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69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300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95篇
  2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增强成像(CE-MRV)对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PIVCLMS)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1.5T MRI成像仪对6例原发性PIVCLMS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及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V)扫描,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患者中,3例起自下腔静脉中段,其中1例并发下段血栓,另3例起自下腔静脉下段,其中1例侵犯右心房。瘤体平均直径4.3 cm(3.0~5.5 cm),3D CE-MRV清楚地显示病灶全貌和肿瘤累及范围。结论 MRI结合3D CE-MRV对PIVCLMS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取代传统的血管造影,作为诊断PIVCLMS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本地区前来我院优生门诊等咨询者染色体异常情况,分析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临床常见疾患的关系,为临床咨询及处理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采用本科室制定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G显带技术,核型分析。结果4375例遗传咨询者中,检查出染色体异常者209例。异常检出率为4.7%(209/4375),其中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128例,其中染色体嵌合体12例;染色体易位81例。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是导致流产、原发性闭经、智力低下及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有特定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对指导临床诊断及优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三步调衡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案分组,对128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三步调衡手法治疗.对照组运用卧位牵引治疗,4周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0.62%,对照组愈显率34.37%,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步调衡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提出适合中国肝母细胞瘤(HB)患者的危险分层方法,探讨高危HB患者的新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年龄≤18岁的100例初治HB患者,根据临床分期、甲胎蛋白水平、病理分型等因素,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4个危险层级。极低危患者手术后不行化疗,随访观察;低危患者术后用C5V方案(顺铂+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化疗共4个周期;中危患者术前和术后行C5VD方案(顺铂+氟尿嘧啶+长春新碱+阿霉素)化疗,共6~8个周期;高危患者术前和术后行C5VD方案与IIV方案(异环磷酰胺+伊立替康+长春新碱)交替化疗,共8个周期。结果100例患者分为极低危2例,低危10例,中危51例,高危37例。化疗前有可评价病灶者83例,化疗后部分缓解65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8例,一线化疗客观有效率为78.3%。中位随访20个月,复发和进展30例,死亡27例。全组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9.2%,2年总生存率为72.0%。其中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88.9%、75.3%和43.2%,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100%、81.0%和44.8%。结论新的HB危险分层方法简便可行。根据新危险分层方法分层后,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极低危、低危和中危HB可获得较好的预后,高危HB患者的生存率仍有待提高,需要探讨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95.
杨衡  黄俊琪  王陶  康斌  张定伟  刘都  弋卓君  魏世隽 《骨科》2022,13(4):299-303
目的 探讨改良腓肠肌腱瓣翻转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术后再断裂合并感染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合作收治的17例跟腱再断裂合并感染病人,采用彻底清创,改良腓肠肌腱瓣翻转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病人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记录病人术前及末次随访的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采用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17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8±4.4)个月(8~20个月)。16例病人术后切口获得一期愈合,1例术后伤口边缘皮肤浅表坏死,经过局部换药处理4周后伤口获得二期愈合。1例出现腓肠神经损伤,给予口服甲钴胺治疗后有所缓解。末次随访未观察到感染复发、再断裂、关节僵硬等严重并发症。AOFAS评分由术前(50.15±7.61)分改善至(90.12±5.46)分;VAS评分由术前(5.12±1.65)分减轻至(1.12±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踝关节Kofoed评分标准:优2例,良14例,及格1例。结论 对于跟腱术后再断裂合并感染的病人,采用改良腓肠肌腱瓣翻转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初期临床疗效较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机器人及开腹胃癌根治术在高龄胃癌患者中的近期疗效,探究影响高龄胃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161例行开腹或机器人胃癌根治术、年龄≥70岁高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两组基线资料及肿瘤病理学特征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以评估近期疗效。二元Logistic回归探究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机器人组相比开腹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242.92±55.12)min比(170.37±43.15)min, P<0.001]。尽管机器人组与开腹组术中估计出血量相当[100 ml (100~200) ml比100 ml (100~200)ml, P=0.102],但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400 ml)的比例较开腹组显著降低(4.8%比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机器人组与开腹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24.51±9.51)枚比(24.28±9.36)枚,P=0.881)]、术后住院时间[10.0 d (9.0~12.0)d比9.1 d(8.6~11.0)d,P=0.094]、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5.3%比26.9%, P=0.81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8.4%比3.8%, P=0.228)、吻合口漏发生率(2.4%比5.1%, P=0.363)、围手术期病死率(2.4%比1.3%, P=0.59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是影响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在高龄胃癌患者中,行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操作安全、可行。年龄≥80岁是高龄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应注重围手术期评估及术后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急诊观察室留观危重患者早期识别的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3月运用集束化管理,结合MEWS评分、SBAR标准交接班模式、分级护理理论以及检伤分类原则颜色设置理论对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结果:急诊观察室留观危重患者早期识别率由45.20%上升至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697,p=0.000),心肺复苏率由8.29%降至5.76%,心肺复苏成功率由9.90%升至16.00%(均p<0.05)。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去向:去专科病房和重症监护室的比例由61.51%上升至66.24%,而入抢救室的比例由6.48%下降至6.42%,集束化管理实施后急诊留观危重患者早期识别医护满意度提高(均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有利于急诊留观危重患者早期识别和抢救成功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单磷酰脂A预处理(MLA-P)和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 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制I/R损伤模型,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I/R组凋亡细胞较多,MLA-P组及IP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I/R组(P<0.01)。Bcl-2和Bax蛋白表达在I/R组均较多,MLA-P组及IP组Bcl-2表达明显高于I/R组(P<0.01),而Bax蛋白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1)。MLA-P组与IP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LA-P可抑制I/R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Bcl-2和Bax蛋白表达在心肌凋亡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MLA-P与IP两者对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miR-328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上皮间质转换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HUVECs,构建携带miR-328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转染HUVECs。细胞分7组:正常葡萄糖、甘露醇、高浓度葡萄糖、miR-328、miR-328病毒阴性对照、高浓度葡萄糖+U0126、miR-328+U0126。免疫荧光双染色鉴定HUVECs间质转分化;RT-q PCR检测miR-328表达;Western blot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MEK1/2、p-MEK1/2、ERK1/2、p-ERK1/2表达。结果 1)经高糖处理HUVECs呈CD31、α-SMA染色双阳性;2)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iR-328表达增高(P0.05);与高糖及miR-328组比较,U0126处理后miR-328表达降低(P0.05);3)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及miR-328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多(P0.05);与高糖及miR-328组比较,U0126处理后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P0.05);4)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及miR-328处理后p-MEK1/2、p-ERK1/2表达增高(P0.05);而U0126处理则能抑制这一现象(P0.05)。结论高糖可诱导HUVECs上皮间质转换,同时miR-328表达增高;miR-328可诱导HUVECs上皮间质转换;HUVECs上皮间质转换与MEK1/2-ERK1/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