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医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及考核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提高学生的理解及掌握水平,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尝试引入案例教学及错误案例辨析,并将平时错误案例查找及辨析部分加入到考核成绩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比较并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和平谷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特点及差异性.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对海淀区2 970名和平谷区2 558名0-6岁儿童进行伤害现况调查,并对伤害发生率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 共调查5 528例,伤害发生率为8.65%(478/5 528).海淀区0-6岁儿童非致命性伤害发生率为10.54%(313/2 970),平谷区为6.45%(165/2 558).海淀区伤害发生率高于平谷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081,P<0.001).依据年龄、性别和严重程度分层分析:两区高年龄段(3-6岁)不同年龄组间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海淀区均高于平谷区(男童χ2=9.145,P=0.002;女童χ2=21.973,P<0.001);海淀区重度伤害发生率为0.13%,平谷区为0.51%,其差异性亦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55,P=0.012).结论 两区0-6岁儿童的伤害情况均较为严重,应根据城乡伤害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预防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2011―2017年北京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全面综合的创伤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1―2017年北京市急救中心的急救创伤病例,针对不同创伤原因,分别从不同人群、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93 453例创伤患者,男女比例为1.40:1,高发年龄段为35~64岁,占总例数的36.63%;其次为15~34岁,占总例数的31.96%。按致伤原因分类,交通事故伤占比最大(28.19%)。 < 65岁人群以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65岁人群以跌倒为主要致伤原因。创伤患者例数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城区多于郊区。创伤发生与人群活动密切相关,白天明显多于夜晚,上午7:00-8:00是跌倒伤和交通事故伤发生的高峰期。  结论  北京市院前创伤急救具有较明显的人群、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指导医院急救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制定有效的创伤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2017-2018年北京市初中生近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09/2018-05采用多级抽样法抽取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1 405人,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初一年级学生近视患病率为68.8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一方近视(OR=1.879)、父母双方近视(OR=3.245)、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距离<1尺(OR=1.310)、近距离用眼主动休息频率>30 min且≤60 min(OR=1.544)、近距离用眼主动休息频率>60 min(OR=1.527)、无法保证每天做眼保健操(OR=1.633)、每周户外活动时间≥4.17 h且<6.67小时(OR=1.740)、每周户外活动时间<4.17 h(OR=5.070)是北京市初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初中学生患近视与遗传因素及用眼行为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功能转归及影响术后生存期的预后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5月于解放军第307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为脊髓压迫(SCC)组(29例)和无脊髓压迫(NSCC)组(36例)。评价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体力状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情况,探讨手术方式、系统内科治疗、患椎辅助放疗、术前内脏转移、术后运动功能状态(Frankel分级)、术前体力状态(ECOG评分)和受累椎体数目对术后生存期的影响。结果SCC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5.7±1.4)分降至术后(2.0±0.9)分,NSCC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6.2±1.5)分降至术后(2.1±1.2)分;各组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组15例(52%)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获得改善,14例(48%)维持不变;术前无行走能力的18例患者中11例(61%)术后重新获得行走能力。多变量Cox分析显示系统内科治疗、术前内脏转移、术前体力状态对患者术后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快速有效减轻患椎疼痛,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可以有效改善或延缓SCC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此外,系统内科治疗、术前内脏转移和术前体力状态是预测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影响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 epidur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ESCC)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的生存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解放军307医院骨科接受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的胸椎MESCC患者72例。收集每例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Tokuhashi评分(包括原发肿瘤特点、术前卡氏评分、内脏转移、脊柱外骨转移、脊柱转移瘤数目和Frankel分级)、确诊原发肿瘤和脊柱转移的间隔期、运动障碍出现的时间、受累椎体分布、连续性、病理性骨折、术后行走状态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数据。运用单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各暴露因素组的生存状况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胸椎MESCC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结果随访结束时,72例中62例死亡,10例仍存活,中位生存期7.45(0.3~91.9)个月。5例(7%)术后1个月内死亡,47例(65%)术后1年内死亡,55例(76%)术后2年内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术前ECOG评分2分、Tokuhashi评分8分、确诊原发肿瘤和脊柱转移的间隔期24个月、术后可行走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MESCC患者生存期均明显延长(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okuhashi评分、年龄、和术后行走能力是影响MESCC减压内固定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okuhashi评分能很好地反映MESCC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同时年龄、术后行走能力也是影响胸椎转移瘤MESCC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7.
