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对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义齿种植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两组患者的口腔卫生保持效果。结果观察组种植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0.00%),并发症总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20.00%),口腔卫生保持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义齿种植修复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促进种植成功率提升,保障更加清洁的口腔健康水平,一定程度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预后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单次趋化素样因子1导入所致小鼠肺病变的转归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单次趋化素样因子1(CKLF1)导人所致小鼠肺病变的转归及其意义.方法 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只.实验组小鼠股四头肌内注入自行构建的pcDNA3.1-CKLF1-Myc-His表达质粒(CKLF1质粒)100 μg,对照组小鼠相同部位注入pcDNA3.1-Myc-His空质粒100μg,注入后均给予局部电脉冲刺激.质粒导人后第1、4、8周末每组各处死20只小鼠,观察并比较2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导入质粒后1和4周,实验组小鼠BALF中中性粒细胞分别为(35.0±5.2)%和(22.9±2.2)%,淋巴细胞分别为(34.5±2.8)%和(22.0±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6.7±2.2)%、(7.0±2.4)%,淋巴细胞(5.9±1.6)%、(6.1±2.7)%,均P<0.01].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CKLF1质粒导人后1周小鼠气道上皮细胞脱落,肺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渗出;4周可见肺泡间隔增厚,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明显增生,大量胶原纤维沉积于肺间质;8周可见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肺泡结构渐趋恢复.结论 CKLF1可引起支气管肺组织的炎性损伤,单次CKLF1导入所致肺病变可自行逆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无氧阈和高强度肺康复运动方案对中重度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前瞻、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1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无氧阈组15例,高强度组17例,对照组9例。无氧阈组以无氧阈为运动强度,高强度组采用最大可耐受的运动强度,进行每周2次、共12周的踏车运动康复计划。康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静态肺功能、心肺运动试验及圣&#183;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结果高强度组的运动强度达到最大预计功率的(69&#177;14)%,无氧阔组运动强度为最大功率的(52&#1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0,P〈0.01)。康复治疗后无氧阈组SGRQ总分由(44.1&#177;20.7)分下降至(32.2&#177;16.0)分,高强度组SGRQ总分由(40.9&#177;16.1)分下降至(32.6&#177;16.6)分,两组均获得显著改善(P均〈0.05),其改善值分别为(11.9&#177;15.5)U和(8.4&#177;9.5)U,均达到临床显著意义(改善大于4u即为显著)。但两组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40,P=0.589)。SGRQ各部分评分显示康复治疗后高强度组在症状、影响两方面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改善(P均〈0.01),无氧阈组的症状在康复后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改善(P〈0.05),而对照组康复前后四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运动能力的改善与SGRQ各项评分的改善无显著线性相关。结论无氧阈和高强度的肺康复运动方案均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疾病相关生活质量,两种方案比较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52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 1999年 5月至 2 0 0 2年 4月 ,我们应用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 5 2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5 2 8例。男 4 0 8例 ,女 12 0例。年龄 5~ 78岁 ,平均 4 0岁。临床表现以疼痛、排尿困难、血尿、尿流中断、尿潴留为主要症状。其中合并肾结石 2 82例 ,曾作肾、输尿管、膀胱手术取石 186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380例 ,尿道狭窄 2 8例 ,高血压病 4 0例 ,糖尿病 14例 ,全膀胱切除代膀胱结石 1例 ,盆腔手术 (子宫全切 )史 2例。ESWL后结石不能排出 4 0例。ESWL后结石未碎 14 2例。术前经X线片及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198例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参考2006年ACCP《儿童慢性咳嗽临床循证实践指南》的诊断程序进行病因诊断,所有患儿均进行高渗盐水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比较不同病因的慢性咳嗽儿童诱导痰细胞学分类的差异。同时选择159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198例慢性咳嗽患儿中有175例痰诱导成功,成功率为88.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主要表现为咽痒、恶心、咳嗽、头晕,停止诱导后可缓解。对175例痰诱导成功的慢性咳嗽患儿病因进行分析,获得明确诊断的有164例(93.7%),分别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65例(37.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52例(29.7%)、感染后咳嗽(PIC)37例(21.1%)、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4例(2.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4例(2.3%)、肺结核(TB)1例(0.6%)、气道异物1例(0.6%),病因未明11例(6.3%)。CVA、UACS、PIC是本组慢性咳嗽患儿最常见的病因。按年龄分为三组,Ⅰ组(4~6岁)51例(29.1%),Ⅱ组(7~11岁)66例(37.7%),Ⅲ组(12~14岁)58例(33.1%)。不同年龄组病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不同病因组之间诱导痰细胞学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开展高渗盐水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是安全和成功率较高的检测手段,对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CT表现,协助临床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 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为主,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以及骶髂韧带钙化.结论 AS骶髂关节CT表现多种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构成情况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选取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42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脑脊液培养结果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其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情况.结果 142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脊液病原菌构成:双菌株2例,单菌株140例,其中革兰阴性细菌100株(68.97%),革兰阳性细菌38株(26.21%),真菌7株(4.83%).革兰阳性细菌中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以及屎肠球菌等菌种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红霉素以及头孢西丁等抗生素耐药,但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种.革兰阴性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黏质沙雷菌等菌种对所研究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抗生素的耐药率甚至达到80%以上,而整个研究未发现对美罗培南耐药的菌种.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检出率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致病菌的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PK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分别按PKVP和普通的前列腺电切(TURP)两种术式治疗,并对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种术式患者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PVR)术前术后比较,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KVP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术后继发出血等明显短于TURP组(P<0·01)。结论两种术式治疗效果相似,但PKVP较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我院1980年1月至1992年12月共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08例。其中男74例、女34例,均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尿素氮下降接近正常,达到完全缓解28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尿素氮有所下降,达到缓解40例;死亡40例。本病多发于16~55岁。治疗上采取综合措施及中西医结合。一般来说,肾脏本身疾患所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治疗效果较差,肾外因素如泌尿系结石所引起的肾功能不全预后较好。可逆因素包括各种感染、尿路结石、心力衰竭,急剧上升的高血压等。如果能积极纠正可逆因素,可使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CME的21例患者(腔镜组)与行结肠癌开腹手术的27例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开始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半流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半流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或早于开腹组(P0.05、0.01)。结论:腹腔镜CME安全、可行、有效,较开腹手术存在多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