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556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5篇
外科学   206篇
综合类   618篇
预防医学   199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90篇
  1篇
中国医学   191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对于一般人,甚至实习医生,外科大夫总是有些神秘感;对于非外科医生而言,外科也有相当大的风险性。应该说,外科医生需要有特别的人格修养、品德作风,以及技能训练。外科医生手中的手术刀就是剑,用以披荆斩棘于病患毒瘤,不能伤害于病人,同时也不要误伤于自己。怎样游刃有余、安全有力呢?本文提出几点,愿与同道讨教。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特征,寻找MELAS线粒体DNA(mtDNA)A3243G点突变比例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和门诊临床疑似线粒体脑肌病的患儿,行外周血白细胞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血乳酸检测和神经影像学等检查。A3243G点突变阳性病例中选取符合MELAS临床疑似诊断标准的患儿(突变阳性组),对其家系进行调查,采集家族成员血进行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A3243G点突变阴性病例中选取符合MELAS临床疑似诊断标准的患儿行肌肉病理活检和肌肉A3243G点突变筛查(突变阴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MELAS遗传学特征。结果研究期间共有272例疑似线粒体脑肌病的患儿进行了外周血白细胞A3243G点突变的筛查。A3243G点突变的20例阳性标本中,突变均为异胞质性(heteroplasmy),18例符合MELAS的临床疑似诊断标准。血细胞中突变型mtDNA的比例为9.0%-50.0%,其中4例同时在肌肉组织检测到相同突变,突变比例为42.4%-64.8%。临床症状以惊厥、乏力、智力进行性倒退、发热、呕吐、视力障碍和失语为主,身材矮小和体毛增多为主要体征,13例合并癫,血乳酸均升高,头颅CT/MRI显示双侧对称性苍白球钙化和脑梗死信号。A3243G点突变筛查阴性标本中有4例临床符合MELAS临床疑似诊断标准,肌肉病理可见破碎红边纤维,肌肉A3243G点突变筛查阴性。14个家庭中的37名家庭成员采集了外周血进行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突变阳性组中患儿母亲5名检测到A3243G点突变,突变比例分别为3.0%,5.0%,11.8%,21.3%和26.9%,同胞兄弟4名检测到A3243G突变,突变比例分别为19.3%、33.3%,37.5%和41.5%,均无临床症状,其他成员未检测到突变。本研究A3243G点突变比例与发病年龄和就诊年龄呈负相关趋势,与病程未?  相似文献   
53.
一、历史概况Segi帽是指聚集于肠绒毛顶端的一团基底颗粒细胞(肠内分泌细胞),是Segi首先报道的。他准确、详细地描述了这种特殊结构,但此后一直被人忽略,直到1980年才由Kobayashi重新发现并将其命名为Segi帽(Segi’s cap)。据Segi记载,最大的基底颗粒细胞团直径达72μm,厚32μm,在5μm厚的切片上有核的基底颗粒细胞多达64个。这种帽状结构内的基底颗粒细胞呈假复层或复层状排列,在其所在的绒毛顶端一般有一个明显的凹痕,凹痕处绒毛表面无纹状缘。以上特征均被后来的电镜研究所证实。  相似文献   
54.
颅脑术后急性心因性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因性反应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所引发的精神障碍。颅脑手术作为一种剧烈的生活事件,有可能导致病人急性心因性反应的发生。围手术期应注意心理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并给予正确的护理。本文就我院2000年8月至2005年8月颅脑手术后发生急性心因性反应病例11例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患者 ,女 ,6 1岁。因绝经 1 0年 ,阴道不规则出血 7年 ,于 1 999年 4月 1 9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 ,初潮 1 4岁 ,5~ 6 /2 8~ 30天 ,量中 ,无痛经 ,亦无不规则阴道出血。 1 0年前自然绝经。 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出血 ,色鲜红 ,量较多 ,无烂肉状组织等排出。外院给予止血药等对症治疗后血止。 3年前又出血 ,行对症治疗。 1 999年 1月再次阴道出血 ,持续 7~ 8天。患者自发病以来 ,每次出血量约为 1 0 0ml,发作前无不适。患者自发病以来 ,体重无下降 ,无发热 ,白带不多 ,无异味 ,大小便正常。入院查体 :体温 :36 5°C ,脉搏 :76次…  相似文献   
56.
患者,女,61岁.因绝经10年,阴道不规则出血7年,于1999年4月19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4岁,5~6/28~30天,量中,无痛经,亦无不规则阴道出血.10年前自然绝经.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出血,色鲜红,量较多,无烂肉状组织等排出.外院给予止血药等对症治疗后血止.3年前又出血,行对症治疗.1999年1月再次阴道出血,持续7~8天.患者自发病以来,每次出血量约为100ml,发作前无不适.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无下降,无发热,白带不多,无异味,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57.