在医学科研中,正确、合理地运用统计学,不仅可缩短科研周期,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可大大提高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增强科研工作的科学性。然而,统计学运用的质量却令人十分担忧。从实验设计、数据的收集与表达、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到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都能找到许多错误的实例。国内外曾有学者对医学期刊做过专门调研,发现其误用率相当高。本刊以往发表的论文也存在此类问题。为了提高本刊作者的统计学意识和素质,提醒作者投稿时进一步把好稿件的统计学处理质量关,以保证论文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编辑部特约请北京军医学院数学教研室主任、统计学专家郭秀花教授对本刊2002年发表论文中存在的统计学错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正确的统计处理方法,希望引起读者的重视。目前,本刊对牵涉到统计学处理方面内容的来稿,均先请统计学专家审稿,对存在严重统计学错误的稿件一律退稿,请作者见谅。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生物统计学越来越受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医学科研中已经普遍应用统计学方法。与此同时,众多的统计学书籍也不断涌现,其中不乏一些构思缜密、结构严谨的佳作。《生物医学研究的统计方法》(2007 年 6 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由方积乾教授主编,胡良平、赵耐青、宇传华等 6 位教授共同编写的一本对医学科研统计分析有较大指导作用的统计学教材。 全书分 “基础篇”、“应用篇”和“专题篇”3个部分,可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要。①基础篇:涵盖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最基本的统计方法,包括统计描述、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定量资料比较、定性资料比较和线性回归分析等。②应用篇:包括实验设计、临床试验设计、调查设计、样本含量估计、各种设计类型条件下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Logistic 回归分析、生存分析和对数线性模型。这部分凸显了调查和实验设计,详细阐述了研究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方法。③专题篇:介绍了多元统计方法、时间序列分析、遗传数据基因定位统计方法、基因表达谱分析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和 Meta 分析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定量资料比较、定性资料比较和关联性分析这几个章节。以往的医学统计学书籍,大部分是从参数假设检验方法和非参数假设检验方法两个方面对内容进行划分,这样虽然在理论叙述上保证了系统性和连续性,但对于实际应用并不方便,尤其是对统计理论缺乏整体理解和把握的医学工作者。本书将定量资料比较和定性资料比较同时给出,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选择和使用。而在关联性分析章节中,作者将 Pearson 相关分析、Spearman 相关分析和 2个分类变量间的关联分析一起纳入其中,从而使读者对研究 2 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书中每章末尾加入了“常见疑问与小结”这个模块。很多实际工作者尽管有着系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经历,但是面对实际问题还是感觉无所适从,特别是对于一些细节的处理缺乏明确概念。“常见疑问与小结“覆盖了以前没有或较少提及的一些盲点。例如,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章节中,提到了自变量存在缺失数据的处理策略、是否有必要进行变量筛选以及如何判断多重共线性存在等问题,都是回归分析中非常重要又容易被忽略的方面;在实验设计章节中,编者就配对设计和成组设计的选择、单因素设计和多因素设计的选择、对照组的设立以及实验设计类型的选择、实验设计原则的具体落实等常见问题做了精辟说明;在生存分析章节中,谈到了观察起点和终点事件的确定,辨析了生存概率与生存率的异同,解释了为什么寿命表法生存曲线为折线形,而 Kaplan-Meier 法生存曲线为阶梯形,此外,还详细列举了多重线性回归、Logistic 回归和 Cox 回归等常用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的异同。关于这一部分的更多精彩内容还期待读者去进一步品味。 总之,《生物医学研究的统计方法》是一本非常适合医学科研工作者学习和使用的统计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的案头常备之物。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去北京市西城(南)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询者,对艾滋病知、信、行的情况,为更好地开展VCT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自愿接受调查的VCT求询者进行现场调查,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调查149名求询者,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5.30%。在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的求询者中,有36.45%的人从不使用安全套,有男男同性性行为史的求询者中,有21.05%的人从不使用安全套。有71.14%的人来咨询门诊前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结论人们对艾滋病知、信、行的态度并不统一,在加强艾滋病防控知识宣传的同时,还应积极倡导正确的防艾生活方式,倡导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态度。在规范宣传内容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提高VCT门诊的心理咨询服务技能。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日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选取北京博爱医院2002 年1 月~2011 年12 月住院康复脑卒中患者共3049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二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住院日的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日中位数为82 d,2010 年、2011 年住院日有明显下降趋势。Logistic 回归共筛选出13 个变量,手术、肌肉痉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增加值、发病时间、院内感染、并发症、言语障碍、卒中类型、住院次数、付费方式为住院日的危险因素,年龄段、步行功能分级、Fugl-Meyer 评分为保护因素。结论降低住院日要以康复效果为参照指标,通过改善医院管理流程,加强并发症预防和院感控制,早期康复介入,从而降低住院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