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8年全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120例,将全部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60例。给观察组患者采取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给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阿司匹林的方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全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比治疗前明显更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要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与全血低切浓度明显比对照组要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与全血低切浓度明显比治疗前要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索在炎性因子作用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变化及其产生的分泌型磷脂酶A 2-ⅡA (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 of group ⅡA,sPLA2-ⅡA)表达量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5年收治的18例CVS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本组病例中13例患者痊愈(72.2%),4例(22.2%)遗留肢体残疾或部分后遗症,1例(5.6%)死亡。对14例患者随访0.5~4年,疗效稳定,未再复发。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应视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及联合血管内治疗,以其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5.
王鑫  牟方红  陈文武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2):1668-1670, 1673
目的分析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ⅡP)病人肺功能及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ⅡP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时间为2个月。比较2组ⅡP病人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ⅡP病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肺部Velcro音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1);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活量显著优于治疗前(P < 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ⅡP病人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1)。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有利于改善ⅡP病人的肺功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解决具体问题能力。方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案例教学法。结果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得到92.6%的学生的赞成。结论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相似文献   
97.
背景:脑卒中后常伴发抑郁和焦虑性障碍,影响神经功能的康复。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伴发焦虑和抑郁障碍临床疗效。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观察。单位:一所省级医院。对象:研究对象为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12/2003-01住院的305例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①起病急,有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②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③既往无神经障碍史。排除标准:有意识障碍史、认识功能障碍、失语、不依从检查者除外。焦虑和抑郁性障碍的判断标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分大于14分,确定患者具有焦虑障碍,汉密顿抑郁量…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介入再通手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一例合并多发性脑出血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球囊扩张+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给予球囊扩张+静脉窦血栓介入再通术术后第2d开始患者临床症状逐渐缓解,至术后3周查体基本恢复正常,出院后随访6mon,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未再复发。结论CVST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发病的时间等因素,尽量选择具有良好前景的个体化血管内治疗方法(私人订制),以求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3-01—2015-10在我科治疗的16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1例患者在超早期进行了强化降压为研究组,91例患者给予常规降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血肿扩大发生率、NIHSS评分、随访Rankin评分。结果治疗后1h及24h,研究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h,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90d随访,研究组患者Rankin评分为0~2分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研究组血肿量、血肿扩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能够缓解脑出血血肿扩大情况,改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采用血肿抽吸术治疗为研究组,30例采用保守治疗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水平,分析MMP-9与NDS的相关性,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2组血清MMP-9水平均在治疗后2d达到高峰,但研究组的高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MMP-9水平逐渐下降,但研究组治疗后7d及14d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ND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第14天研究组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MMP-9水平与NDS评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为6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采用血肿抽吸术治疗,治疗后能够显著降低MMP-9的高峰值,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