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21.
冠脉搭桥术中麻醉处理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病人由于心血管功能受损 ,麻醉手术期间的血液动力学常不易维持稳定。为探索冠脉搭桥术中麻醉处理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对一组病人进行了观察研究。资料和方法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病人 2 1例 ,男19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 3 7± 8 8)岁。其中合并心肌梗塞者 7例 ,室壁瘤 2例 ,高血压病 4例 ,脑梗塞 1例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各 1例。手术类型 :冠脉搭桥 4支 13例、5支 3例、6支 1例 ,搭桥 2支加室壁瘤切除术 2例 ,搭桥 3支加主动脉瓣置换及搭桥 4支加二尖瓣置换各1例。麻醉诱导前局麻下桡动脉穿刺监测动脉压 ,同时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  相似文献   
22.
23.
谢健  赵淳 《中国中医急症》2000,9(4):172-173
多年来 ,在研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后 ,发现张氏对代赭石研究较深、运用较广 ,尤其是对一些急症如吐衄、中风、喘证、癫狂、痫风等 ,均以代赭石为主药 ,疗效颇佳。兹浅介如下。1 治吐衄张氏治吐衄 ,制寒降汤、清降汤等十余方。张氏云 ,治吐血、衄血 ,“以寒凉重坠之药 ,降其胃气则血止矣。或以温补开通之药 ,降其胃气 ,则血止矣”。方中皆重用赭石 ,疗效颇佳。张氏认为“盖胃腑以腐熟水谷 ,传送饮食为职 ,其中气化 ,原以息息下行为顺。乃有时不下行而上逆 ,胃中之血亦恒随之上逆。其上逆之极 ,可将胃壁之膜排挤破裂 ,而成呕血之证 ;…  相似文献   
24.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具生物活性或毒性的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外多巴胺的主要降解酶。COMT具有基因多态性,不同的基因型显示不同的COMT活性,在与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相关的疾病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COMT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及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用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要求进行EVL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FM组(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组)和PF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在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R)、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记录起效时间、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及丙泊酚用量.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及低氧血症等.亦未发生大出血、明显体动、不适、严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及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用于EVL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文献报道,结合传统中医学基础理论,分析其病因病机,并总结近年来各种中医疗法如针刺、推拿、艾灸、针刀、埋线和中药等各自不同的特点、优势以及它们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最后得出将多种疗法有机地结合并综合运用的必要性,同时对其今后的发展及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NILIPC)和无创肢体缺血后处理(NILIPostC)联合应用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风湿性心脏病拟行机械瓣膜置换者随机分为1、2、3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1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0min右下肢实施NILIPC;2组在主动脉开放前10min右下肢实施NILIPostC;3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0min右下肢实施NILIPC,主动脉开放前10min左下肢实施NILIPostC;对照组不施加肢体缺血处理。全组患者于手术前,阻断时,开放时,开放后3、12、24、72h检测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肌酸酶同工酶(CK-MB)的血清浓度。结果主动脉开放后四组患者CK-MB和cTnI血清浓度逐步上升,至12h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其中对照组上升幅度最大,3组上升幅度最小,并于72h率先降至术前水平;主动脉开放后3、12、24、72h,3组与对照组对应时点的CK-MB和cTnI血清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2组对应时点的CK-MB和cTnI血清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个时点的平均值明显低于1、2组。结论 NILIPC和NILIPostC联合应用可产生加强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29.
高力舒  谢健 《浙江医学》2011,33(1):95-96
焦虑障碍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按其持续性和发作性可分为广泛性焦虑(GAD)和惊恐障碍(PD)。GAD和PD发作时均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常易迁延为慢性病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GAD和PD发作特点和诊断标准均不同,本文对比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0.
谢健  闵苏 《中国药房》2011,(27):2517-2519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SFI)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大鼠均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假手术、模型和SFI组。大鼠麻醉5min后经尾iv参附注射液10mg·kg-1,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比较各组血脑屏障和大脑皮质神经元的病理改变以及相应功能的变化。结果:电镜下模型组大脑皮质毛细血管周围水肿及管腔受压严重,神经元肿大,细胞膜连续性中断,胞浆肿胀、空泡化,细胞核肿胀、破裂,核基质密度增加,异染色质增加。SFI组大脑皮质毛细血管周围水肿和毛细血管管腔受压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神经元肿胀,细胞膜边界欠清楚,胞浆肿胀,细胞核肿胀,核膜尚完整,核基质密度轻度增加,异染色质轻度增加。与模型组比较,SFI组缺血2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改变;SFI组再灌注24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SFI可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改变程度,进而减轻神经功能受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