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双束解剖重建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髌骨脱位患者行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双束解剖重建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0(16. 45±11. 32)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重建韧带骨道位置良好,无髌骨脱位复发。术后J-sign、髌骨内推过度移位、髌骨恐惧实验均呈阴性。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率、Kujala评分、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股骨滑车沟角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双束解剖重建治疗髌骨脱位可以有效恢复髌骨的稳定性,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自体大收肌肌腱转移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2例青少年髌骨脱位患者资料,男5例,女7例;年龄11~ 17岁,平均14.3岁.10例为复发性脱位,髌骨脱位次数为2~5次,平均3.2次;2例为初次脱位.12例患者均采用自体大收肌肌腱转移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12 ~42个月(平均24.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髌骨运行轨迹正常,3~6个月内膝关节屈曲O~135°,恐惧试验阴性.所有患者未发生再脱位,膝关节无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52分提高至术后94分.髌股外侧角由原来的向内侧开口转变为向外侧开口.结论 自体大收肌肌腱转移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能提供髌骨静态稳定的张力,且不损伤骨骺,避免了使用永久性内置物,是治疗青少年髌骨脱位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移植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监测及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299例尸体肝移植病例并发PDR-Ab的感染和预后情况.监测肝移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绝对计数、CD4+T淋巴细胞ATP含量,进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评分.将14例发生PDR-Ab感染者根据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不同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6例)的他可莫司用量不变,停用吗替麦考酚酯和泼尼松,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免疫调节组(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受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评分(TCIFS)的动态变化进行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结果 两组间受者的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Child-Pugh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发生PDR-Ab感染时TCI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终点,免疫调节组的TCIFS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间治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均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 肝移植后并发PDR-Ab感染时,根据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和CD4+T淋巴细胞ATP值对肝移植受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量化评分,以进行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是降低肝移植后PDR-Ab感染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onitoring and the individualized adjustment of cellular immunology function in the recipients infected with pan-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summarized the infection and the prognosis of PDR-Ab in 299 case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performed from Jan.2008 to May 2010.The absolute number of T lymphocytes and ATP level within CD4+ T cells were monitored,and T cell immunology function(TCIFS)was scored.According to different immunology adjusting proposals,14 cases of PDR-Ab infection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1)traditional group,routine anti-infective therapy;(2)individualized group.Individualized immunology adjustment was made according to the score of TCIFS besides routine therapy.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MELD and Child-pugh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The peri-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in individualized group was more than that in traditional group(P<0.0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CIFS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at 1st week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onset of the PDR-Ab infection.However,the score in individualized group was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raditional group when anti-infection therapy ended(P<0.05).The difference in the recovery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P<0.05).No rejection happened in two groups.Conclusion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decrease the mortality of PDR-Ab infectio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at the individualized adjustment of immunosuppression protocols is guided by grading quantitatively the cellular immunology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absolute number of T lymphocytes and ATP level within CD4+ T cells.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6岁.因反复中上腹隐痛半年于2008年6月5日入院.入院前半年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中上腹隐痛,无恶心、呕吐,无食欲变化、排便习惯改变,无发热,无肩背部放射痛,故未予重视.自觉疼痛及胸闷症状加重,外院行B超检查发现脾肾隐窝低回声,大小约5.5 cm×5.0 em;MRI检查:畸胎瘤可能.来我院就诊时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CT检查发现左侧肾上腺区有一类圆形囊性占位病灶,直径约5.5 cm,为水样密度,囊壁薄,增强后轻度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病灶略向下推移脾动、静脉,考虑囊肿(图1).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均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通过Mimics软件系统寻求快速准确进行腰椎转移性肿瘤术前评估的方法。方法:基于腰椎的64排螺旋CT连续薄层二维图像,利用Mimics软件分别重建正常腰椎、破坏病椎、腹主动脉及双侧肾脏的三维可视化结构。结果:Mim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腰椎CT扫描的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构清晰,可真实再现腰椎和邻近脏器的结构,并能对破坏病椎部位予以定位,对破坏范围予以量化。结论:Mimics软件根据CT扫描所得的Dicom原始数据能准确重建腰椎恶性肿瘤及邻近结构的三维立体结构,为腰椎恶性肿瘤患者残余椎体骨质的评估、手术入路的选择、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CT断层图像重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的三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寻求快速准确重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三维结构的方法。方法基于髋关节的64排螺旋CT连续断层二维图像,M im ics软件分别重建髋臼、近端股骨、股骨颈及股骨头病变组织的三维可视化结构。结果 M im 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髋关节CT扫描的D 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构清晰,可真实再现髋臼和股骨近端的结构,并且能够对病变组织部位予以定位,对病变组织体积进行计算。结论 M im ics软件根据CT扫描所得的D icom原始数据能准确重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的三维立体结构,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质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MSCT重建腰神经根受累分级与cT表现临床定位体征不相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42例cT表现(IA/5椎间盘突出)与临床定位体征不相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组)及40例正常人(对照组)均行腰椎间盘常规MSCT检查,选择观察中央和旁中央矢状重组图上影像学突出节段及临床症状责任节段(侧)椎I'~-J隙高度、椎间孔大小及神经根受累情况。结果两组均获得了对应节段椎间盘、椎间孔及神经根的清晰图像。两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大小及神经根受累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SCT重建图像能够充分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累及椎间孔区病例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9.
针刺抽吸法诱导建立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用针刺抽吸法建立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分析其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3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新西兰大白兔18只,用持针器夹持21G皮肤穿刺针从椎间隙正前方刺入L3~4、L4~5、L5~6椎间盘的纤维环,深度控制在5mm,拔出针芯,抽吸出部分髓核组织。术前及术后4,8,12周分别对造模后椎间盘及对照椎间盘(L2~3)行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新西兰大白兔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组织学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对照组髓核组织中有着大量髓核细胞,造模组第4周髓核细胞数量不断减少,第12周时髓核中主要为纤维软骨组织,伴有极少量髓核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对照组髓核组织间质呈强阳性染色,而各模型组呈弱阳性染色。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染色逐渐减弱,说明髓核组织中Ⅱ型胶原的含量逐渐减少。②髓核细胞凋亡率:对照组、实验组4,8,12周的髓核细胞凋亡率为(3±1)%,(17±4)%,(36±2)%,(2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13.86,P=0.0001<0.01)。结论:纤维环穿刺吸出部分髓核的方法在不破坏自身免疫屏障的前提下可诱导兔椎间盘的缓慢退行性变,为干细胞、髓核细胞、基因治疗等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41例,平均随访时间2.5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踝关节面完全解剖复位36例,基本解剖复位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