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比较全球哮喘防治创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方案与 GINA 方案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共收集112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采用 GINA 方案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GINA 方案治疗组患儿按 GINA 方案治疗。分别于用药后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临床评价及 C-ACT 评分。临床评价指标为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生次数、喘息发作次数、应用急救药次数、因喘息住院次数。比较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较 GINA方案治疗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生次数及喘息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P <0.05),C-ACT 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16例(轻度腹泻),其中观察组7例(1.15%), GINA 方案治疗组9例(1.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INA 方案联合口服槐杞黄颗粒治疗哮喘患儿,能明显减少其呼吸道感染及喘息发作的次数,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更好地达到哮喘控制的目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2.
乔红梅  杨雪  刘英娟  杨玉仓 《医学综述》2013,(20):3831-3832,F0003
目的 分析原发韦氏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陕西电子四〇九医院于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40例Ⅰ~Ⅱ期韦氏环NHL患者,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36例,NK/T细胞型淋巴瘤3例,结外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综合治疗组25例,治疗采用CHOP方案化疗联合受累野放疗.单纯放疗组15例采用受累野单纯放疗.近期疗效根据恶性淋巴瘤Cheson疗效判定标准.结果 4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近期总有效率为100%.综合治疗组3年生存率为84%,单纯放疗组3年生存率为66.7%.结论 CHOP方案化疗合并受累野照射治疗Ⅰ~Ⅱ期韦氏环NHL的疗效较好,放射不良反应轻.对于化疗抗拒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早期患者,仍可以考虑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随着骨科矫形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全脊柱和全下肢X线成像的需求越来越高.已在临床运用的成像方法主要有:长尺寸IP板分段摄影CR成像,IP板拼接1次成像,IP板分段成像,DR分段成像等.其投影方式均为X中心线与被摄体垂直,图像在拼接处存在影像重合不完全的缺点,易造成拼接影像长度、角度误差.笔者根据X线的几何特性,设计了一种倾斜摄影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与儿童哮喘控制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哮喘患儿,依据哮喘控制测试(ACT或C-ACT)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三组,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测定。结果:三组间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出气一氧化氮与儿童哮喘控制水平间存在关联,可作为评价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55.
 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1-2]。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ADAM)33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哮喘易感基因,是ADAM家族成员之一,该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及气道高反应性可能存在相关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ADAM33与哮喘发病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脉压指数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分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为观察组,单纯高血压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尿微量蛋白测定,比较2组脉压、脉压指数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分析2组中脉压指数与尿微量蛋白相关性,观察组中脉压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糖化血红蛋白、脉压及脉压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各种尿微量蛋白均高于时照组(P<0.05).观察组中脉压指数与尿微量蛋白的相关系数均高于对照组.脉压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有正相关性(r=0.503,P<0.05).结论:糖尿病对脉压增加有一定影响,脉压指数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早期肾损伤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CHOP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早期韦氏环NHL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4例早期韦氏环NHL淋巴瘤患者,CHOP方案先化疗3周期,序贯受累野放疗,放疗后再给予3周期CHOP方案化疗.近期疗效根据恶性淋巴瘤Cheson疗效判定标准.结果:4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30例,CRu 8例,PR 6例,近期总有效率100%.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缓解,未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脏损害.3年生存率97.7%.结论:CHOP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早期韦氏环NHL淋巴瘤的疗效较好及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  相似文献   
58.
[摘 要]目的:观察特应性与非特应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内皮素-1(ET-1)和IgE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哮喘患儿同时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测定确定特应性状态,并根据结果分为特应性哮喘组32例与非特应性哮喘组28例,30例正常健康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哮喘患儿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浆ET-1和IgE的含量,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IL-10的含量。结果: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清IL-10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作期及缓解期哮喘患儿的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发作期患儿ET-1和IgE均高于缓解期患儿,IL-10低于缓解期患儿(P<0.01)。特应性组发作期患儿IL-10水平较非特应性组降低(P<0.05),特应性组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ET-1、IgE水平较非特应性组均增高(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IL-10的含量与ET-1及IgE分别呈明显负相关(r=-0.592,r=-0.894,P<0.05),ET-1与IgE呈明显正相关(r=0.623,P<0.05)。结论:血清IL-10和ET-1可能参与了小儿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且特应性哮喘患者较非特应性哮喘患者血清IL-10、ET-1和IgE水平改变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早期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收治的34例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31例、T细胞淋巴瘤3例,均为Ⅰ~Ⅱ期。18例给予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即先采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吡星、泼尼松等药组成(CHOP)方案化疗3~4个周期,序贯受累野放疗,放疗后再给予2~3个周期CHOP方案化疗,16例采用单纯放疗。近期疗效根据恶性淋巴瘤Cheson疗效判定标准评价。结果 34例患者确诊前被误诊18例,误诊率为52.9%。3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近期总有效率均为100.0%。综合治疗组3年生存率为88.9%(16/18),单纯放疗组为75.0%(12/16),但单纯放疗组37.5%(6/18)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给予CHOP方案化疗的66.7%(12/18)获近期缓解。综合治疗组口腔干燥症、牙齿脱落、面部肌肉萎缩、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单纯放疗组[16.7%(3/18)比93.8%(15/16),11.1%(2/18)比50.0%(8/16),0.9%(1/18)比37.5%(6/16),0.9%(1/18)比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容易被误诊、误治,综合治疗较单纯放疗后期放射性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简称GINA方案)在基层医院的执行情况。方法:抽样检查2006年9月~2007年9月在该科哮喘专科门诊登记或以哮喘住院的患儿192例,通过问诊及查阅患儿在当地医院就诊病历,调查患儿既往在基层医院的诊治情况,并通过哮喘调查问卷分别调查市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院医生哮喘的诊治情况。结果:基层医院在儿童哮喘防治中尚存在着较多问题,哮喘的诊断不清;哮喘的治疗不当;部分医生及患儿家属对吸入激素有顾虑以及吸入装置使用不正确等。结论:执行GINA方案,进一步控制我国儿童哮喘,要重视基层医院临床医生诊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