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3篇
综合类   3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外源性白介素-10(IL-10)对肝纤维化大鼠星状细胞(HSC)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60只♂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N组)、CCl4组28只(C组)和IL-10干预组24只(Ⅰ组),建立正常对照、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及IL-10干预模型.造模第7周和第11周,采用链霉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经门静脉离体灌流消化,11%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SC.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HSC的I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纤维化大鼠模型并分离肝星状细胞.造模第7周、第11周新分离的HSC中,N组的ICAM-1不表达,C组与I组均检出ICAM-1表达,C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组(P<0.01);造模第11周,Ⅰ组的ICAM-1表达水平较第7周有明显下降(P<0.01),C组较第7周则明显增多(P<0.01).结论:ICAM-1随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进展表达升高;IL-10可通过抑制HSC ICAM-1表达,在抗纤维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大鼠体内质粒DNA尾静脉快速大容量注射法,使外源性rIL-10在肝组织中高表达,为探索肝脏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动物试验手段。方法以rIL-10为报告基因,将含不同体积及不同质粒浓度的质粒DNA溶液经大鼠尾静脉快速注射,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内分别收集血浆及肝、肾、肺、脾和心组织,使用RT-PCR、ELISA和免疫组化法检测rIL-10在体内的表达情况。结果尾静脉快速大容量注射rIL-10DNA溶液可使rIL-10基因在大鼠肝脏有较明显转录及表达。血浆中rIL-10浓度可通过质粒的重复注射使其保持在一个稳态。结论尾静脉快速大容量注射法是一种简单、方便和有效的大鼠体内基因转移及基因表达的方法,为进一步探讨rIL-10基因在肝脏疾病的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3.
白细胞介素-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Bax/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Bax/Bcl-2表达的影响及外源性IL-10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及可能机制。方法47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6只)和CCl4组(Z组,41只)。至造模第9周,Z组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9只),自然恢复组(R组,9只)和IL-10治疗组(T组,9只);于12周末处死各组动物。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Bax/Bcl-2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T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程度较M组减轻;R组肝脏炎症活动度较M组有所缓解,但肝纤维化程度未见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提示,Bax主要表达在肝细胞质内,Bcl-2主要表达在汇管区及纤维间隔区。组织蛋白及mRNA表达检测均显示,M组Bax较N组增高(P〈0.01),Bcl-2表达亦显著增高;R组Bax表达较M组降低(P〈0.01),但Bcl-2表达则较M组显著升高;T组Bax/Bcl-2均较R组显著降低。结论肝纤维化过程肝脏Bax/Bcl-2表达增强.外源性IL-10可以减轻CCl4诱导的肝脏纤维化,IL-10抗纤维化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肝细胞表达Bax、抑制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表达Bcl-2实现的。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在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 )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对 5 0例门脉高压患者 (其中 2 0例伴腹水形成 )、5 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TGFβ1 和 TNFα的检测。 结果 对照组血清 TGFβ1 和 TNFα为 12 .32± 3.2 9ng/ml,94.74± 49.30 pg/ml,门脉高压组分别为 19.2 1± 5 .87ng/ml,140 .85± 5 3.47pg/ml(P<0 .0 5 ) ;门脉高压伴腹水者为 18.44± 5 .89ng/m l,16 7.34± 38.6 2 pg/ml,不伴腹水者为 2 0 .6 8± 6 .73ng/ml,10 1.5 4± 2 8.2 4pg/m l,两者比较 TGFβ1 差异无显著性 ,而有腹水者 TNFα高于无腹水者 (P<0 .0 5 )。 结论  TGFβ1 和 TNFα水平升高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sICAM-1和IL-12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活动期和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胞间粘连分子-1(sICAM-1)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16例活动期、15例稳定期及20例健康者血清中要和IL-12水平,并与抗-dsDNA,抗核抗体(ANA),血沉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期和活动期口才血清中IL-12水平依次降低;SLE患者血清中sICAM-1水平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与心钠素(ANP)在门脉高压症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学方法对3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及20份门脉高压性腹水进行SS、VIP与ANP的检测. 