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380篇
  免费   10897篇
  国内免费   8378篇
耳鼻咽喉   919篇
儿科学   1366篇
妇产科学   1375篇
基础医学   12969篇
口腔科学   2085篇
临床医学   15661篇
内科学   15734篇
皮肤病学   1072篇
神经病学   5645篇
特种医学   41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6篇
外科学   10510篇
综合类   21656篇
现状与发展   52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7712篇
眼科学   3033篇
药学   12902篇
  105篇
中国医学   7224篇
肿瘤学   9432篇
  2024年   262篇
  2023年   1765篇
  2022年   2996篇
  2021年   5807篇
  2020年   4442篇
  2019年   3795篇
  2018年   3865篇
  2017年   3782篇
  2016年   3367篇
  2015年   5387篇
  2014年   6545篇
  2013年   5979篇
  2012年   9019篇
  2011年   9797篇
  2010年   6333篇
  2009年   4992篇
  2008年   6144篇
  2007年   6490篇
  2006年   6205篇
  2005年   6102篇
  2004年   3915篇
  2003年   3663篇
  2002年   3085篇
  2001年   2533篇
  2000年   2685篇
  1999年   2843篇
  1998年   1851篇
  1997年   1751篇
  1996年   1344篇
  1995年   1179篇
  1994年   991篇
  1993年   659篇
  1992年   750篇
  1991年   645篇
  1990年   593篇
  1989年   501篇
  1988年   422篇
  1987年   360篇
  1986年   275篇
  1985年   204篇
  1984年   95篇
  1983年   81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33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肢慢性缺血主要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致,其他因素有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等。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人口迅速老龄化等因素,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就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进展及疗效评价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2.
《新方八阵》补真阴与补真阳用药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方剂计量学研究中的关联性分析法对《新方八阵》中补真阴、补真阳药物的应用与其他医家进行比较,印证了景岳重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思想,为方剂比较研究中关联指数与关联性分析的具体化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诺和锐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10例应用诺和灵短效胰岛素联合诺和灵中效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儿以超短效胰岛素诺和锐等量替代短效胰岛素联合诺和灵中效胰岛素治疗1个月,观察HbA1c等代谢指标变化。结果:用诺和锐治疗后患儿餐后2 h血糖、HbA1c显著下降,P<0.01,平均下降值分别为3.51±1.10 mmol/L与0.64%±0.19%。胰岛素用量与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低血糖。结论:超短效胰岛素诺和锐替代短效胰岛素可进一步控制餐后血糖.并显著降低HbA1c,有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采用LuxS缺失突变株模型对B型链球菌中数量感应相关分子LuxS的功能及与其相关的自诱导因子-2数量感应通路进行研究,以探索其毒力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菌落印迹分析、生长曲线测定、cAMP因子测定等方法对该缺失突变菌株的表型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应用哈氏弧菌作为报告菌株,通过生物发光测定法分析了突变株对B型链球菌诱导报告菌株中的生物发光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此缺失突变可导致B型链球菌中scpB基因表达的上调;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的生物发光诱导活性比野生株降低了大约两倍。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了LuxS在GBS中AI-2数量感应通路中的重要性,并为GBS中毒力调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5.
不同促细胞分裂因子对人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促细胞分裂因子对人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对人NSCs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行原代培养的同时,分别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神经生长因子(NGF)、维甲酸(RA)等因子,观察其对NSCs定向分化的作用。结果EGF培养的NSCs,克隆球形成慢且较松散,经血清诱导分化后,主要为星形胶质细胞,仅有少数神经元。而bFGF培养的NSCs则生长良好。在加血清诱导分化后,不同浓度bFGF培养的NSCs分化的细胞不同。bFGF与EGF共同培养的NSCs,其生长及神经球形成良好。在加血清诱导分化后,分化的神经细胞比例更接近脑内神经细胞的组分。NGF对神经球的形成无明显影响,但可促使其向神经元分化。RA使神经克隆球形成,可使NSCs直接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不同促细胞分裂因子对人NSCs的增殖及定向分化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6.
1998~2004年本所共收治急性血吸虫病引起免疫复合物肾病患者1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所致截瘫是一种严重的伤残,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研究[1-3]发现损伤的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e-1β,IL-1β)及其受体(IL-1βR)表达快速上调,然而其作用尚未明了。本实验旨在探讨IL-1β对脊髓神经细胞的存活的作用及其机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内镜、病理特点。方法对1991—2005年肠镜及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0岁),中年组(31~59岁),老年组(≥60岁),从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和病理学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结直肠癌患病高峰为50~65岁,男性结直肠癌构成比高于女性。(2)青年组以腹痛就诊者占70.73%,中老年组以便血就诊者占65.50%,说明临床症状具有不典型性。(3)各组直肠癌均有较高的比例,青年组右半结肠癌的发病率(34.15%)明显高于中老年组(16.33%)。(4)青年组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为多,肿瘤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中老年组以高分化腺癌多见,肿瘤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结论不同年龄组结直肠癌患者有不同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对有下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全面地进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 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对 4 6例 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4 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手术优良率 89 7%。结论 对高龄患者要有充分认识和准备 ,大部分患者能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血液照射辅助治疗控制癌痛的疗效。方法对52例中晚期癌症重度痛患者在使用口服吗啡治疗基础上加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液照射治疗1周后,对疼痛缓解程度及平均缓解时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加用激光照射组的镇痛疗效优于单用吗啡组,P<0.05,有效率分别为92%和84%,P>0.05,显效率分别为67%和46%,u=2.07,P<0.05,均数缓解时间分别为(8±3)h和(8±4)h,t=0.78,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氦氖激光血液照射治疗有一定协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