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42篇
  免费   8556篇
  国内免费   4880篇
耳鼻咽喉   897篇
儿科学   1597篇
妇产科学   419篇
基础医学   5206篇
口腔科学   1688篇
临床医学   10294篇
内科学   7224篇
皮肤病学   916篇
神经病学   1903篇
特种医学   3483篇
外科学   7906篇
综合类   23702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9993篇
眼科学   998篇
药学   10042篇
  143篇
中国医学   8444篇
肿瘤学   3897篇
  2024年   263篇
  2023年   1048篇
  2022年   2584篇
  2021年   3294篇
  2020年   2799篇
  2019年   1547篇
  2018年   1652篇
  2017年   2342篇
  2016年   1791篇
  2015年   3248篇
  2014年   4201篇
  2013年   5498篇
  2012年   7738篇
  2011年   8378篇
  2010年   7582篇
  2009年   6836篇
  2008年   7040篇
  2007年   6879篇
  2006年   6141篇
  2005年   4651篇
  2004年   3452篇
  2003年   2710篇
  2002年   2074篇
  2001年   1897篇
  2000年   1484篇
  1999年   569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24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法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肾结石行皮肾镜取石术后疼痛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法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疼痛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胃肠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2.
王洁  王正  黄香妹  余维微  周裳  黄盈 《新中医》2023,55(11):202-20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腕踝针治疗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联合腕踝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呃逆症状评分;比较2组起效时间和呃逆消失率;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脱落2例,共完成研究58例,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5.86%(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饮食、睡眠、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呃逆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呃逆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呃逆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腕踝针治疗气机郁滞型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起效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3.
殷浩  余利军  吴华杰 《新中医》2023,55(16):65-69
目的:观察在常规术后治疗措施基础上采用定痛和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血 栓前状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 例血瘀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血栓前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治 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2 组均予常规术后治疗措施与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观察组 加予定痛和血汤加减治疗。2 组均以5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比较2 组术后10 d 肺栓塞、下肢深 静脉血栓(DVT)、皮下瘀斑的发生率,评定髋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记录术后48 h 内的切口 总引流量,检测血栓前状态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P-选择素]。结果:观察组 术后48 h 切口总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2 组术后疼痛VAS 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2 组术 后5 d、10 d 的VAS 评分均较术后1 d 降低(P<0.05);2 组术后10 d 的VAS 评分均较术后5 d 降低(P< 0.05)。观察组术后5 d、10 d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0 d,2 组vWF、D-D、P-选择素 水平均较术后1 d 下降(P<0.05),观察组vWF、D-D、P-选择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肺栓 塞发生率、下肢DVT 发生率、皮下瘀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术后治 疗措施基础上采用定痛和血汤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能有效纠正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血栓前状态,预防 下肢DVT 形成,减轻术后痛感,在预防术后出血倾向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94.
余其  陈志伟  汪洋 《新中医》2023,55(24):108-111
目的:观察凉血化斑汤加味治疗血热内蕴证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寻常型银屑病 患者8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 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础上加用凉血化斑汤加味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血热内蕴证证候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93.18%,对照组为75.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ASI、DLQI 评分均 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PASI、DL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皮疹颜色、皮疹灼热感、 瘙痒、心烦易怒等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 组血浆黏度及高、低切血液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3 项指标均 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凉血化斑汤加味能进一步减轻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内蕴 证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生活质量和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5.
【摘要】 目的:评价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矫形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6年12月对我院15例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行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手术治疗,术前仅1例严重脊柱侧后凸患者行头盆环牵引。男6例,女9例,年龄13~18岁(16.1±1.6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3例,特发性11例,神经纤维瘤病性1例。术前侧凸Cobb角82°~144°(102.5°±17.6°),侧凸的柔韧性为6.4%~28.5%[(21.56±5.70)%];后凸50°~95°(68.1°±15.3°),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2.0~6.8cm(3.40±1.37cm)。术前四肢肌力及感觉均正常。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椎板楔形截骨5.20±0.56个(4~6个),松解椎间隙5.20±0.56个(4~6个),手术时间6.1~7.9h(7.00±0.51h),术中出血量1050~2500ml(1450.0±521.3ml)。术后侧凸Cobb角18°~40°(28.0°±6.6°),矫正率72.5%;后凸22°~42°(27.8°±6.1°),矫正率58.4%;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0~2cm(0.85±0.74cm),矫正率72.8%。随访25~41个月(33.1±5.4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19°~43°(30.0°±6.9°),矫正率70.6%;后凸22°~42°(28.6°±6.5°),矫正率57.2%;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0.2~2.3cm(1.10±0.72cm),矫正率71.3%。无胸膜破裂,无假关节形成,无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矫正度无显著丢失。1例患者术前骨盆牵引发生钉道感染,经局部换药及抗生素应用,2周后感染控制;1例术后第3天发生十二指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采取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左侧卧位,术后2周痊愈;1例T4左侧椎弓根螺钉侵入椎管压迫神经,术后5h发生左下肢不完全性瘫痪,术后8h去除T4左侧椎弓根螺钉,术后5个月左下肢功能完全恢复。结论:采用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不需要剥离椎体侧方胸膜,手术解剖层次表浅和创伤小,不仅有助于增加脊柱柔韧性,而且可提供足够的压缩和闭合空间来矫正脊柱侧后凸,能获得良好的脊柱三维矫正。  相似文献   
996.