结果门脉高压症组血浆SS、VIP与ANP水平分别为61.23±23.85,17.65±4.75及202.95±35.82 pg/m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1.23±41.89,13.33±3.29及97.95±36.57 pg/ml,二者差别有显著性(P<0.05),腹水组分别为164.03±58.41,14.92±3.78及125.43±50.04 pg/ml,腹水SS、ANP高于对照组血浆含量(P<0.05),腹水VIP与对照组血浆含量差异无显著性.门脉高压症伴腹水者血浆SS低于无腹水者,而VIP与ANP水平高于无腹水者(P<0.05). 结论血浆SS、VIP与ANP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 (SS)、血管活性肠肽 (VIP)与心钠素 (ANP)在门脉高压症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学方法对 3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及 2 0份门脉高压性腹水进行 SS、VIP与ANP的检测。 结果 门脉高压症组血浆 SS、VIP与 ANP水平分别为 6 1.2 3± 2 3.85 ,17.6 5± 4.75及 2 0 2 .95±35 .82 pg/ m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81.2 3± 41.89,13.33± 3.2 9及 97.95± 36 .5 7pg/ ml,二者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腹水组分别为 16 4.0 3± 5 8.41,14.92± 3.78及 12 5 .43± 5 0 .0 4pg/ ml,腹水 SS、ANP高于对照组血浆含量(P<0 .0 5 ) ,腹水 VIP与对照组血浆含量差异无显著性。门脉高压症伴腹水者血浆 SS低于无腹水者 ,而 VIP与ANP水平高于无腹水者 (P<0 .0 5 )。 结论 血浆 SS、VIP与 ANP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与醛固酮(ALD)在门脉高压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学方法对3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3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以及2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腹水进行CGRP、NPY与ALD的检测.结果门脉高压症组患者血浆CGRP、NPY与ALD水平分别为125.95±35.43pg/ml、88.49±52.51pg/ml及868.5±459.6pg/m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9.14±23.29pg/ml、151.54±38.51pg/ml及306.4±124.3pg/ml,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腹水组分别为81.83±38.55pg/ml、61.47±28.35pg/ml及216.7±186.1pg/ml.腹水CGR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腹水NPY与ALD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有腹水者NPY低于无腹水者,而CGRP与ALD水平高于无腹水者(P<0.05).结论血浆CGRP、NPY与ALD均在肝硬变门脉高压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 构建并鉴定靶向HBV X蛋白(HBx)小干扰RNA(siRNA)重组表达质粒,观察其对稳定表达HBx基因的正常人肝细胞株HL-7702/HBx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两条针对全长HBx基因具有短发夹结构的siRNA序列,克隆至载体psiRNA-Hh1GFPzeo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X1和pX2,并以不针对任何序列的重组质粒pScr作为对照.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人HL-7702/HBx肝细胞株,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其对HBx的阻抑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 m)水平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实pX1和pX2构建成功.pScr、pX1、pX2分别转染入HL-7702/HBx细胞48 h后,空白对照组HB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5±0.12和0.62±0.09,pX1组分别为0.33±0.10和0.19±0.08,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t=4.73,P<0.05;t=7.53,P<0.05),pX2组分别为0.48±0.10和0.37±0.11,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t=2.39,P<0.05;t=4.43,P<0.05),但pX1组抑制效果强于pX2组(t=2.28,P<0.05).RNA干扰后细胞内ROD水平为5.00±0.38,△ m水平为33.86±0.50;空白对照组ROS为72.10±0.55,△ m为3.57±0.26(t=276.22,P<0.05;t=107.15,P<0.05).结论 靶向HBx的siRNA能特异性抑制HBx在HL-7702/HBx细胞中的表达,并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提高△ m水平,减轻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