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许正 《河北中医》1983,(1):28-28,31
小儿消化不良而吐泻为临床常见病。笔者于七八年开始,配一种中药丸,敷于穴位,经治250例,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250例中,男136例,女114例。年龄1~6个月55例,6个月~1岁100例,1~3岁75例,3~5岁15例,5~13岁5例。病程最短一天,最长二年。二、疗效标准治愈:日排便1至2次,色黄质软呈条状,无腥臭酸味,进食正常,不吐,睡眠安稳。  相似文献   
42.
许正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0):753-753
为了解长安区各级各类学校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状况,更好地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我们对辖区内15所学校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乙肝感染者血清HBVDNA与HBV-M各模式的关系及二者的诊断价值。方法:578份血清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BV-M。结果:HBV-M各模式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95.21%)及病毒载量最高,与HBeAg阴性组(阳性率50.8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HBeAg阴性组以低载量者居多,但高复制者仍有19.05%;HBsAg阴性组HBVDNA阳性率仍有3.28%,病毒量都为低载量。结论:HBV-M与HBVDNA相互结合,才能正确判断HBV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44.
丁型肝炎病毒单独感染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男,8岁。因全身乏力、纳差伴低热4d,于1997年5月16日入院。患者平素体健,出生时有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史,否认肝炎病史,无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无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史。入院体检:体温37.8℃,脉搏8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9kPa(105/68mmHg)。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肝掌、蜘蛛痣和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右肋下1cm,剑突下未触及,质软,边锐,有轻度触痛,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区有轻叩痛,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2g/L,红细胞3.8×1012/L,白细胞5.4×109/L,中性0…  相似文献   
45.
许正锯  王崇国 《人民军医》1998,41(3):164-165
近年来,重组干扰素-α2a被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部分患者可产生干扰素抗体(抗-IFN),从而影响疗效。为探讨抗-IFN与重组干扰素-α2a疗效的关系,我们用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153例,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清抗-IFN水平,以期为减少抗-IFN的影响,提高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CHB的疗效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根据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选择CHB153例,男115例,女38例;年龄15~45岁。检测HBsAg、HBeAg、HBcAg、anti-HBc-IgM及IgG等均为阳性,且均排除甲型、丙型、丁型、…  相似文献   
46.
祖国医学对消渴病论述颇多,其主要特点为口渴引饮,多食而消瘦,小便频数而甜的疾病。现将对该病辨证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一、病因病理消渴病的发病机理是素体阴虚,五脏虚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致郁而化火,损伤脾胃,阴亏液耗,导致肺阴虚、  相似文献   
47.
人类对自身脑奥秘的阐明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1987年,英国脑营养化学研究所所长Michacl A K教授发表了“EPA、DHA等必需脂肪酸摄取不足能导致脑功能障碍”一文。这一发现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营养学家在Michacl A K教授研究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究证实,DHA等必需脂肪酸确实对脑细胞的生长、发育有极其重要作用,并掀起了世界范围内DHA研究的热潮,从而也大大促进了脑的生理、生化的研究。 DHA是二十二碳六烯酸,在人脑脂肪中约占10%,是  相似文献   
48.
陈勇  许正  丁锦华 《浙江医学》2024,46(4):360-368
目的分析典型乳腺髓样癌(TMBC)与不典型乳腺髓样癌(AMCB)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构建乳腺髓样癌(MBC)预后预测模型。方法收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及结局项目(SEER)数据库中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病理学诊断为TMBC(2017例)和AMCB(157例)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的总生存期(OS)和乳腺癌特异生存期(BCSS),并进行亚组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MBC患者OS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危险因素的OS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两组患者OS和BC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组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cm的亚组中AMCB患者OS较差。Cox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婚姻状况、原发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淋巴结状态、孕激素受体、放化疗、肿瘤大小是MBC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婚姻状况、AJCC分期、淋巴结状态、化疗、肿瘤大小是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MBC1、3、5年OS的预后模型。ROC曲线、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均显示该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TMBC与AMCB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似,构建MBC预后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MBC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9.
杨红  刘钎  许正锯  陈先礼 《当代医学》2008,(10):104-105
目的 探讨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过程中血清胆碱酯酶下降,是否加重了肝功能损害.方法 39例慢性乙肝患者应用苦参素治疗6个月,检测血清ALB、PA、PTA、ALT、AST、TBIL等,与肝功能衰竭所致的胆碱酯酶下降进行鉴别.结果 苦参素治疗过程中可致胆碱脂酶下降,呈可逆性,而胆碱酯酶在下降过程中不伴随肝功能恶化,亦无神经系统异常.结论 在苦参素治疗乙肝过程中,要观察反映肝实质功能的指标,与肝功能衰竭所致的胆碱酯酶下降进行鉴别,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HBV对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从成人骨髓分离纯化MSCs并体外培养至第3代,将MSCs与含高浓度HBV的人血清共培养作为实验组,并用不含HBV的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采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分别应用细胞克隆形成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的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增殖指数。结果实验组的生长曲线发生右移,其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倍增时间较对照组延长(t=2.453,P<0.05)。体外培养10 d后,实验组的细胞克隆形成率和增殖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488,P<0.05;t=2.798,P<0.05)。结论 HBV可抑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