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住院行手术切除和石蜡包埋的PTC标本80例,选取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距离肿瘤≥2cm)30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PTC和癌旁组织中PBX3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PTC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PBX3和PTEN表达的关系及两者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PTC组织中PBX3阳性表达率为73.75%,高于癌旁组织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35.00%,低于癌旁组织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和Ⅲ~Ⅳ期的PTC组织中PBX3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无包膜侵犯、无淋巴结转移和Ⅰ~Ⅱ期的PTC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和Ⅲ~Ⅳ期的PTC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低于无包膜侵犯、无淋巴结转移和Ⅰ~Ⅱ期的PTC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C组织中PBX3、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37,P<0.05)。结论PTC组织中PBX3高表达,而PTEN低表达,两者表达呈负相关,且与PTC的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表明PBX3和PTEN异常表达可能在PTC发生、侵袭、转移的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们试用易菲莎霜(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54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4例患者皆为我科门诊病人,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16~70岁,平均31.5岁,病程2天~6年。  相似文献   
13.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 1)是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生物合成限速酶,与细胞色素b5、细胞色素b5还原酶构成复合酶系共同催化硬脂酰辅酶A(18:0)和软脂酰辅酶A(16:0)等饱和脂肪酸形成油酰辅酶A(18:1)和棕榈油酰辅酶A(16:1)等单价不饱和脂肪酸[1].  相似文献   
14.
2000-2002年西藏昌都地区大骨节病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藏昌都地区是大骨节病重病区 ,多年来 ,大骨节病一直严重影响着病区人民的身体健康 ,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近年来 ,当地的大骨节病病情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政府、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从 2 0 0 0年起 ,我们在边坝、洛隆、八宿 3个监测点实施了换粮、补硒等综合防制措施 ,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对边南坝县拉孜乡、洛隆县中亦乡、八宿县吉达乡的 312名 7~ 12岁儿童每年定期进行 X光拍片检查 ,按国家大骨节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对 X线阳性率及干骺端阳性率进行对比。2 结果及分析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驱动基因突变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初诊且未经治疗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突变、c-ros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OS1)融合、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肿瘤蛋白p53(TP53)、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等常见驱动基因的突变情况。使用商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胃泌素释放前体(Pro-GRP)和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驱动基因单一/多位点突变情况与常规肿瘤标志物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使用AUC分析常规肿瘤标志物与临床特征对NSCLC患者基因突变类型的诊断效能。结果120例NSCLC腺癌组织中具有单一位点突变89例,具有多位点突变31例。其中,EGFR、KRAS、BRAF突变、ROS1融合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NSCLC患者中多位点突变组与单一位点突变组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血清CEA水平、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多位点突变的发生频率高于单一位点突变的发生频率(P<0.05)。在肺癌晚期(III+IV期)患者中,多位点突变的发生频率高于单一位点突变的发生频率(P<0.01)。高血清CEA水平(≥6.5μg/L)患者多位点突变频率高于低血清CEA水平(<6.5μg/L)的患者(P<0.05),高血清CA125水平(≥35.0U/mL)的患者多位点突变频率高于低血清CA125水平(<35.0U/mL)的患者(P<0.05)。驱动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和血清CEA、CYFRA21-1水平中度相关,与CA125和临床分期高度相关。淋巴结转移(P<0.01)、临床分期(P<0.01)、临床分期(P<0.05)的诊断效能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可与其他驱动基因突变共存,且多位点突变的发生频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血清CEA和CA125水平显著相关。通过NGS发现的多位点突变及少见突变应引起重视,提示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NSCLC的精准治疗提供辅助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