现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中国大城市产后妇女中抑郁和/或焦虑症状患病率。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于2004年6月1日到9月1日在北京、上海和成都3家医院的产科随访门诊连续收集分娩后妇女317例。由经培训的调查员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Hamilton焦虑量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产后妇女中抑郁自评症状的检出率为3.5%.焦虑自评症状的检出率为4.4%,在具有抑郁和/或焦虑症状(HAD≥9分)的患者中,中重度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0.0%,中重度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28.6%。具有抑郁和/或焦虑自评症状者所生育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都良好.统计学检验未提示产妇妊娠合并症、分娩合并症与产妇抑郁和焦虑自评症状检出有显著关系,行剖宫术产妇焦虑自评症状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顺产产妇。结论 中国大城市产后妇女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尽管低于发达国家.但鉴于我国每年较大的分娩基数,产后妇女中抑郁和焦虑现象仍应引起卫生管理部门和临床医务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2.
运动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延续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年运动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延续效果。方法随访完成1年运动干预的42名社区高血压运动干预对象和随机抽取的无规则运动的同社区72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基线调查时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35.7%和47.8%.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X^2=1.076,P=0.300);在本次随访中,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3.8%和29.2%.干预组血压控制的较好(X^2=10.421,P=0.001)。与基线资料相比,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上升了38.1%(95%可信限:23.4%~52.8%),而未进行干预的对照组血压控制率却下降了18.6%(95%可信限:-34.8%-2.4%)。结论1年的中低强度体育锻炼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有一定延续效果。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中低强度的体育锻炼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康复的中长期效果。方法随访2001年完成高血压运动干预的60名高血压运动干预对象和随机抽取的无规则运动的同社区97名高血压患者,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及血压、身高、体重等项目测量。结果干预组中80%(48/60)在为期1年的干预结束后坚持按照当初干预方案进行锻炼,70%(42/60)截至本次研究前仍持续锻炼;干预组目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研究初有降低趋势,且收缩压降低10.56mmHg,该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腰臀比降低0.07,有统计学意义;目前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的相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持续的中低强度体育锻炼对其血压的控制有一定中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4.
上海市闵行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及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生儿实施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特别是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及粟粒型肺结核的重要措施[1]。在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中,卡介苗接种技术要求较高而操作难度较大,接种效果直接影响免疫效果,对预防结核病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通过对我区2005年2月所有4所产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随访,评价医院卡介苗接种质量和免疫学效果,以便为促进我区卡介苗接种管理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5年2月在闵行区4所有产房的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吴泾医院、浦江医院)出生,卡介苗接种后12周的…  相似文献   
115.
上海市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疾病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估计上海市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的疾病成本。方法:以上海市三家医院门诊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计算患者疾病成本。结果: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年人均门诊就医次数为21.2次,年人均住院率为0、20次;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约为5524.45元,年总疾病成本为6305.22元,其中直接成本占88.6%。有并发症患者的经济负担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结论:加强2型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控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疾病成本的增加,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6.
目的了解中国大城市妇科门诊不同特征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抑郁和/或焦虑可疑症状检出比例。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于2004年6月1日到9月1日在北京、上海和成都的4家三级医院的妇科门诊对306例更年期综合征妇女进行面对面调查,并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Hamilton焦虑量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更年期综合征门诊妇女中抑郁可疑症状(HADS≥9分)比例为11.1%,焦虑可疑症状的比例为12.4%;抑郁症状(HAMD≥17)的检出比例为6.2%和焦虑症状(HAMA≥14分)的检出比例为9.8%。无医保的对象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的检出率高。结论中国大城市妇科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抑郁和/或焦虑症状检出比例高于同类研究结果。应特别关注受教育程度较低、没有医疗保险覆盖的更年期综合征妇女中的抑郁和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117.
芬兰慢性病防控成功案例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芬兰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探索了一种通过创造健康的环境、改变人群生活习惯和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预防功能,从源头上降低全人群中主要导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的新型慢性病防控模式,充分体现了对慢性病防治的综合途径,该项目被誉为心血管疾病干预成功的典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分析成都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165例COPD患者的一般情况、患病情况、就诊情况和生命质量,用结构方程构建各变量间的关系模型。结果: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COPD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生命质量(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疼痛或不适及焦虑或紧张)、人口学特征(性别、文化水平及收入)和患病特点(急性发作次数及共患疾病),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1.16,0.51和0.44。结论:COPD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COPD急性发作次数多、生命质量差者经济负担尤为沉重。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探索影响中国大城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北京市、上海市、成都市和广州市连续募集了678名确诊的成人COPD患者。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面对面访问研究对象,同时查阅患者病历卡。在Epi Data 3.1中文版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在SAS 9.2中完成。结果 在调查前的一年内,研究对象平均急性发作(1.5±1.9)次,超过三分之一(35.4%)的研究对象在近一年内没有发生急性加重情况,相同比例的患者(35.4%)在近一年内COPD急性加重2次及以上。近一年内发生COPD急性加重患者与未发生急性加重患者相比,前者平均年龄更大,病程更长,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异常、有吸烟史、未规律体育锻炼、有家族史和重度及以上患者比例更高。多变量分析显示曾经吸烟、未规律体育锻炼,重度与极重度病情均是近一年内发生频发性COPD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OR(95% CI)值分别为2.53(1.32~4.87)、1.96(1.21~3.17)、2.81(1.38~5.71)、3.29(1.20~9.01)。结论 大城市社区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比较常见,需重点关注曾经吸烟、未规律体育锻炼和严重程度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了解中国大城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的用药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市连续募集678名确诊的成年COPD患者。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面对面访问研究对象,同时查阅患者病历卡。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在SAS 9.2软件中完成。结果 近四分之一(26%)的研究对象没有使用任何临床药物的治疗。COPD常用药物使用前三位依次是祛痰止咳剂(50.74%)、磷酸二酯酶抑制剂(49.56%)和白三烯类药物(49.12%)。社区COPD患者的药物组合达36种,其中使用单一药物的患者比例为29.5%(200例),使用2种药物组合的患者比例为39.7%(269例),同时使用3种及以上药物组合的患者比例为30.8%(209例)。此外,研究对象中有36.6%(248例)吸氧。上述特征均与COPD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相关。结论 大城市社区COPD患者药物组合较多,用药与推荐指南存在一定差异,今后应加强社区COPD患者药物使用指导与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