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896篇
  免费   43243篇
  国内免费   25736篇
耳鼻咽喉   4384篇
儿科学   7118篇
妇产科学   2741篇
基础医学   24940篇
口腔科学   8286篇
临床医学   51770篇
内科学   35104篇
皮肤病学   4585篇
神经病学   9784篇
特种医学   17612篇
外科学   38230篇
综合类   122977篇
现状与发展   105篇
预防医学   49439篇
眼科学   5102篇
药学   52673篇
  723篇
中国医学   46897篇
肿瘤学   19405篇
  2024年   1576篇
  2023年   5324篇
  2022年   13963篇
  2021年   17314篇
  2020年   14889篇
  2019年   7886篇
  2018年   8666篇
  2017年   12129篇
  2016年   8885篇
  2015年   16941篇
  2014年   21684篇
  2013年   27817篇
  2012年   40665篇
  2011年   42795篇
  2010年   38740篇
  2009年   34489篇
  2008年   35618篇
  2007年   34789篇
  2006年   30293篇
  2005年   23661篇
  2004年   16554篇
  2003年   13684篇
  2002年   10518篇
  2001年   9549篇
  2000年   7145篇
  1999年   2448篇
  1998年   554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356篇
  1994年   378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36篇
  1965年   38篇
  1964年   37篇
  1963年   38篇
  1959年   62篇
  1958年   49篇
  1957年   38篇
  1956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三维乳腺数字化断层摄影(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行乳腺DWI检查和DBT检查的患者,DBT检查发现有钙化征象,其中乳腺癌患者51例,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髓样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腺癌;乳腺良性病变67例,病理类型包括:纤维腺瘤、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对所有患者DBT图像的钙化征象进行钙化评分并且测量相应病变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ADC值、钙化分数及二者联合在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  乳腺癌组ADC值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钙化分数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DC值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钙化分数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值为0.855,采用Delong检验得出两种方法对诊断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效能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两种方法(钙化分数+ADC值)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相结合的AUC值为0.903,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将ROC曲线(钙化分数、ADC值、两种方法结合的预测概率)经两两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结合的ROC与单一RO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22)。  结论  DWI与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无差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一方法,为乳腺含钙化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2.
高校医学生会利用假期时间对将要学习的科目进行预习,力求提前了解或掌握,以利于日后对知识的充分理解。预习对于医学科目学习有一定必要性,然而传统的假期预习模式常存在缺乏引导、效率难以提升等问题。目前,慕课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有所发展。对于医学生,其自主学习的模式、课程设计等契合医学课程的预习需求和假期学习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假期预习效果。医学生将慕课作为假期预习资源可有多种学习模式选择。慕课平台的功能拓展和学校教师的辅助可以有效深入慕课在医学生假期预习中的应用,为医学生带来更合理的假期学习安排。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胃排空障碍诊疗的现状与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D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目前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与手术创伤、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伴有其他腹部并发症等多种高危因素有关。保留幽门PD并不增加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风险,而幽门环切除、结肠前吻合、Braun吻合、微创手术对降低其发生是有利的。胃排空障碍的治疗目前国内外仍无明显进展,但绝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对症保守治疗获得痊愈。结论 PD后胃排空障碍应以预防为主,围术期应用术后加速康复策略可能是目前临床解决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关键所在,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N6-甲基腺嘌呤核苷(m6A)和腺嘌呤核苷(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肝癌细胞m6A甲基化水平。方法 HepG2和L02细胞mRNA经分离、消化为核苷,再经含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的甲醇沉淀处理。色谱柱为Agilent Proshell 120 EC-C18柱,流动相为0.1 g/dl甲酸水-甲醇(82:18),流速0.4 ml/min,柱温为30 ℃。质谱检测模式为多反应监测(DMRM)模式,测定m6A和A的浓度,计算细胞m6A甲基化水平。 结果 建立的LC-MS/MS法检测m6A和A的浓度分别在0.15~50.00 ng/ml和1.50~50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00 %,准确度为93.67 %~101.10 %,回收率为91.46 %~97.60 %,基质效应为90.26 %~99.27 %,样品稳定性良好。HepG2和L02细胞m6A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73 ± 0.11)%和(1.26 ± 0.22)%。结论 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和灵敏,可用于检测肝癌细胞m6A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患者护理方式;对照组(50例):选择基础护理方式展开疾病护理;试验组(50例):选择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式展开疾病护理;对比各组患者表现出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定差异。结果试验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工作总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82.00%)明显(P<0.05);试验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睡眠情感、社会生活、精力以及躯体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工作期间,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睡眠情感、社会生活、精力以及躯体活动)评分结果的提升,均获得明显作用效果,最终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康复状态的显著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颗粒剂(Shugan Jianpi Granule,SGJP)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breast cancer related fatigue,B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臂临床试验方法,纳入40例BCRF肝郁脾虚证患者,服用SGJP 8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Piper疲乏自评量表(PFS)、体能状况(ECOG)评分、中医证候量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血尿便常规、生化等安全性指标。结果38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2例发生脱落。PFS、中医证候量表、HAD焦虑量表评分均在试验第4、8、12周显著下降,ECOG评分、HAD抑郁量表均在试验第8、12周显著下降,PSQI评分在治疗第12周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在治疗后未出现明显血常规、尿便常规及生化指标异常。结论SGJP可以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疲乏,增强体力,改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7.
张金连    苑东敏  崔静  赵园园  王云云  杨帆  孙健平     《现代预防医学》2020,(8):1514-1518
目的 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4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6年和2009年参与青岛糖尿病预防项目的研究对象男性3 012例、女性4 422例,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不同性别ALT与FPG、2 h PG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T与新诊T2DM患病的关系。结果 男性中,ALT与空腹血浆血糖(FPG)、餐后2 h血浆血糖(2 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88、0.080(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832倍(OR = 1.832,95% CI:1.324~2.534,P<0.01)。女性中,ALT与FPG、2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0.108(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445倍(OR = 1.445,95% CI:1.087~1.919,P<0.05)。结论 在男、女性人群中,ALT水平升高与T2DM患病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不受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8.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生存率是评价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描述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20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以真实世界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之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202 542例。通过患者复诊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及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生存随访信息,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应用寿命表法估计各个病种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以性别、年龄组、首次治疗时间分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绘制各病种的总体生存曲线。结果:患者总体的1年、3年、5年OS分别为89.8%、77.4%和71.0%;男性患者5年OS为58.8%,女性患者为78.7%。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OS最高,为98.6%;胰腺癌患者最低,为11.4%。2013—2017年首次治疗的乳腺癌、肺癌和肾癌患者5年OS分别为90.0%、55.9%和80.7%,显著高于2008—2012年首次治疗患者,其他肿瘤未见显著上升。结论: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经规范诊治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女性生存情况显著优于男性,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生存改善可能归功于新的临床治疗和早诊手段。  相似文献   
149.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