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南方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血清抗AQP4抗体水平及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18例NMO、38例MS、13例复发性脊髓炎(RM)、6例复发性视神经炎(RON)患者及39名对照,PCR扩增AQP4外显子0及外显子1启动子基因(即AQP4-promoter0和AQP4-promoter 1),并行DNA测序.结果 共发现14个AQP4-promoter0及6个AQP4-promoter 1基因多态性位点.血清抗AQP4抗体阳性患者AQP4-promoter 0中-1003 bp多态性位点(A突变为G)发生率比血清抗AQP4抗体阴性患者(13/18与20/45,P=0.046)及对照组(13/18与10/39,P=0.00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抗AQP4抗体阳性患者及血清抗AQP4抗体阴性患者AQP4-promoter 1中- 401 bp与-400 bp之间多态性位点(插入1个C)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5/16与0/28,P=0.008; 8/38与0/28,P=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MO及MS患者-1003bp多态性位点及-401 bp与-400 bp之间多态性位点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MO:11/18与10/39,P=0.010;4/15与0/28,P=0.020;MS:19/38与10/39,P=0.027;8/34与0/28,P=0.018).结论 AQP4启动子区基因存在多态性位点,且与NMO、MS易患性有一定的关系;AQP4外显子0启动子中- 1003 bp多态性位点可能与血清抗AQP4抗体的出现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的脑膜脊膜病变特点,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GFAP-A)的认识与诊治。方法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出阳性的GFAP-IgG 55例,其中28例患者完成头颅MRI的平扫和增强(25例同时完成脊髓MRI平扫和增强)。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27例AQP4-IgG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均完成头颅和脊髓MRI平扫和增强。结果纳入28例GFAP-A,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头痛(464%,13/28)、发热(571%,16/28)、脊髓炎(429%,12/28)、视觉异常(393%,11/28)、行为异常(286%,8/28)、共济失调(250%,7/28)、意识障碍(143%,4/28)、癫痫发作(107%, 3/28)、运动障碍(71%,2/28)、认知障碍(107%,3/28)和其他症状(25%,7/28)。MRI增强下15例(536%)出现脑膜和(或)脊膜的异常信号,其中脑膜异常8例(286%),脊膜异常3例(107%),脑膜与脊膜同时异常4例(143%)。两例病理资料显示脑膜增厚,慢性炎症改变。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对比显示性别比例、发热、头痛、行为异常、视觉异常、MRI放射性血管样强化、脊髓异常、长节段脊髓炎、脑膜和(或)脊膜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膜/脊膜异常在GFAP-A比较常见,但临床或者放射学医生可能容易忽视,需提高对GFAP-A影像学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背景:水通道蛋白-4抗体(antibodies against aquaporin-4, AQP4-Ab, NMO-IgG)是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的诊断标志物,已纳入2006年修订的NMO诊断标准。最近研究表明,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NMO-IgG检测提高NMO诊断的敏感度。因此,NMO-IgG阳性患者应包括CSF NMO-IgG阳性的患者,而只有血清和CSF NMO-IgG均呈阴性的患者才能认为是NMO-IgG阴性。过去的研究提示,血清NMO-IgG 阳性与长节段脊髓病灶(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spinal cord,LESC)和线样病灶密切相关。然而,NMO-IgG阳性和阴性患者脊髓MRI的特点,包括两者LESC和线样病灶的差别还不清楚。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患者NMO-IgG状态和脊髓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特点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52名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脊髓MRI图像。8名患者血清及CSF NMO-IgG均呈阴性,血清或CSF NMO-IgG阳性患者44名。对比NMO-IgG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和脊髓MRI特点。 结果:NMO-IgG阴性患者性别比率(男/女)较高(NMO-IgG阴性组4/4,阳性组4/40,p=0.014)。轴位MRI上,NMO-IgG阴性组病灶于脊髓横断面周围(50.0%)多见,这与NMO-IgG阳性组主要分布在脊髓中央(54.5%)不同(p=0.051)。LESC在两组均多见。在NMO-IgG阴性患者中未发现线样病灶,而NMO-IgG阳性组线样病灶常见(47.7%) (p=0.016)。阳性患者中,延髓(linear medullary,LML)、延髓脊髓(linear medullospinal lesion,LMSL)和脊髓(linear spinal lesion,LSL)线样病灶比例分别是27.3%, 11.4%和9.1%。 结论:NMO-IgG阴性患者与NMO-IgG阳性患者有不同的临床特点。NMO的确诊应综合考虑,NMO-IgG阴性和非典型脊髓病灶出现不能排除NMO的诊断。进一步阐明NMO-IgG的作用,并寻找其他潜在抗原对NMO发病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核因子-κB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核因子-κB在大鼠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组。用凝胶迁移滞留方法检测每组大鼠6h,12h胰腺组织核因子-κBDNA结合活性的变化,并观察胰腺病理,血清淀粉酶,血清TNF-α改变。结果同假手术组相比,ANP组的胰腺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TNF-α,胰腺组织核因子-κB活性明显升高(P<0.01),另外在ANP组内术后12h的大鼠胰腺病理评分,血清TNF-α,胰腺组织核因子-κB活性比6h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核因子-κB在大鼠ANP时存在着动态变化,且调控着血清TNF-α的表达,从而参与了ANP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76±6.7)ng/L、(387±67)ng/L、8.71±0.45、(49.26±2.15)%;多肽预处理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胰腺病理分值、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4.5)ng/L、(295±48)ng/L、6.76±0.26、(37.46±1.68)%,两组相差均非常显著(P<0.05).结论 NBD多肽预处理可抑制ANP大鼠胰腺组织NF-κB的过度活化,下调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减轻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 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 以往研究多集中在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微循环障碍等方面. 近年人们发现细胞凋亡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他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组织损伤, 但同时也是机体其中一种重要的自身保护机制. 本文简述细胞凋亡与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 探讨细胞凋亡对急性胰腺炎器官损伤的影响, 分析细胞凋亡与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Notch因子的关系, 从而揭示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牛磺胆酸钠诱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胰腺组织在不同时间点蛋白组学的变化。方法 3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分别于24 h、48 h、72 h 3个时间点处死大鼠,每时间点6只。动物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发SAP,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5%牛黄胆酸钠行假手术。通过双向电泳分离、硝酸银染色和图谱分析模型组与对照组蛋白点的差异。结果牛磺胆酸钠诱导出SAP典型组织病理学改变,伴随有胰外肺、肾、胃肠器官的损伤。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胰腺组织蛋白组学变化:24 h时SAP组与假手术组有46个差异点,其中9个点蛋白上调,37个点下调;48 h时SAP组与假手术组有97个差异点,其中43个点蛋白上调,54个点下调;72 h时间点SAP组与假手术组有80个差异点,其中10个点蛋白上调,70个点下调。结论牛磺胆酸钠诱导的大鼠SAP模型胰腺组织在不同时间点蛋白组学的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L-精氨酸诱导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典型的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方法大鼠腹腔内分两次注射大剂量0.574mmol.L-1(10%)L-精氨酸,注射后3、12、24和36h观察胰腺病理变化、血清淀粉酶和丙二醛水平。结果胰腺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丙二醛水平在3h开始升高,随后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结论腹腔内注射大剂量10%的L-精氨酸能诱导典型的大鼠ANP模型,是值得推广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