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补肾疏肝清心法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采用补肾疏肝清心法组方中药汤剂治疗,并以坤宝丸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56例,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82.4%,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补肾疏肝清心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在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显著,证明该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可行性及实用行。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儿童尿毒症患者实施肾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例儿童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13例患儿手术时间1.75~4h,中位时间2.37h;9例术后3~7d恢复肾功能,4例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分别经5~11次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1~10年,13例患儿1年人/肾存活率为92.3%/84.6%,其中9例患儿3年人/肾存活率为88.89%/77.78%,6例患儿5年人/肾存活率为66.67%/50.00%。结论儿童肾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其特殊性,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特点展开术前后护理,做好出院的健康教育,保证患儿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其是儿童肾移植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采用胰岛素泵与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0月该院内分泌科住院初诊并初治的40例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对比相关...  相似文献   
34.
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源性营养不良,且受到麻醉、手术创伤、尤其是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打击,机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胃肠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和黏膜损伤。恰当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促进患者顺利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持续加压供氧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NRDS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pO2,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CPAP持续加压供氧治疗的NRDS患儿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6.
高温复合脂多糖应激大鼠血浆MDA、SOD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温与脂多糖(LPS)复合应激大鼠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力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LPS组(L组)、高温LPS组(HL组),各组下设0、40、80、120 min亚组,每组5只.置动物于模拟气候舱,HL组、H组干球温度(dry bulb temperature, Tdb)为(35.0±0.5)℃,L组、C组Tdb为(26.0±0.5)℃;HL组、L组动物经尾静脉注射LPS 10 mg/kg (浓度为1 mg/ml),H 组、C组动物经尾静脉注射0.9% NaCl 10 ml/kg.检测动物应激0、40、80、120 min时血浆MDA含量、SOD活力的变化.结果:应激120 min时,L组、H组、HL组动物血浆MDA含量、SOD活力均与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L组动物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活力水平显著下降,与同时相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温与LPS复合应激可能促发、扩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相似文献   
37.
高温复合脂多糖应激大鼠血浆TNF-α、IL-6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温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复合应激大鼠血浆TNF-α、IL-6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脂多糖组(L组)、高温脂多糖组(HL组).持续监测动物肛温(rectal temperature,Tr)、心率(hea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以及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并检测动物应激0、40、80、120 min时血浆TNF-α、IL-6含量.结果①复合应激120 min,HL组Tr上升到(43.04±0.11)℃,HR加快到(660±42)次/min,RR加快到(150±11)次/min,MAP下降到(49.0±3.5)mmHg;HR、MAP与同时相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②HL组于应激40min时血浆TNF-α、IL-6水平即显著升高,TNF-α峰值(80 min)显著高于各组TNF-α水平,IL-6表达水平极度升高,显著高于同时相各组.结论高温与LPS复合应激可能促发、扩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相似文献   
38.
安宫颗粒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研究复方安宫颗粒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接纳无药物流产禁忌证的早孕妇女195例,随机单盲对照分为观察组77例、中药对照组77例以及空白对照组41例。药物流产采用相同服药剂量与方法,于妊娠囊排出后,观察组服用安宫颗粒1袋,Bid×7天;中药对照组服用益母草冲剂1袋;Bid×7天;空白对照组不服药。3组同时加服替硝唑1.0g,qd×7天。结果:观察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完全流产率、2周后尿hCG转阴率等项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流产后服用安宫颗粒,可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完全流产率2周后尿hCG转阴率。  相似文献   
39.
熊茜  潘媛  张婷  杨明  谭庆刍  许润春  张定堃  韩丽 《中草药》2017,48(11):2189-2196
目的建立HPLC-MS/MS同时测定小金丸中藁本内酯、原儿茶酸、肌苷、齐墩果酸、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10种成分的检测方法,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厂家、不同批次小金丸的质量一致性进行评价。方法建立HPLC-MS/MS方法同时测定小金丸中10种活性成分的量。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质谱采用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并对定量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PCA,综合评价市售小金丸质量的差异性。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10个化合物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0 0);定量限为0.01~4.49 ng/m L,平均回收率在94.82%~104.33%。样品测定结果表明A厂家小金丸质量与其他厂家存在较大差异,PCA降维处理后所得荷载图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碱、肌苷等组分离原点距离最远,其量的差异是导致一致性差异的主要成分。结论市售小金丸质量一致性较差,各厂家在小金丸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制草乌和地龙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0.
摘要 目的 〖JP2〗观察紫外荧光标记法在物体表面清洁效果监测中的应用价值,以便对医院保洁员工作质量进行干预。方法 对病房床单位及部分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采用紫外荧光标记法和细菌培养法进行清洁效果检测,比较干预前后物体表面清洁效果。结果 紫外荧光标记法检测清洁效果合格率由干预前的40.37%上升到干预后的79.06%;细菌培养法检测合格率由干预前的61.93%上升到81.82%。结论 采用紫外荧光标记法监督保洁员落实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效果好,且操作省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