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探讨乳腺/胸壁和锁骨上、下区一体化调强放疗时,采用头部热塑膜固定于乳腺托架,配合标记线对减少摆位误差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行调强放射的10例乳腺癌术后病人。每例病人在乳腺托架固定下,分别放置3个摆位:无头部热塑膜固定和核对颈胸部标记线(A组)、核对颈胸部标记线(B组)、头部热塑膜固定与核对颈胸部标记线(C组)。每例病人每周1次,共5周,在X线模拟机下复核,得到和比较3个模式下照射野中心、锁骨区棘突和锁骨测量点的摆位误差值。所有病人的治疗采用C组摆位。结果:每组得到47组数据,3组摆位共141组数据。比较3组照射野中心的左右、头足和前后方向摆位,C组摆位误差显著小于A、B组(P0.05)。锁骨区棘突的左右位移,距离锁骨头下缘越往上,摆位误差越大。A、B、C组在棘突锁骨头上6 cm处,左右位移5 mm的病人分别占12.8%、6.4%和2.1%。除了棘突锁骨头上缘和其上方1、2 cm处外,C组其他不同测量点处的摆位误差均小于A、B组(P0.05)。在锁骨头内缘外侧7 cm处,C组锁骨测量点的头足摆位误差也小于A、B组(P0.001)。结论:在乳腺托架联合头部热塑膜和标记线固定下,照射野中心点、锁骨区棘突和锁骨摆位误差较小,能满足乳腺癌调强放疗摆位准确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放射性心脏疾病已成为胸部放射治疗患者非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初始靶点,因此研究心血管内皮细胞放射性损伤机制对于改善放射治疗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综述放射相关内皮细胞可能的损伤机制及潜在的保护策略,以期为临床预防或干预放射性心脏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胰腺癌患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出现明显症状和体征时多数已属晚期 ,确诊时只有 12 %— 15 %的病例可进行手术根治。 90 %以上的病人在确诊 1年内死亡 ,平均存活期少于 6个月[1 ] 。放射治疗对无法进行手术根治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缓解症状较为有效已为国内外多数学者共识[2 ,3] 。我科自 1992年 3月至 1997年 7月收治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 13例 ,最短随访期 1年 ,现总结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 临床资料  13例中男 5例 ,女 8例 ,年龄 43— 76岁 ,中位年龄 6 1岁 ,其中胰头癌 6例 ,胰体尾部癌 7例 ,8例曾行剖腹探查术 ,2例为根治术后复…  相似文献   
15.
瑞金医院整合多个学科的资源成立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以“一站式服务、多学科诊治、个体化关爱”为理念,集医疗、教学、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不断创新诊治模式,在方便患者、促使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也提高了瑞金医院乳腺专业整体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骨ECT检查在乳腺癌骨转移放疗中的临床意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疗科(200025)潘琼,许赪,徐开埜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五年生存率为63.9%,十年生存率为44.9%,其中部分患者是带病生存,包括骨转移。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及...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类型、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以往未接受过放疗的66例病人进行疗效分析。原手术方式为经腹直肠切除术45例(Dixon术40例,Parks术5例),腹会阴直肠切除术21例。经腹直肠切除术后复发以吻合口为主(37/45,82.2%),腹会阴直肠切除术后复发则以盆腔或会阴为主(19/21,90.5%)。复发后盆腔放疗中位剂量为40(20—64)Gy,临床症状缓解中位剂量26(10~52)Gy。其中26例在放疗过程中或之后接受过中位7个(2~12)疗程以5-FU为主的化疗。有22例放疗后获补救手术机会。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24个月。Kaplan-Merier法计算生存率,放疗后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2%、17.9%。单因素分析并Log 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显示生存率与原发病变的期别、术后复发时间、复发部位及是否加用化疗无关,而仅与是否再次行补救手术有关。放疗后加用补救手术者3年生存期明显较长,为36.0%比8.8%(P=0.016)。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者,放疗具有良好的姑息减症的作用;对部分经腹直肠切除术后的复发病例,放射治疗加补救手术能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化医用直线加速器高能X线全身照射(total body irradiation, TBI)的技术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间质性肺炎(IP)的影响.方法:28例患者接受以环磷酰胺(CY) 全身放疗±依托泊苷(Vp-16)为预处理方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TBI采用分割放疗、肺挡铅技术,其中19例患者采用热释光剂量片(TLD)监测全身放疗的肺吸收剂量,TBI总量12Gy,共6次,肺部剂量8.5Gy.结果:28例患者随访24~10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5个月,5年总生存率(OS)为(53.6±9.4)%,5年无复发生存(RFS)(71.1±8.6)%;19例接受热释光剂量片监测吸收剂量的患者,肺吸收中位剂量8.44Gy,脐部吸收中住剂量11.87Gy,全身剂量的不均匀性<±10%;28例患者无1例发生IP.结论:采用分割全身放疗、肺挡铅、并用热释光剂量片监测肺吸收剂量可降低I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影像学图像了解脑转移在颅内亚结构分布特点,探索行海马保护的全脑放疗(HA-WBRT)时海马区保护的安全边界范围。方法 分析瑞金医院2011-2016年头颅增强MRI诊断为脑转移患者,测量患者颅内距离海马最近的病灶与海马区的距离。结果 患者总数146例(男90例)共630个脑转移病灶。64例患者初诊时即发现肺癌合并脑转移,剩余82例患者从初诊至发现脑转移平均时间为(14.5±14.3)个月。小脑幕上脑转移数目为486个(77.1%),颅内最大病灶的平均直径为(12.5±10.3) mm (95%CI为10.8~14.2)。630个脑转移颅内分布情况为小脑138个(21.9%)、额叶182个(28.9%)、颞叶114个(18.1%)、顶叶78个(12.4%)、枕叶87个(12.7%)、丘脑28个(4.4%)、脑干10个(1.6%)。海马累及的概率为3.4%(5 mm)、4.8%(10 mm)、8.2%(20 mm)。单因素及多因素发现年龄>60岁患者海马累及风险显著上升(OR=11.576,P=0.042)。结论 海马区周围10 mm范围内脑转移发生概率低,行HA-WBRT可在降低认知功能损伤情况下达到控制颅内病灶效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分子分型概念作为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量化地定义了乳腺癌不再是单一疾病,而是在发病风险、自然病程、治疗反应等方面迥异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分子分型对全身治疗的疗效预测及对全身转移和死亡风险的预后价值均已得到广泛的研究验证,但它与LRR风险的相关性,以及对放疗策略的指导作用也尚需要更多关注。本综述将就分子分型与LRR风险的相关性,以及分子分型对放疗策略的指导价值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