①目的:探讨左心辅助对心脏功能的影响。②方法:实验用成年健康要种犬10只,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建立急性左心衰模型,利用气动泵经左心房至升主动脉对心衰犬进行左心辅助,以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心衰前、后及应用左心辅助后各时相心脏局部肾素(RA)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③结果:两组比较,急性左心衰后心脏局部RA、AngⅡ水平明显增高(P<0.05);左心辅助可显降低左心局部RA、AngⅡ水平(P<0.05)。辅助循环初期右心局部RA、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0.05),降低辅助时间的延长,右心局部AngⅡ、RA水平反又增高,与心衰前相比,差异显性(P<0.05)。④结论:左心辅助可改善工心功能并对心功能有损害。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特点,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手术且确诊的29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资料,对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症患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34(29.0,40.0)]岁,确诊的中位年龄为[40(35.0,44.0)]岁。所有纳入患者中,9.3%的患者无症状,17.5%的患者因不孕症就诊,39.5%的患者发现月经异常,71.8%的患者伴疼痛症状。38.8%的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58.1%的患者合并子宫肌瘤。72.4%的患者术前发现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超声扫描结果显示85.6%的患者子宫肌层的回声不均匀。接受子宫病灶切除术的患者208位(71.5%),接受全子宫切除伴或不伴附件切除术的患者83位(28.5%);接受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及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7.8%、59.5%和2.7%。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多伴有月经异常、疼痛及不孕症状,合并症以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见。因此,应根据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生育要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9.
卵巢成熟畸胎瘤6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695例成熟畸胎瘤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病例来自于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2000年间住院的卵巢成熟畸胎瘤病例,共695例,建立数据库后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卵巢成熟畸胎瘤是育龄期妇女所常见的一种疾病,占卵巢良性肿瘤的52.7%.平均年龄32.4±10.2,20~40岁之间的病例占总数的72.3%.绝经后占总例数的4.2%.平均孕次1.55次,平均产次0.67次.60.4%的患者是在妇科查体时发现的,4.6%患者自己发现腹部有包块存在,7.5%是在其它手术中无意之间发现的.47.5%的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33.4%的患者有腹痛的症状,8.2%患者有急腹症症状,4.2%患者有腹胀症状.其中合并妊娠者占10.3%.术前检查中,下腹平片的阳性率在63.3%,主要为钙化影(占其中的67.9%).术前B超检查提示的以混合性包块的表现居多(82.3%),其中65.8%在术前即可通过B超提示畸胎瘤的诊断.肿瘤标记物CA125升高者占19.6%,而αFP及βhCG阳性者罕见.腹腔镜手术在我院近年来的比例逐渐提高,与相对开腹手术而言,在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上均较开腹手术具有优势.肿瘤以单侧为多见,占85.8%,右侧略高于左侧(45.2%和40.6%),双侧者占14.2%.肿瘤平均最大径在7.2±3.4cm,单房占75.4%,多房占24.6%.手术中对另一侧卵巢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459例肉眼末发现异常表现者行剖探术,仅有1例(0.22%)有阳性发现.肿瘤的组成成份仍以毛发、油脂为常见,而神经、甲状腺、肠管为罕见成份.并发症以扭转最为常见(占7.5%),发生扭转的肿瘤平均最大径在10.2±4.5cm,较未发生扭转者大.扭转的概率随肿瘤的增大而增加,当肿瘤最大径在6cm以下时,发生扭转的机率小于4.4%,而在8cm以上时,扭转的发生的机率在10%以上.破裂、感染、恶性变均为罕见的并发症.本组中复发性肿瘤36例,其术后复发的时间平均为8.1年.随诊6年内的肿瘤复发情况提示6年内的累积复发率为5.4%;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术后复发率相当对于单侧肿瘤,行一侧肿瘤剔除术和一卵巢切除术术后复发率无差别双侧肿瘤术后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单侧肿瘤(分别为25.8%和1.7%,P<0.001);多房肿瘤的复发率也高于单房肿瘤(13.7%和2.7%);对于单侧肿瘤,术后对侧卵巢肉眼末见异常者,未行剖探术和行剖探术术后的复发率和妊娠率无明显差别.结论①在卵巢成熟畸胎瘤的处理上腹腔镜手术要优于开腹手术;②如术中肉眼见对侧卵巢无异常时,可以考虑不行剖探术;③肿瘤最大径大于8cm时,发生扭转的机率将大为增加;④肿瘤复发与保守手术的方式关系不大,但是双侧的、多房的、含有骨质成份的肿瘤,其复发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整复面中部复杂骨折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对28例面中部复杂骨折的病人,用冠状切口行骨折直接复位,截骨复位和骨移植术,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1个月,6个月复查面部外形,开口度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采用本术式术后面部外形明显改善,骨折全部愈合,开口度明显改善,总疗效82.1%(23/28)。结论该方法能在直视下使骨折精确复位,坚固固定,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