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7篇
  免费   955篇
  国内免费   649篇
耳鼻咽喉   103篇
儿科学   148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617篇
口腔科学   133篇
临床医学   1012篇
内科学   817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245篇
特种医学   356篇
外科学   868篇
综合类   269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967篇
眼科学   111篇
药学   1078篇
  14篇
中国医学   1004篇
肿瘤学   50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595篇
  2012年   894篇
  2011年   934篇
  2010年   793篇
  2009年   753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在入院初期临床检测指标特点,寻找可预警轻型/普通型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方法回顾性研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于2020年2月收治的44例COVID-19患者病历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型/普通型组28例,重型/危重型组16例。分析患者入院3天内血常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百分比(MON)、血小板(PLT)]、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肌酐(CREA)]、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病情重症化的风险因素。结果重型/危重型组患者外周血WBC、NEU、MON、PLT、LYM、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4+/CD8+、CD19+、CD16+CD56+细胞计数均低于轻型/普通型组,其中CD3+T细胞(t=2.24、P=0.03)、CD3+CD4+T细胞(t=2.148、P=0.037)和外周血淋巴细胞(t=2.039、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型/危重型组患者血清IL-6为21.06(11.02,36.43)pg/ml,轻型/普通型组患者为6.13(3.14,12.5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52、P=0.003)。重型/危重型组患者咽拭子样本和粪便样本新型冠病毒核酸Ct值分别为(30.03±1.196)和(33.12±1.48),均低于轻型/普通型组患者新型冠病毒核酸Ct值[(33.56±0.75)和(35.76±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4、P=0.012,t=1.545、P=0.130)。重型/危重型组患者住院天数[(25.06±3.01)d]显著长于轻型/普通型组患者[(11.79±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6、P<0.001)。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IL-6(OR=1.059、P=0.039)和住院天数(OR=1.173、P=0.005)均为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严重程度COVID-19患者入院初期淋巴细胞及亚群、IL-6及病毒核酸水平存在差异,其中住院天数和IL-6异常升高是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对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分型的早期预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机器人技术在微创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高质量护理工作的配合可以保障机器人手术的安全、有效进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稳定情绪和更好的恢复.为提升护理工作者对MAKO机器人辅助单髁置换手术的全面认识,优化护理工作的模式和流程,提高手术效率并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本文在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1例行机器人单髁置换手术的实际工作体会,用理论联系实际,对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进行系统地分析.本团队认为,在机器人辅助单髁置换手术中,护理工作应在传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护理配合熟练程度.随着科技的进步,MAKO机器人辅助单髁置换手术的医护模式也将进一步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验证雾化固定技术用于控制高浓度131I气溶胶的可行性。方法 对国内某放射性药品生产单位操作131I的手套箱内高浓度131I气溶胶实施雾化固定。测量箱式内131I气溶胶浓度,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手套箱内(289 ±9) DAC和(304 ±6) DAC的131I气溶胶,固定处理120 min后,气溶胶浓度分别降至(21.7 ±2.0) DAC和(26.2 ±1.8) DAC;手套箱内(259 ±10) DAC的131I气溶胶,固定处理180 min后,气溶胶降至(1.80 ±0.18) DAC;固定完成24 h后检测结果表明,没有发生气溶胶再悬浮。结论 雾化固定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有限空间内131I气溶胶浓度,降低工作人员内照射风险,可用于放射性药品生产单位作为处理高浓度131I气溶胶的应急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4.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12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由妊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91例(71.0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引起11例(8.59%),合并肝脏疾病10例(7.81%),重度妊高征引起14例(10.94%),Rh血型不合及病毒感染各1例(各占0.78%)。对血小板(50×109/L者用强的松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有合并症的血小板减少程度严重,大多<70×109/L,半数ITP有临床症状。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术前血小板仍<50×109/L可输注浓缩血小板。  相似文献   
105.
豚鼠螺旋蜗轴动脉SP能神经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豚鼠螺旋蜗轴动脉(SMA)SP能神经支配的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镍染色技术及免疫透射电镜,探讨P物质(SP)在SMA上的分布特点。结果 SMA近端外膜上存在着大量SP-IR阳性神经元,在SMA远端外膜上可见大量的SP-IR阳性神经纤维,相互交错,呈网状结构。结论 SP的耳蜗血管的调节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乔慧  丘钜世  朱全胜 《广东医学》2001,22(3):195-198
目的 探讨骨肉瘤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转移和GCV治疗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成功构建含Hy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DORHyTK;采用DOTAP将其转入PA317细胞中进行包装,筛选,并进行病毒滴度测定。收获病毒上清体外感染骨肉瘤细胞株OS732和SAOS-2。分别用PCR和RNA斑点杂交的方法证明假病毒中不含有复制活性病毒,HSV-TK基因已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并获得表达,MTT比色法测定结果显示GCV对OS732TK和SAOS-2TK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前者强于后者,旁观者效应在高细胞密度接种条件下强于低细胞密度,在SAOS-2细胞中的作用强于OS732。结论 HSV-TK/GCV基因治疗系统可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提高大鼠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方法 对比传统闭式法与改良直视法的成功率;结果传统闭式法的成功率为50%,改良直视法的成功率为100%。结论 改良直视法优于传统闭式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我国医学教育研究论文基本状况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我国5种综合性医学教育学术期刊,以其2007年度所刊载的2 306篇医学教育研究论文为对象,从地区分布、作者人数和机构数、机构层次和隶属关系、作者专业背景、主题选择、研究方法和参考文献引用等10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医学教育研究论文的现况有所了解;同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期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9.
先秦社会时空方位观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社会的五行阴阳以及四风系统的时空方位观对中医理论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说明中医理论是在接受先秦时期科学技术思想及社会观念发展起来的 ,有许多内容尚待探讨 ,如仅用秦汉后的观点去认识是会有偏误的。  相似文献   
110.
中药羊蹄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研究蓼科药用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和层析法分离、纯化羊蹄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从羊蹄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素(Ⅲ)、酸模索(Ⅳ)、β-谷甾醇(Ⅴ)、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Ⅶ)及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Ⅷ)。其中化合物Ⅵ,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分离到的8个单体化合物为羊蹄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和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