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研究兔VX2肝肿瘤在经肝动脉碘油抗癌药化疗栓塞(Lp-THAE)后早期的肿瘤细胞凋亡。方法27只新西兰大白兔瘤组织块种植肝VX2肿瘤,均分为经LP-THAE组、灌注抗癌药(THAI)组、灌注生理盐水组,选取处理后24、72、120 h观察点,肿瘤外周带和中心带取材、HE和MG-P染色光镜法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Lp-THAE引起的肿瘤凋亡为THAI法的(3.42±1.29)倍,THAE肿瘤中心部位的凋亡指数为外周带的(4.52±0.95)倍。结论诱导早期肝癌细胞凋亡是LP-THAE主要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减影造影技术(DSA)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术(BAG)加超选择性BAE治疗12例经内科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结果:即时停止咯血10例,全部病例无栓塞相关的并发症,随访2个月至18个月,仅1例再次咯血,结论:应用DSA行BAG加超选择性BAE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透视三维路径图指引技术的应用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使用同一台DSA机实施单个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61例,分A、B两组。A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二维路径图指引技术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B组36例患者均在透视三维路径图的实时指引下进行介入栓塞操作。分别记录A、B两组的栓塞治疗时间、总体透视时间、总体透视入射表面剂量、动脉瘤栓塞程度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由有经验的做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手术医师分别对两种指引技术进行主观评分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A、B两组在栓塞治疗时间、总体透视时间、总体透视入射表面剂量均有显著性差异,B组比A组分别减少了23%、16%、30%。A、B两组在动脉瘤栓塞程度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990);两种指引方法在手术医师主观评价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透视三维路径图指引评分高于常规二维路径图指引。结论使用透视三维路径图指引技术进行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指引图像清晰、操作简便,可以提高手术医师操作信心和效率,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和医生的X射线辐射,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人肺癌血供研究与经血管途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病变恶性程度高,发展快,多数病例在确诊时已属晚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很多,经血管途径介入治疗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为肺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中晚期原性发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次数与BAI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对82例原发性肺癌的病例进行支气管动脉/相关体动脉造影与灌注化疗。对BAI次数与BAI后近期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AI治疗次数对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肺癌BAI次数是影响近期疗期的因素。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静脉法肝脏灌注CT(PCT)成像及其去卷积算法的合理性。方法对同一组行肝动脉碘油抗癌药乳液化疗栓塞(Lp-TH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例同时行动脉法PCT(肝固有动脉和脾动脉插管)和静脉法PCT(右股静脉插管),在GE AW4.2工作站上采用perfusion3软件(GE Medical Systems)进行肝脏灌注CT分析,分别以二进一室模型去卷积算法(DOCMDM)和最大斜率算法(MS)得出肝脏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肝动脉灌注分数(HAI)、肝血流量(HBF)。结果 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此研究,其中10例静脉法PCT、10例肝动脉法PCT、7例脾动脉法PCT可用于灌注分析。动脉法与静脉法PCT-DOCMDM的肝癌组织、背景肝组织的4项灌注参数(HAP、HPP、HAI、H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法肝癌组织的3项灌注参数(HAP、HPP、HBF)其DOCMDM结果都显著大于MS法(P<0.05),背景肝组织3项灌注参数的两种算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一病例同时行动脉法和静脉法肝脏PCT,对照分析显示静脉法PCT-DOCMDM可以真实反映肝动脉与门静脉灌注;肝脏PCT-DOCMDM与PCT-MS对肿瘤组织灌注的评估存在较大差别,对背景肝组织灌注的评估比较相近。  相似文献   
27.
外伤性肾脏假性动脉瘤(renal artery pseudoaneurysm,RAP)是临床罕见病症,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由于RAP破裂出血凶险,有致命危险,及时、正确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现对我们近年来遇到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确诊的3例RAP作回顾性分析,报到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医源性肾迟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医源性肾迟发出血患者先行肾动脉造影明确出血灶,根据出血性质采用相应栓塞方法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明胶海绵栓塞3例,带毛钢圈栓塞2例,带毛钢圈加明胶海绵栓塞3例,直径700μm的聚乙烯醇颗粒栓塞1例,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胶栓塞2例。结果栓塞治疗后造影均显示栓塞完全,无出血表现;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医源性肾迟发出血的血管内栓塞治疗较传统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安全快速,止血疗效好,对肾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兔腹腔动脉血管造影解剖。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经右股动脉行腹腔动脉及肝固有动脉插管造影,分析腹腔动脉分支与管径。结果兔腹腔动脉开口位于T12椎体下1/3~L1椎体上1/3平面,其中66.7%位于T12椎体下缘平面。腹腔动脉分成胃脾动脉和胃肝动脉。胃肝动脉分支可分为三型:Ⅰ型,胃肝动脉干树状分支,占47.22%;Ⅱ型,胃肝动脉干呈三分支,占38.88%;Ⅲ型,胃肝动脉干呈二分支,占13.90%;肝固有动脉较长(22.70~33.00 mm,26.64 mm±2.28 mm)、内径0.60~1.20 mm(0.90 mm±0.16 mm),肝左动脉内径0.60~1.10 mm(0.72 mm±0.09 mm),肝右动脉内径0.50~1.00 mm(0.67 mm±0.09 mm);肝固有动脉造影可比较清晰地显示肝内叶段动脉分支。结论明了兔腹腔动脉血管造影解剖,有助于对兔肝VX2肿瘤模型经肝动脉途径介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0.
肝细胞性肝癌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瘤栓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报告 10年来在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 (HCC)合并肝静脉 (HV )、下腔静脉 (IVC)、右心房 (RA)瘤栓病例 ,旨在探讨HCC合并HV、IVC和RA瘤栓的超声图像表现 ,评价超声在诊断HCC合并HV、IVC、RA瘤栓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98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本院住院患者中临床确诊为HCC 2 3 7例 ,其中合并HV、IVC、RA瘤栓者 2 1例 ,男 19例 ,女 2例。年龄 2 7~ 80岁 ,平均 5 3岁。AFP增高 2 0例 ,全部符合1989年我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与中国抗癌协会联合制定的肝癌临床诊断标准 ;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