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84篇
  免费   15452篇
  国内免费   8965篇
耳鼻咽喉   1226篇
儿科学   2414篇
妇产科学   1219篇
基础医学   10966篇
口腔科学   2630篇
临床医学   19225篇
内科学   14209篇
皮肤病学   1364篇
神经病学   3973篇
特种医学   49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9911篇
综合类   35110篇
现状与发展   4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4400篇
眼科学   3174篇
药学   17879篇
  264篇
中国医学   13667篇
肿瘤学   7920篇
  2024年   510篇
  2023年   2171篇
  2022年   5003篇
  2021年   7022篇
  2020年   6106篇
  2019年   3986篇
  2018年   4058篇
  2017年   5036篇
  2016年   3929篇
  2015年   6718篇
  2014年   8434篇
  2013年   9557篇
  2012年   13526篇
  2011年   14215篇
  2010年   11195篇
  2009年   9497篇
  2008年   9924篇
  2007年   9318篇
  2006年   8408篇
  2005年   6702篇
  2004年   4495篇
  2003年   3844篇
  2002年   2955篇
  2001年   2438篇
  2000年   1917篇
  1999年   1063篇
  1998年   482篇
  1997年   447篇
  1996年   339篇
  1995年   333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0年   7篇
  1967年   3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了解西宁市城区PM2.5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水平,并对其致癌风险进行评价。方法 2019年每月10 - 16日在西宁市城北区和城东区采集PM2.5样品,对其16种美国环保署优控PAHs的质量浓度及其组成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毒性当量浓度及终身超额致癌风险(ECR)进行毒性评价。结果 城北区和城东区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3.10×10 - 2 mg/m3和2.50×10 - 2 mg /m3,均低于国家标准。城北区、城东区PAHs总浓度年均值分别为16.53(1.62~259.25) ng/m3和10.96(0.55~88.45) ng/m3,且2个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均以4~6环PAHs为主。PAHs的主要来源有燃煤及薪柴燃烧、汽油排放。毒性评价结果表明,16种PAHs以BaP为参照物的等效质量浓度(BaPeq)范围为2.00×10 - 5~3.32 ng/m3,城北区、城东区中ΣBaPeq分别为4.27 ng/m3、2.97ng/m3,BaP毒性最强,对ΣBaPeq的贡献率占75%以上; 城北区、城东区中Σ16PAHs的总ECR分别为3.72×10 - 4和2.58×10 - 4。结论 西宁市城区PM2.5中多环芳烃(PAHs)终身呼吸性患癌风险(ECR)大于10 - 4,对西宁市城区居民具有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基于多巴胺D2受体(DRD2),考察小剂量麦芽4个化学部位的催乳作用,初步探讨小剂量麦芽生物碱对产后缺乳模型大鼠泌乳素(PRL)分泌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ig甲磺酸溴隐亭方法制备缺乳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均ig给予相应的药物,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PRL、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垂体中泌乳素受体及DRD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RL、P及E_2水平、脑垂体PR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脑垂体DRD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麦芽总生物碱组大鼠乳腺小叶体积明显增加,导管明显扩张,且导管及腺泡内含有大量乳汁。麦芽总生物碱明显增加模型大鼠血清中PRL、P、E_2水平及脑垂体PRL mRNA表达水平,降低脑垂体DRD2 mRNA表达水平。结论麦芽催乳的主要药效物质为总生物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PRL分泌,增加脑垂体PRL受体、降低DRD2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3.
随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在全球的肆虐,儿童感染者人数也越来越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SARS-CoV-2感染人体的结合位点之一,可以与病毒尖峰蛋白结合,使得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启动S蛋白触发感染,引起白细胞介素-1、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炎性因子的产生。与成人相比,儿童的ACE2及TMPRSS2的表达水平较低,推测儿童症状较成人轻,发病人数较成人少均与此有关。该综述对SARS-CoV-2感染过程中ACE2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有助于了解SARS-CoV-2的致病机制,为更好地开发药物及疫苗,防治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王亮  宋鸿权  吴靖  袁欣瑶 《新中医》2020,52(5):137-139
目的:观察点穴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源性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点穴推拿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0 d。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各项细则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PSQI各项细则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疗效优于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105.
升降浮沉是中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医家分别从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加以阐发,不断充实升降浮沉理论,使其日臻成熟与完善。李东垣《脾胃论》所载补中益气汤,亦被后世奉为治疗“中气下陷”证的主方。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了“大气下陷”一词,并针对此证创立了专方升陷汤。两者同为“气陷”证而设,然其内涵又有不同。依据升降浮沉理论于脏腑、药物之用,通过补中益气汤与升陷汤的组方思路探析,比较治则治法之不同,分析其所治气陷证之别。升降浮沉理论贯穿于此二方的理论思想和制方用药方法,对充实、完善中药药性理论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建立华细辛和北细辛HPLC特征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研究2种来源细辛的识别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细辛潜在抗炎靶点并寻找潜在抗炎成分。对89批细辛药材(12批华细辛和77批北细辛)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11个特征峰,用对照品、紫外光谱和LC-MS指认了11个特征成分。特征峰面积聚类分析显示华细辛和北细辛被分为2类,且利用特征峰面积比值可实现两者区分,当特征峰9(细辛素)/参照峰S(卡枯醇)峰面积比值大于5时为华细辛,小于2时为北细辛。对119种细辛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细辛抗炎作用可能与COX-2,COX-1,iNOS,MAPK14,LAT4H,NR3C1,PPARG和TNF等8个靶点相关,其中COX-2最为关键,与5种特征成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细辛素、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均存在相互作用。此外,细辛脂素、芝麻脂素与iNOS,MAPK14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黄樟醚和细辛素可作用于iNOS,COX-1,LAT4H,甲基丁香酚可作用于COX-1,LAT4H。细辛脂素与芝麻脂素均可作用在COX-2,iNOS和MAPK143个靶点上,提示它们是细辛发挥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COX-2分子对接结果和COX-2活性实验结果验证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可抑制COX-2活性,为细辛抗炎作用活性成分。基于HPLC特征图谱的华细辛和北细辛识别方法简便易行;预测到的细辛抗炎靶点和抗炎成分为完善细辛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员工援助计划服务对心内科护士职业认同感、职业价值观、职业压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3月我院心内科护理人员58名,为其实施员工援助计划服务,评价实施前后心内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职业价值观、职业压力感知、职业压力反应。 结果 实施后,心内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各维度评分、压力感知与压力反应各维度得分均较实施前下降(P<0.05);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及职业认同感各维度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01)。 结论 员工援助计划可提高心内科护士职业认同感、职业价值观,缓解其职业压力感知以及职业压力反应。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益母草是著名的经产良药,具有"调经"功效,自古以来是治疗妇人"经产带下"之良药。子宫是益母草"调经"功效的重点靶器官。本文通过对益母草对子宫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梳理,显示益母草对子宫有双向调节子宫收缩活动、调节子宫肌电、保护子宫内膜和促进子宫内膜复旧、抗子宫内膜炎等多种作用,其作用的发挥与益母草的入药品种与炮制、提取成分和子宫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对指导益母草质量提升和临床应用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