洪浩  俞光荣 《中国骨伤》2021,34(9):791-793
正跟骨骨折是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成人骨折的1%~4%~([1-2])。有60%~80%~([2])的跟骨骨折累及关节面并出现移位,其保守治疗效果欠佳,首选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会遗留疼痛、关节僵硬、肢体功能不佳等后遗症,造成经济和社会负担。近年来,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有了一定进展,对患者的预后起到一定的改善。本期刊出几篇关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文章,对跟骨钢板和植骨材料的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和相关报道,笔者结合近年国内外有关跟骨骨折的最新研究和自身经验,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一些问题作如下述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比较解剖锁定钢板(anatomical locking plate,ALP)与普通钢板(ordinary steel plate,OSP)治疗闭合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闭合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组(ALP组)和普通钢板内固定组(OSP组),每组34例。ALP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0~63(35.16±8.45)岁;SandersⅡ型14例,SandersⅢ型20例;采用ALP内固定治疗。OSP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19~63(35.05±8.39)岁;SandersⅡ型19例,SandersⅢ型15例;采用OSP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6、12个月B?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并分别于术后6、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伤残指数评分(foot and ankle disability index,FADI)评价手术疗效。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14(12.06±0.81)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和再次骨折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螺钉松动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ALP组B?hler角、Gissane角高于OSP组(P0.05);且ALP组B?hler角、Gissane角改善幅度高于OSP组(P0.05)。ALP组术后6、12个月AOFAS评分均高于OSP组(P0.05),但两组AOFAS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P组术后6、12个月FADI评分高于OSP组(P0.05)。结论:与普通钢板相比,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避免螺钉松动,减少并发症,更好地改善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998.
周梁  褚琪平  俞华军 《中国骨伤》2021,34(9):808-813
目的 :比较人工骨与自体骨在复杂跟骨骨折异形钢板内固定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60例复杂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按照植骨材料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男21例,女9例;年龄18~71(36.85±7.42)岁;SandersⅢ型19例,SandersⅣ型11例;采用人工骨植入。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0~69(37.26±7.38)岁;SandersⅢ型18例,SandersⅣ型12例;采用自体骨植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干燥时间、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B?hler角及Gissane角变化情况,采用Maryland评分评价患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3~15(10.15±2.67)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9.32±12.43) min、(101.64±5.13) ml,对照组分别为(112.45±13.82) min、(119.01±5.26)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干燥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前、术后3个月B?hler角分别为(14.19±2.47)°、(34.52±4.41)°,对照组分别为(14.08±2.35)°、(33.67±4.36)°;试验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Gissane角分别为(90.16±6.43)°、(131.45±9.83)°,对照组分别为(90.11±6.37)°、(130.87±9.24)°;两组术后3个月B?hler角、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B?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Maryland评分各项目评分、总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跟骨骨折异形钢板内固定术中,采用人工骨和自体骨在促进骨折恢复方面效果相当,且术后切口干燥时间、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相近,但使用人工骨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99.
背景与目的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是肝脏少见的一种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容易误诊为肝细胞癌或其他肝良性肿瘤,本文报告19例HAML患者的诊治过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9例HAM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女12例,男7例;年龄28~61岁;体检发现无临床症状者14例,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者3例,间断腹胀者1例,腹痛伴腹泻者1例;1例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肺脓肿,1例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19例均不伴肾肺等其他脏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无结节性硬化症。肿瘤直径1.3~12 cm,平均直径(4.6±2.2)cm。AFP、CA19-9、CEA均正常。7例患者术前诊断肝细胞癌(36.8%),12例术前诊断肝良性肿瘤(63.2%),分别为7例诊断肝腺瘤,2例诊断炎性假瘤,1例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1例诊断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术前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HAML。结果 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18例行肝切除治疗,1例行超声引导下肝肿瘤穿刺活检术、经皮穿刺肝肿瘤射频消融术。平均手术时间(172.7±80.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56.6±528.1)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8±2.7)d。19例患者病理检查均证实HAML,其中7例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免疫组化检查HMB-45、SMA均阳性表达。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无肝衰竭、腹腔出血、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术后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结论 HAML瘤属于良性肿瘤,术前诊断比较困难,一部分患者容易误诊为肝细胞癌,最终诊断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外科手术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与目的 III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C3)及SMAD家族成员4(SMAD4)参与的信号通路与胰腺癌(PAAD)关系密切,但两者与PAAD发生及预后是否有关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初步探究两者在PAAD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利用UALCAN在线网站分析PIK3C3 mRNA和SMAD4 mRNA在PAAD中的表达及两者各自对PAAD患者预后的影响;从TCGA数据库下载PAAD患者PIK3C3 mRNA和SMAD4 mRNA的表达数据和相应临床病理资料,基于PIK3C3和SMAD4联合的mRNA表达水平,用一致性聚类分析将PAAD患者分为两个聚类,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及Kaplan-Meier法分析两个聚类患者PIK3C3与SMAD4的mRNA表达模式、临床病理因素和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AAD和癌旁组织组织芯片中PIK3C3及SMAD4蛋白表达水平,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两个蛋白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的方法分析PIK3C3和SMAD4的蛋白水平单独及联合对PAAD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PIK3C3 mRNA或SMAD4 mRNA水平在PAAD中均无明显变化,并且两者单独均不影响PAAD患者的预后(均P>0.05)。PAAD中与PIK3C3 mRNA与SMAD4 mRNA具有较高的共表达相关性。两个聚类的PAAD患者之间,两基因的mRNA水平及年龄有明显差异(均P<0.05),其中,PIK3C3 mRNA及SMAD4 mRNA均高表达聚类的PAAD患者预后较好(P=0.006)。PAAD组织中PIK3C3和SMAD4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01),AUC分别为0.7417及0.7991。PIK3C3和SMAD4蛋白之一阳性患者比两蛋白均阴性的患者预后更好(P=0.0359)。结论 PIK3C3和SMAD4蛋白可作为PAAD潜在的诊断标志物,PIK3C3和SMAD4联合分析可成为PAAD患者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