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任何突发高热的颅外感染均可能引起年幼儿惊厥,其发病率约2%~8%,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因为6个月~3岁小儿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分析、鉴别和抑制能力较差,以致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放电而发生惊厥.  相似文献   
102.
患者女性,35岁。因反复乏力、纳差、腹胀、牙龈出血、双下肢浮肿1年余,加重6天,呕血3小时于98年7月3日急诊入院。过去史:90年患“乙肝”,经中药治疗两个月,症状缓解,肝功能复常,但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仍持续阳性。否认氯霉素、  相似文献   
103.
大黄治疗伴高胆红素血症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大黄对伴高胆红素血症病毒性肝炎消退黄疸的作用.方法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5例,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在210~565μ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常规保肝、退黄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3例,除综合治疗外,给予大黄6~10g/d,分1~2次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并评价大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TBIL、ALT、PT等指标均显著下降,白蛋白明显回升.治疗后两组比较,大黄治疗组的TBIL平均下降幅度为252.5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7.16μmol/L(P<0.01).经过疗效评价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例数(率)为30例(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例(65.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具有显著消退黄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掌握闽南沿海地区军民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指导部队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防治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乙肝"两对半"血清学检测和询问调查的方法,对受检军地青壮年的乙肝"两对半"专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V总感染率、HBsAg阳性率和HBsAb阳性率三项指标,受检官兵和地方人员分别为50.50%、0.10%、63.28%与78.06%、17.03%、58.42%,两组人群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闽南沿海地区人群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当地驻军HBsAg阳性率极低,受检部队乙肝防控成绩显著,未受地方乙肝疫情影响。  相似文献   
105.
HBV基因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疗效关系及病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疗效关系及不同基因型治疗后的肝脏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基因分型法,分析48例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CHB患者基因型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和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B型与C型对比,两种基因型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及病理结果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随访48周后,B基因型的持续应答率明显高于C基因型(P<0.05).结论 HBV基因型是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疗效的重要因素,B基因型的持续应答率明显高于C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6.
益血胶囊治疗化疗后血细胞减少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中药益血胶囊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1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益血胶囊,对照组口服鲨肝和利血生片,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益分别为93.3%和60.2%,  相似文献   
107.
几年来,我们用针刺治疗发作性睡病12例,取得满意疗效。三个月后随访8例未见复发,8例有轻微困意,1例无结果。现报导如下: 一般资料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最小者为28  相似文献   
108.
苏意娟  许正锯  杨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1061-1062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常见并发症,以采取有预见性的护理,及早发现或减少重型肝炎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年中重型肝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相应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归纳。结果172例重型肝炎病死率为54%,并发症最为常见,感染占33.6%,腹膜炎占22.6%,电解质紊乱占20.9%,肝性脑病占20.9‰出血占18.6%等,护理上若注意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结论了解重型肝炎的常见并发症,做好对重型肝炎并发症的控制,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可降低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海西地区某部甲型H1N1流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甲型H1N1感染与机体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调查45例以流感样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采用RT-PCR法对咽拭子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并观察磷酸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健康人比较,甲型H1N1流感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比值均明显降低(分别为P0.001、P0.05);而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比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期C反应蛋白轻度增高(77.77%)、CK增高(40%),但随着病情恢复迅速下降。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病程早期CK、C反应蛋白升高,与急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0.
大剂量重组干扰素α-1b与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α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较为肯定 ,但是有关α 干扰素的剂量、用法和疗程等方面尚有较大的差异 ,目前多主张大剂量长疗程治疗方案[1] 。为探讨最佳剂量、疗程和疗效之间的关系 ,我们观察了 115例应用大剂量重组干扰素α 1b(rIFNα 1b)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1997年 3月~ 2 0 0 0年 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15例 ,其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 (ALT)水平均反复或持续升高 (超过正常值的 3倍 )达 6个月以上 ,且无黄疸。病程 2~ 7年 ,平均 3.2年 ;男 96例 ,女 19例 ;年龄 17~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