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四跨膜蛋白CD151过表达与胃癌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组织蜡块及手术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的方法检测CD15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51在胃癌组织、肠化生、修复性胃黏膜上皮中表达;CD151在肠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28/52 vs 25/71,P=0.045);在发生转移的胃癌组织中,CD151的表达强度高于未发生转移的胃癌组织(12/42 vs 41/81,P=0.022);在Ⅲ、Ⅳ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要强于Ⅰ、Ⅱ期胃癌(22/64 vs 31/59,P=0.047)。与年龄、性别、部位没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 CD151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与胃癌的Lauren分型、转移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33.
摘要:目的检测CD56、CKl9、galectin3在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D56、CKl9、galectin3的表达在甲状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7l例甲状腺腺癌、64例良性病变组织蜡块。将135例石蜡标本制做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56、CKl9、galectin3蛋白在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56在甲状腺腺癌组织中大多表达缺失,表达率为12.7%,在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中表达率高(92.2%),两者间表达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CKl9、galectin3在甲状腺腺癌组织中表达较高(88.7%,93.0%),呈弥漫强阳性表达;在良性甲状腺组织中表达较低(17.2%,7.8%),主要呈散在弱阳性表达;两者间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O.01)。同一组织中,CD56表达缺失、CKl9、galectin3表达增高的腺癌组织有59例(83.1%),良性病变0例,两者间差异明显(P〈0.01)。结论CD56在甲状腺腺癌组织中表达缺失,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增高,对甲状腺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CD56表达缺失结合CKl9、galectin3的高表达对甲状腺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Twist及Bcl-2蛋白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宫颈上皮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标本42例,CINⅡ~Ⅲ级标本7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7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wist、Bcl-2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CIN 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宫颈鳞癌组中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6)、26.2% (11/42)、62.2% (46/74)和72.9% (51/70),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 (0/26)、19.0% (8/42)、43.2% (32/74)和68.6% (48/70),正常宫颈组、CIN 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及Bcl-2蛋白阳性率逐渐升高,4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宫颈鳞癌组中,Twist及Bcl-2蛋白在低分化肿瘤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肿瘤,ⅡB~ⅢA期阳性率高于Ⅰ~ⅡA期,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年龄的患者比较,两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的高表达与Bcl-2蛋白的高表达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Twist和Bcl-2蛋白的表达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发生、发展中逐渐升高,两蛋白之间呈正相关,是临床早期发现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和判断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有价值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35.
类鼻疽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群  黄幼生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52-2054,2073
类鼻疽病是于上世纪上叶被发现的人兽共患病,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中叶以后发现病例逐渐增多,其危害性也不断被认识。  相似文献   
36.
应用自制微切割工具切割石蜡组织行PCR-银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切割技术是通过显微操作系统对欲选取的材料(组织、细胞群、细胞、细胞内组分或染色体区带等)进行切割分离并收集用于后续研究的技术。该方法尽可能地排除了背景细胞的干扰,大大提高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精确度。近年来,微切割-PCR-银染技术在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目前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还有一定难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令人满意。国外也有多种微切割-PCR技术的报导,但多以激光捕获微切割(LCM)为主,仪器设备昂贵,推广较困难。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沉默YWHAE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三组,未转染组,构建YWHAE短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及相应空载载体,慢病毒包装后分别感染胃癌MGC803细胞(干扰组,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RT-PCR方法检测YWHAE沉默效率;MTT技术观察YWHAE表达沉默前后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及克隆形成变化情况.结果 慢病毒包装YWHAE-shRNA后成功感染胃癌MGC803细胞;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组MGC803细胞YWHAE基因表达明显降低,抑制效率为72.7%.MTT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72 h增长倍数分别为1.56、2.4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克隆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及对照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6.24%、31.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YWHAE基因表达沉默后,MGC803细胞凋亡率增加,由未消减前的3.23%增加到9.8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对照组细胞在G1期的比例(57.88%),干扰组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72.4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沉默YWHAE表达能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可能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miRNA(microRNA,微小R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生物学功能.方法 选取临床特征相似的3对结肠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黏膜组织,应用Exiqon miRNA芯片检测miRNA在结肠癌及其配对组织中差异表达情况;3个差异表达的miRNA被选取进行qPCR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及其靶向基因在结肠癌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结果 芯片结果显示,在3对结肠癌组织中有201个miRNA出现上调表达,94个下调表达(差异倍数>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织比较,选取的3个miRNA中hsa-miR-18b-3p、hsa-miR-31-5p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hsa-miR-142-3p表达下调,与芯片结果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及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iRNA涉及结肠癌细胞的分化、迁移、定位、增生及RNA、蛋白合成等功能调控,与细胞粘附、结肠癌发生发展等信号途径的激活相关.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miRNA存在异常表达,可能涉及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9.
E-cadherin/β-catenin与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钙黏连蛋白(E—cadherin,E-cad)和β-连接素(β—catenin,β—cat)及CD44V6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肿瘤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胃癌、30例癌旁组织、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8例胃正常组织中E-cad、β-cat和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明显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E—cad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分化程度无关。β-cat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胃癌组织中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并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分化程度无关。结论:E-cad、β—cat及CD44V6的表达分别与胃癌的分化、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同时检测E—cad、β—cat及CD44V6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构建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差异表达cDNA文库,以期寻找、克隆DADS特异性作用靶点基因。方法:用120μmol/L的DADS处理人结肠癌HT-29细胞,从DADS处理组及对照组HT-29细胞中提取poly A+RNA,应用高效、灵敏的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DADS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再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结果:成功构建具有高消减效率的DADS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差异表达cDNA文库,文库扩增得到了500个克隆,随机挑取100个制备质粒,酶切分析均得到150~1 300 bp大小插入片段,这些片段可能就是载有高度特异性的目的片段。结论:建立了DADS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差异表达cDNA文库,为进一步寻找、克隆DADS特异性作用靶点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